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出身朝鲜贵族的抗日义士,三枪击毙伊藤博文,狱中遗言字字泪目
创始人
2025-07-13 11:04:15
0

预计阅读本文需要8分钟

1909年10月26日上午9时30分,哈尔滨火车站的几声枪响,让来自朝鲜半岛的抗日义士安重根名声大噪。安重根的名字从此在整个朝鲜半岛家喻户晓。

安重根,1879年出生于今朝鲜黄海南道海州地区,祖父安仁寿曾任朝鲜李氏王朝镇海县监,父亲安泰勋是秀才,这是一个典型的两班贵族家庭。

“两班”即“文武两班”,是朝鲜官职的总称。它处于朝鲜李氏王朝社会等级的顶端,主体是士绅和官僚。两班子弟通过科举和荫袭取得官位,通过婚姻继续维持两班地位。

安重根6岁的时候,祖父安仁寿把他送到私塾,学了8年中文。他的父亲安泰勋幼时被称为“神童”,后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然而安重根15岁以后便荒废学业,经常组织人与他一起在山野之间游猎。

对于父母、老师的训斥,同学朋友的劝告,安重根回答说:

“昔日楚霸王项羽学问不高,却成了千古英雄。身为男子汉要有抱负,我不指望以学问扬名于世。”

此时,强邻日本早已对朝鲜虎视眈眈。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

八年后1876年2月27日,日本依靠军事力量胁迫朝鲜李氏王朝缔结了日韩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岛条约》,并迫使朝鲜对日本开放三个通商口岸,朝鲜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

1894年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中国清政府于次年签署《马关条约》,规定“清国从朝鲜撤军并承认朝鲜“自主独立”,不再是朝鲜宗主国”,为日后日本称霸朝鲜奠定了基础。1895年10月8日,制造“闵妃弑害事件”,日本人攻入景福宫将亲俄反日派的闵妃杀害。

1897年10月12日,朝鲜王朝国王李熙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05年日俄战争获胜的日本,获得了东北亚霸主的地位,开始更加大胆地在朝鲜施展野心,加快了侵略吞并朝鲜半岛的步伐。

这一年,日本特使伊藤博文和驻韩司令长谷川好道强迫韩国外部大臣朴齐纯在《日韩保护协约》上签字,使韩国在财政、外交、行政、司法等方面失去了独立主权。日本在汉城设立“统监府”,伊藤博文首任“统监”。朝鲜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1907年,伊藤博文废黜朝鲜光州天皇,解散朝鲜军队,与大韩帝国内阁总理大臣李完用强行缔结《丁未七款条约》,高宗天皇被迫让位给纯宗,但没有军队的韩国皇帝只能忍气吞声,听从日本统监伊藤博文的“使唤”。这一年,伊藤博文被封为“公爵”。

朝鲜军队的解散对一个朝鲜爱国军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得知这一消息后,安重根决定前往朝鲜人众多的沙俄滨海州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并加入了当地的朝鲜青年会,被选为临时维持员。

朝鲜人民不甘受辱,伊藤博文统治下的朝鲜各地抗日义兵运动风起云涌。1908年,安重根参加了朝鲜的义兵运动,官至中将参谋。安重根以沙俄为基地,往返朝鲜与日本作战。这一年,安重根率领一百多的部下,渡过图们江到朝鲜国内,与日军交战,战败后逃回符拉迪沃斯托克。

1909年1月,安重根、姜基伟等11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断指明志”,宣布成立“断指同盟会”。先是安重根率先切下左手一截无名指,用沾满鲜血的手指在太极旗上写下“大韩独立”四个字。随后姜基伟等10人也纷纷效仿,毫不犹豫地切下自己的左手无名指一截。最后大家一起高呼“韩国独立万岁!”

安重根在这次断指盟誓的仪式上被选为联盟的领导人。他们开始分头在沙俄远东地区的朝鲜侨民中,为重建抵抗日本侵略的义兵队伍积极开展工作。

1905年,日本政府利用日俄战争的胜利,派伊藤博文前往哈尔滨,与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商讨瓜分中国东北的殖民主义利益,解决日俄战争后的争端等问题。

伊藤博文是明治九元老中的一人、日本第一个内阁首相,此时伊藤博文是日本枢密院议长。自1885年以来,伊藤博文已经四次担任日本首相。

1894年,正是伊藤博文发动了甲午战争,占领了中国的台湾省和澎湖列岛。在整个甲午战争中,他参与了日本明治政府和大本营的所有重大决策,并亲自出谋划策,对整个战争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895年4月17日,日本內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强迫中国清政府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在谈到台湾省问题时,伊藤博文要求一个月交割,李鸿章认为“一月之限过促”,要求展限两月,说:“贵国何必急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道。“尚未下咽,饥甚”,可见其人贪婪本性。

1904年,伊藤博文发动日俄战争,占领黑龙江入海口萨哈林岛和旅顺,使大连成为日租地,并将南满铁路转让给日本。1905年,伊藤博文担任“韩国统监”,朝鲜正式成为日本的殖民地。

1907年,伊藤博文又颁布《新闻法》《保安法》,剥夺朝鲜人民的言论、集会、出版、结社自由,严厉镇压抵抗运动。正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尤其是伊藤博文统治朝鲜的残暴劣迹,激起了朝鲜国内的强烈反抗,朝鲜由此发起“救国运动”。

1909年初秋的一天,在沙俄克拉斯诺的安重根乘船来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安重根觉得这里不对劲,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满城风雨,一打听才知道伊藤博文要去中国哈尔滨。为了证实这个消息,他买了几份报纸,每份报纸的头条都刊登了这样的消息:

“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将于10月份在哈尔滨会晤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

安重根暗喜,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决心利用这次机会击毙伊藤博文,立即与“断指联盟”成员商议策划刺杀伊藤博文。

1909年10月21日,沙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邮政列车经由满洲里进入中国,22日晚9时到达哈尔滨火车站。下车的乘客中有三名来自朝鲜半岛的年轻人——安重根、禹德淳、刘东夏。

安重根一行乘马车来到道里列斯那亚街28号,下榻“韩国民会”会长金成白家里。26日凌晨,安重根再次检查了勃朗宁F-1900手枪。信奉天主教的他将七发子弹头都刻了十字,祈求上帝保佑并上了膛。然后,安重根穿上穿上旧西服外套,头戴鸭舌帽,把手枪踹在衣服里边的右兜里,打扮成日本人的模样。

26日早上7点,安重根乘马车来到哈尔滨站,俄国官兵以为他是日本人,允许他进入车站台。因为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川上俊彦告诉俄方,只对欧洲人、中国人查看通行证,日本人则一律放行。在沙俄人眼里,安重根的长相和穿着都像日本人,所以安重根就这样钻进了车站,在候车室里有个小茶馆,他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机会。

10月26日上午9时,一辆特别专列缓缓地驶进了哈尔滨火车站,俄国财政部大臣戈果甫佐夫等车停稳打开车门后,立即登上列车去迎接伊藤博文。大约20分钟后,伊藤博文在戈果甫佐夫的陪同下从列车上走下来检阅俄国仪仗队,军乐队的欢迎曲响彻天空。

车站周围已经被身着军装的日本士兵层层把守,戒备相当严密。九点半,伊藤博文走向沙俄仪仗队前,距安重根10步左右时,安重根穿过俄国军人空隙,冲过仪仗队,相距伊藤博文五步左右,拔出手枪对准伊藤博文连发三枪。三颗子弹分别击中伊藤博文的胸部和腹部,伊藤博文扑倒在地。

至此,安重根想到,如果这个人不是伊藤博文,那就耽误大事了。于是,他瞄准跟随伊藤博文的日本人,打伤了日本驻哈总领事川上俊彦、满铁理事田中清次郎和秘书官森泰二郎3人。场面顿时大乱,俄国宪兵冲了过来,安重根淡定地扔掉手枪,用俄语高呼三声:“高丽亚乌拉!”从容被捕。

身边的随行医官赶紧将他背回车厢,进行紧急救治。20分钟后,伊藤博文去世。伊藤博文被击毙后运回日本,供奉在“靖国神社”内。

安重根在哈尔滨的义举不仅震惊了远东,也震惊了世界。当天这条简短的电报“伊藤博文今日在哈尔滨被一朝鲜人弹毙,刺客已被获”一发出,全世界的报纸杂志都争相报道这一大新闻。

日本报纸、朝鲜亲日报纸和一些西方报纸辱骂安重根是“暴徒”、“无知之辈”;以法国为代表的其他西方报纸和朝鲜大部分报纸则客观报道了这一事件;而中国和沙俄的韩文报刊则称赞安重根是“爱国志士”、“和平代表者”。

当时,上海的《民吁日报》《上海时报》《上海申报》、天津的《大公报》和香港的《华文日报》等许多中文报纸都报道了安重根的义举。《民国日报》在一篇社论中评论道:

“今日韩人飞此一弹……抵万人之哭诉,千篇之谏书。”“十年前,日本巧取豪夺,破我陆师,歼我海军……如今日本之视我已如俎上之肉,不快其口服不能自止。”

从10月26日到11月1日,安重根被监禁在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的地下室。

10月30日,日本关东督府地方法院检察官沟渊孝雄、书记官岸田爱文、朝鲜汉城“统监府”来的翻译园木未喜来到领事馆,对安重根进行首次正式审讯。当被问及为何痛恨伊藤博文时,安重根大义凛然地宣称:

“我是为了具有四千年历史的祖国和两千万同胞,一举处决蹂躏朝鲜主权、扰乱东洋和平的奸贼。正因如此,我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我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安重根列出了伊藤“杀朝鲜明成皇后”、“废黜朝鲜皇帝”、“解散朝鲜军队”等15条罪状。安重根始终坚称刺杀行动为自己一人所为。在狱中,他写下诗作:

“丈夫处其世兮,其志大矣。时造英雄兮,英雄造时。雄视天下兮,何日成业。东风渐寒兮,壮士义烈。愤慨一去兮,必成目的。鼠窃伊藤兮,岂肯比命。岂度至此兮,事势固然。同胞同胞兮,速成大业。万岁万岁兮,大韩独立。万岁万岁兮,大韩同胞。”

11月1日,安重根与禹德淳、曹道先、刘东夏等8人被移送旅顺日俄监狱,沿途日、俄各派十几名宪兵押送。11月3日,安重根等人到达旅顺日俄监狱。

第三次公开审判是在1910年2月9日。庭审进行到一半时,安重根利用法官给他的陈述机会慷慨陈词:

“刺杀伊藤并非我个人行为,而是为了东洋和平。我杀伊藤博文是韩国独立战争的一部分。日本‘天皇宣称进驻是为维持东洋和平,巩固朝鲜独立。但伊藤来当‘统监,违背皇旨,欺上瞒下,缔结不平等条约,废黜韩帝……我是以义兵参谋中将的身份与敌国战斗,并非普通刺客,应是被敌军捕获的俘虏……伊藤是逆贼,更是东洋和平的破坏者!”

被判死刑后,安重根分别给母亲、妻子和牧师写了告别信。安重根在会见两个弟弟时留下的“遗言”中说:

“我死之后,希望把我的遗骨埋在哈尔滨公园旁,等我们恢复主权后返葬到故国。当大韩独立的消息传到天国时,我一定会欢呼,高唱万岁。”

1910年3月26日上午9时04分,安重根穿上母亲亲手制作的白色朝鲜民族服装走上绞刑架,从容就义。时年32岁。

安重根殉国后,中国各界名人纷纷题词。孙中山的题词是:

“功盖三韩名万国,生无百岁死千秋。弱国罪人强国相,纵然易地亦藤侯。”

章太炎称安重根为“亚洲第一义侠”,还有蔡元培等20多位名人题了词。身在日本的梁启超作了一首《秋风断藤曲》,其赞颂部分为:

“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

他死后,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被侵略国光复后,朝鲜和韩国都希望按照安重根的遗言,将安重根的遗骨迎回祖国,但都没能找到。

拙文一篇,文笔不成熟,恳望列位看官见谅或赐教。谢谢!

#历史#

#故事#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飞夺泸定桥”是关键一役。1935年5月29日...
2025-07-13 04:33:34
原创 ...
当殷商的历史传承到帝辛时,商朝初年的鼎盛早已不复往昔。尽管我们不知...
2025-07-13 04:33:32
原创 ...
孙绍祖,是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府门下,乞求...
2025-07-13 04:33:27
原创 ...
《史记》中有记载一段孔子所说的话:“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
2025-07-13 04:33:18
原创 ...
1913年3月20日晚10点,上海沪宁火车站出现一声枪响,被誉为“...
2025-07-13 04:33:06
原创 ...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四十三)支道林 谈到中国传统的宗教问题,无非就...
2025-07-13 04:32:5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原是一句民间谚语,最初的解释是黄河改道,...
2025-07-13 04:32:51
原创 ...
《列子·汤问》:“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地维...
2025-07-13 04:32:45
原创 ...
文 ┃文化三家店 一说起赵普,人们立马想到 “半部论语治天下” ,...
2025-07-13 04:32:41

热门资讯

原创 3... 俗话说:“物极必反”,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洗三”的风俗便是一个极好的例证。人们相信,通...
《大清雍正年制款》粉彩赏瓶 在中国浩瀚的陶瓷艺术长河中,大清雍正年制款粉彩赏瓶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不仅承载着清代雍正皇帝...
原创 同... 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电视剧《梦华录》中都有敲登闻鼓告状的凭借。为什么明兰相安无事,而赵...
原创 金...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第192期 金庸各部小说之间有...
原创 大... 明朝开国功臣傅友德,因屡立战功,被封为颍川侯,其名声在朝野间可谓如雷贯耳。然而,这位曾经威震沙场的武...
120余张图片讲述澳门同胞抗战... 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与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共同推出“勠力同心 共赴国难——澳门同胞抗战图片展”...
原创 王... 我们这一代人能够生活在这太平盛世,完全是因为上一代无数个先烈们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才为后人争得如今的局...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洛阳古墓博... 央广网洛阳8月16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部的邙山,是我国唯一以历代墓葬实物...
原创 春... 萨尔浒明军也有四十万。是在内战不断情况下抽调出来的。而且是劳师远征,后勤都是问题。面对两万女真部队,...
6年4个月的奇迹转型:她是如何... 前言 近日,一位名叫唐瑜的官员成为了舆论热议的焦点人物。他的一路晋升之路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