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血脉##抗日战争##国家公祭日##说说军事历史##图说军史#
1938年9月20日,日军第106师团打算迂回穿插包围20个师的中国军队,随后与正面作战的友军发起前后夹击,以歼灭中国军队主力。第106师团因此孤军深入,一头扎进了赣北的崇山峻岭中。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薛岳
1938年10月1日第9战区第1兵团总司令薛岳,调集重兵围攻日军第106师团。中国第74,第4,第66,第68,第70五个军的包围下,日军第106师团选择突围,但又选错了方向。
10月1-3日第106师团在万家岭突围时遭到了欧震第4军及第74军冯法圣第58师的顽强抵抗。为堵住日军,俞济时甚至还命令军部特务营参战。第58师以巨大的伤亡成功将日军挡住,松浦眼见所部损兵折将,却没有丝毫进展,便决定死守突围最后的退路——张古山以待援军。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王耀武
为了切断日军第106师团最后的退路,10月8日第51师师长王耀武对张古山发起总攻。张灵甫将军第153旅担任主攻,张灵甫指挥500壮士组成敢死队,从张古山后方偷袭。与此同时,负责正面佯攻的部队也发起进攻以吸引日军注意。正当日军与佯攻的国军激战的时候,突然背后响起枪声大作,国军敢死队战士从后山登上山顶向日军发动攻击,在两面夹击之下,成功攻占张古山主阵地一角。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张灵甫
随后日军迅调兵增援,发起反攻。王耀武见状,也抽调第302团增援第153旅。此后两军围绕张古山展开连日激战,双方伤亡都十分惨重。整个张古山阵地反复易手达五次之多,鲜血染红的张古山就连日军都将其形容为"血岭"。
战至10月11日,第51师参战的三个团已经阵亡2000余人,伤3000余人,但终于成功占据整个张古山,彻底切断了日军第106师团的退路。同时日军第106师团为突围,以两个主力联队向大金山第4军发起总攻;被成功击退。此后,在中国军队各路部队的合击下,终于在万家岭地区重创日军第106师团。
但是打援部队未能阻止日军救援部队进攻,10月10日晶军第27师团102旅团在战车第五大队的配合下,突破第725团阵地。11日,日军第17师团第54联队第1、第3大队和第53联队第3大队及野炮兵第23联队增援第106师团。同日第102旅团及战车第5大队突至杨家山附近。10月13日,日军第17师团主力到达武开路,与第102旅团会合,并肩向第60师、预备第6师等阻击阵地猛攻。
为避免被日军反包围,薛岳命令各部撤出战斗,全军退守永丰桥、郭背山、柘林一线。随后,薛岳电禀武汉军委会:“此次敌穿插迂回作战之企图虽遭挫折,但我集中围攻,未将该敌悉歼灭,至为痛惜。”
第七十四军主要将领合影
万家岭大捷共毙伤日军三千余人,诞生了中国首次抗日王牌部队-第七十四军;成为威震日本的"威武之师"。著名的作家田汉被74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的事迹所感动,以抗日英雄张灵甫为原型创作了话剧;并与《渔光曲》的作者任光合作,谱写第七十四军军歌: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的国土,他,残杀我们父女儿童!我们知耻,我们负重,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里相从。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驰援过徐海,大战过兰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踏着烈士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脏,我们愈战愈奋,愈杀愈勇。抗战必定胜利!杀!建国必定成功!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