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一男子走出牢狱,望着远处的天空,不由心生感慨,他曾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中将,人称“头号杀手”,其名声仅次于戴笠和毛人凤,后被逮捕入狱,但因在狱中表现良好,成为了我国第二批特赦战犯中的一员。出狱后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看看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但一番苦寻下来,得到的却是自己妻子改嫁的消息!
这位臭名昭著的头号杀手素来以脾气火暴闻名,此刻得知自己的妻子改嫁,他会如何选择呢?得到特赦后的他往后又会过上怎样的生活呢?本期内容就带大家走进历史,去看看“第一杀手”沈醉的一生。
传奇特工——沈醉
1914年,在湖南湘潭的农村家庭中,一个孩子出生了,望着尚在襁褓中的儿子,父母开心地哄逗着,他们不知道,十几年后,这个孩子会成为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其名声堪比“恶魔”,他就是沈醉。
沈醉是在长沙艺文中学读的书,那时因受新思想的影响,导致沈醉对其特别热情,满脑子都是想着这些东西,还与同学们一起组织不上课,学校曾多次对他进行劝诫,但看他屡教不改的样子,直接选择将其开除。
走投无路的他只能只身去到上海,找到自己的姐夫余乐醒,想让其为他安排一份工作。这事儿余乐醒自然无法推脱,所以就在复兴社,就是军统局的前身,为自家小舅子寻了特务一职,从那时开始,沈醉便开始了自己特务的一生。
余乐醒当时的地位在军统特务机构中也是举重若轻的,有他举荐,沈醉在特务处自然也受到不少照顾和关注。初入这里,一切对于沈醉来说都是新鲜的,此刻的他干劲十足,杀伐果断,对所有下发的任务都是任劳任怨地完成,而且每次完成的都特别出色,表现极其优秀,这也使得他很快便引来了领导人戴笠的注意。
对于沈醉,戴笠显得特别热情,极其欣赏他的品德,为了进一步了解他,戴笠还曾与他进行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密切谈论,可不谈不知道,一谈才发现,眼前的小伙子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人家不仅悟性高,而且特别有胆识。
这是个当特务的好苗子啊!戴笠暗暗想着。
“你和我儿子同岁,你们可以交个朋友,平时一起约着玩儿啊!”戴笠高兴地说着。
人家都是下属讨好领导,可沈醉和戴笠到好,两个人直接反过来,成了戴笠亲厚沈醉了,一直与其套近乎,甚至还将自己的儿子拉出来,这足以见得沈醉的优秀了。
1938年,复兴社改名为军统局。此刻急需一位管理领导者,刚来不多久的沈醉就被戴笠给推了上去,不仅如此,在往后的时间里,戴笠一直在帮助沈醉成长着,从一开始的行动组小组长,到后面的最高负责人,沈醉仅仅用五年时间就爬了上去,成为戴笠的亲信,速度可谓之快。
这五年内,我党无数地下工作者都落入沈醉手中,为了让他们开口,沈醉总是变着花样使用刑罚,以此获得我党的机密信息,而他的手上也沾满了很多我党战士的鲜血。
他杀伐果断,头脑灵活,就连身手也十分敏捷,在抓人过程中更是做得滴水不漏,为了不造成民众恐慌,他次次都将目标人物击晕后,让朋友以同伴的身份将其带走,简直省时又省力。
作为一个特工头子,沈醉的工作可以说是样样精通,无论是逮捕、绑架还是刑事逼供,这对于他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从来没有任何失误。为了能让任务更加顺利地完成,他还专门培养了一群女特工,让其在人群中扮演太太、路人等各种角色,混淆视听之下,也让任务完成得更加顺利。
就这样,长期执行任务的沈醉慢慢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还将其写成一本名为《行动术讲义》的书,传授给自己培养的特工,教出了三万多成绩优异的特工。
特工并不是好当的,有着专业素养的沈醉从来都是不苟言笑、行动狠辣,只要目标落到他手里,其命运都是极其悲惨的,这也导致他虽长的一副与人和善的书生面孔,却无人敢真的将其当作一名柔弱书生的原因,还被人直接用“第一杀手”和“恶魔”来形容他的狠辣。
与蒋介石手下其他士兵不一样,在党内奢侈糜烂之风盛行的时候,他选择固执己见,坚守初衷,从事特务十几年,他对喝酒、抽烟、打牌等恶习未沾染一样。这其中少不了沈醉母亲的谆谆教导。
沈醉的母亲是个文化人,从小没有了父亲的他都是被母亲一下下抚养长大的,他的名字还是母亲选用了李清照写的诗歌取得字;怕他一下子身居高位开始洋洋自得,母亲每次见到他就开始对其耳提面命,不断告诫他:不管发生何事,要做官,那就得先做人。
沈醉对于自己的母亲是敬重的,自然将这些话听到了耳朵里,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做事方法,也一直告诫自己母亲所说的利害关系,这才导致沈醉就算在后面混得风生水起,也没有像蒋介石手底下的其他兵那样,变得腐朽不堪,自甘堕落。
弃暗投明,被捕入狱出来却早已物是人非
其实在上文中提到的妻子并不是沈醉的第一任妻子,沈醉的第一任妻子名叫陈淑媛,她也有另一个名字——莫邪。没错,就是那个写《延安颂》的作家。得知陈淑媛的身份,也就知道两人爱情走到终点的原因了吧,就是因为二人的信仰不同。
陈淑媛是一名容貌姣好的进步青年,平日里与人为善,性格极好,在一次任务中,沈醉不幸身受重伤,正巧被陈淑媛瞅见了,急忙对其进行救助,好不容易才将其救醒,多天的相处以及无微不至的照顾,早已让沈醉对面前的女子倾心不已,在相互表明心意后,二人感情迅速升温,很快便结为夫妻,还有了自己的孩子。
可信仰不同,终究会走向陌路,这两人注定没有未来。卢沟桥事变后,陈淑媛决定追随党的脚步前往延安定居,但沈醉是一名特工,他没有办法离开这里,也不愿离开,至此,陈淑媛思索再三,终于选择独自一人前往,两人的婚姻也随之消散。
随着陈淑媛的离去,时光飞逝下,一切都已经过去三年,沈醉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二段恋情,也就是上文中提到改嫁的那位妻子——粟燕萍。
那时的沈醉恰巧在湖南军统局特训班担任教官,手下带领着一队女兵,他的第二任妻子粟燕萍就在其中。外出训练,对于女兵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游泳之类的东西,一次训练还真的就训练到了这一块。
一推女兵望着眼前幽深的湖水,心中充满恐惧,脚下的步伐始终不肯再往前迈出一步,下水之类的事情更没有人敢去做,眼见大家都要放弃,沈醉紧抿嘴唇张开正准备说些什么,一个身影快速跑到岸边,毫不犹豫地就跳了下去,她就是粟燕萍。
但因为缺少经验,粟燕萍很快就游到深水区,险些命丧当场,还好沈醉眼疾手快地将其给捞上来了,但是这一救,也让沈醉真正看清了粟燕萍的长相。
这两人的家乡都在长沙,有一次,沈醉正打算回家探望母亲,正巧遇到了匆匆往外赶的粟燕萍,得知她父亲的病危消息后,沈醉提议两人一同而行,将她顺路带过去。
粟燕萍心中着急,也知道眼下的方法最快,便点头同意了,就这样,两人结伴而行,一同回到长沙。路上,沈醉从粟燕萍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对其遭遇感到非常同情,情绪一上来,不知怎么,竟感性地将她送到了家门口,还进去探望了对方年迈的父亲。
这一时间,让其父亲直接以为沈醉是粟燕萍的男朋友,拉着他的手便好一番语重心长,大概意思也就是让他好好照顾他的女儿,沈醉也未对这件事情进行辩解,希望老人能够安心离去,脑袋一沉就点头答应了。
后来,这场乌龙事件让沈醉的母亲得知了,立马就将沈醉给训了一通:你既然已经当着人家父亲的面给出承诺,不管是出自真心还是仅仅只是同情,都应该兑现诺言,而不是将其当成一个笑话一般在这里说给我听。
这一训也让沈醉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自此还真关注起了粟燕萍的一举一动,虽然刚开始可能只是出自对自己诺言的遵守,但后来还真的让他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儿,仿若情窦初开的毛头小子,动了真情的沈醉一改之前不苟言笑的作风,竟还学着写情书与人家表白,这件事情在当时可是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的。
这一来二往的,两人便走到一起,很快便成了婚。往后的十余年中,这夫妻两人一直都是恩爱如初的,从他们能养育六个孩子就可以看出来,可这一切美好的景象在沈醉入狱后就直接变了。
出狱生活一度艰难,直到晚年才找到归宿
1946年,戴笠乘坐飞机失事,毛人凤接替了他的位置,沈醉作为戴笠最信任的人,毛人凤自然拿他开涮,新官上任三把火用在这里最合适不过,沈醉当特务这么多年,对蒋介石手下管理的这个党派局势早已摸得一清二楚,聪明如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是第一个遭殃的人。
毛人凤的地位水涨船高,党内就算有人想要将戴笠的尸体挖出来好好安葬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所有人都无动于衷,只有沈醉动手了。不顾其他人的劝阻,也不顾自己的处境,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戴笠,他没办法做到视而不见。
辽沈战役结束后,蒋氏政权逐渐衰弱、党内人员更加腐朽没落的势头被沈醉看入眼中,他知道,自己若是再这样下去,一定不会有好结果,况且,没有戴笠的存在,他对于自己所在这个党派已经感到失望与无力了,这让他更加想要逃离这里。
终于,浪子回头,沈醉开始秘密接触我党人员,利用自己职权之变和多年的特务经验,为我党提供了很多情报信息。但即使这样,他依旧还是沦为阶下囚,被送入功德林进行改造。
十年的改造,对于沈醉来说简直度日如年,他一直在想念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隐隐猜到了妻子会改嫁,毕竟,在那个社会,一个女人带领着六个孩子,根本不会存活,但他始终还保留一丝期望,期望自己的妻子和儿女都在等待着他回去。
1960年,当沈醉从监狱中出来的那一刻,他全身都是轻松的,以往的火爆脾气在经过我党十年的改造,早已消失殆尽,他变得更加理性,一身气质也变得更加儒雅。
出狱后的沈醉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但多封信件寄去,却都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复,托自己在狱中的朋友多方打听,才终于得知自己妻子改嫁的消息。
若换成从前,可能他会恨不得杀了这个背叛他的女人,但此时的他在得知后,内心却苦涩的一笑,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向粟燕萍写信,表示自己理解她的行为,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改嫁对于她来说可能是迫不得已的情况。
眼下的沈醉,只是想单纯地见一面粟燕萍和自己的孩子们,但因局势关系,依旧未能如愿,直到晚年,沈醉才见到了自己的女儿沈美娟,与自己的晚年老伴杜雪洁一起,过上一家人的生活,体验到难能可贵的幸福与满足。
等到事后再见到粟燕萍的沈醉,早已放下过去,直呼以后两人以兄妹相称,也将心头的最后一抹遗憾落下去了。
沈醉的一生都是跌宕起伏、曲折坎坷的,曾经叱咤蒋介石党派的第一杀手被捕入狱,功德林改造十年后,又变成了一名拥护我党、热爱祖国的人,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个曾一直教育他“先做人,再做官”的母亲,也离不开我党不放弃对每一位心底有一丝良知的思想以及对其孜孜不倦的教育理念。
对于沈醉历经艰难险阻、脱胎换骨的一生,各位客官你们对此如何评价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进行评论哦!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