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历史,能够被载入史册的人必然是为国家做过巨大贡献的,汤飞凡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一生都在为我国的医学事业而奋斗,带领他的团队研制出了各种疫苗,拯救了无数个人的生命。
为了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他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亲自试药。就是这样一位为医学事业做过巨大贡献的人,在61岁却选择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在他去世之后,也很少有人能够记住他的名字。
转行学医、立志治病救人
汤飞凡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祖辈都是读书人。父亲曾经是乡绅,家中条件不错,只是后来日渐没落。在父亲的影响下,汤飞凡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并且立志要为中华复兴做贡献。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看到乡里百姓被战乱和病痛折磨的痛苦不堪,于是他便立下悬壶济世的目标。
他一开始在工业学校学习,后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决定转而学医,并且报考了湘雅医学专业学校。当时学医是需要先进行英语考试的,但是他却从来没有接触过。汤飞凡并没有因此被打倒,他对当时的老师说给他一年时间他一定可以通过。
老师被他的决心和勇气打动,于是降低录取标准,破格招收了他。当时医学院的教学条件很艰苦,不少学生中途退学,但是汤飞凡坚持了下来。
从医学院毕业之后,他决定要从疫苗研究入手,治愈更多疑难杂症。为了精进自己的医术,汤飞凡又去协和医学院进修,专门研究细菌学。之后他又收到了哈佛大学的邀请,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他不远万里带着妻子一起前往美国。
在美学习期间汤飞凡一直很用功刻苦,他逐渐引起了系主任的注意,之后系主任便邀请他加入自己的科研项目。
在项目组中他学习到了很多有关病毒学的知识,为了能够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汤飞凡想要留下来继续学习。但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曾经国内老师的来信。在信中老师表示希望他能够回国任教。虽然汤飞凡内心多有不舍,但是他觉得祖国需要他于是便义无反顾的回来了。
投身疫苗研究,无辜受牵连
回国之后教学环境十分艰难,当时医学院从事细菌学教学的只有他一个老师,并且连实验室都没有组建。汤飞凡先是着手建立了实验室,之后又带领着学生们对细菌进行观察与研究,从而打开了病毒学的大门。
之后不久抗战爆发,汤飞凡主动申请要前往一线,倾尽全力拯救伤员。他知道研究工作固然重要,但现在国家面临存亡危机,他必须挺身而出,否则做了亡国奴一切研究都毫无意义。
在抗战期间他并没有停止研究工作,研制出了治疗斑疹伤寒以及鼠疫的疫苗,解决了不少疑难杂症。天花是当时世界上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汤飞凡带领他的团队早早攻克了这一难题,让中国成为全世界最早消灭天花的一个国家。
在1954年的时候,我国沙眼病十分严重,当时几乎一半的人都未能幸免,并且这个病致盲率极高。要想研制出疫苗,首先需要分离沙眼病毒。汤飞凡主动包揽了这一工作,在分离沙眼病毒的过程中一直是亲力亲为,最后终于成功了。
就在汤飞凡事业的顶峰时期,一场悲剧突然到来。在当时那样特殊的时代,汤飞凡被污蔑成间谍、甚至成了民族的罪人。一时之间流言四起,他所做的一切贡献顷刻间被人全部遗忘,对于汤飞凡来说是不小的打击。他不明白,他这一生救人无数,没想到最后换来的却是这些诋毁,最终他心理防线被击溃,在61岁的时候选择自杀,结局十分凄凉。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冤案被平反,身上的污名终被洗清。
小结
汤飞凡的功绩是无法被抹去的,在他的努力下,我国拥有了天花疫苗、鼠疫疫苗等多种疫苗。他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奉献出了全部的精力,甚至包括他的生命。
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对汤飞凡的名字表示很陌生,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惭愧。汤飞凡的结局令人心痛,但是历史已无法更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接过他的火炬,完成他未完成的心愿。或许汤飞凡的事迹不会出现在课本中,但是我们却要永远铭记这位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