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扎马会战,欧洲为何用一百多年才学会预备队战术
创始人
2025-07-06 19:33:44
0

对面是来势汹汹的迦太基士兵,到处都倒伏着罗马兵和迦太基兵的尸体。战场之上,看着已经遭到迦太基兵重创的铠甲步兵,经过一番周详的策划之后,西庇阿将后备兵和主力兵迅速地增派到了铠甲步兵的两侧。将战斗队形扩展进行一番扩展之后,西庇阿最终成功地击败了迦太基人的部队,使得迦太基人折损了两万士兵。

在扎马会战中,西庇阿运用了预备队战术,成为了会战中的胜利者,不愧是一位优秀的统帅。值得一提的是,西庇阿其实并不算预备队战术的创立者。早在一百多年之前,亚历山大大帝就曾经使用过预备队战术。

为了阻止波斯士兵对自己的队伍进行包抄,亚历山大将参战的同盟军编为了预备队,通过预备队等战术的实践,波斯军队最终成为了高加米拉之战中的失败者。扎马会战发生于公元前202年,高加米拉战役发生在公元前331年,两场战役相隔时间甚是久远,至少已经一百多年。

一般来说,为了寻求战争的迅速胜利,统帅们一般会要求士兵们在一年之内就要具备能够击杀一两个人的能力,例如在《纪效新书》中,明代的将领戚继光就曾经严肃地说,士兵们不能白受给养,训练个一年,为的不就是在战场上能杀个一两人。为什么欧洲人掌握预备队战术的速度如此之慢,竟然过了一百年才学会了预备队战术?

一、帝国衰落,质疑战术

公元前323年,还在为征讨阿拉伯半岛劳心伤神的亚历山大大帝,突然间离开了人世,有人说亚历山大是因病而死,也有人说亚历山大是被有心之人下毒才离开人世。这位雄心勃勃的大帝,一心想完全征服印度,但最终还是壮志难酬。

由于经济基础不够统一,又没有进行语言上的一统,亚历山大去世之后,为了争夺权利,亚历山大的部将之间爆发了一场场混战,最终使得亚历山大的帝国走向了解体。

帝国走向解体,紧随而来的就是政治环境的混乱,到了希腊化时代,马其顿王国已经沦为了一个偏居一隅的国家,各个君主轮番上台,使得国家的中央变得更加不稳固。为了扩张自己的土地,彰显自己的军事实力,罗马将马其顿当作了军事征伐的对象,从公元前215年开始,和马其顿打了十年的仗。

预备队战术是一种可以将拥有中等装备的士兵发挥得很好的战术,为了击败吕底亚帝国,居鲁士大帝就曾经让骑手配合步兵和骑兵去对付吕底亚的士兵,据说这种战术就是预备队战术的前身。

可以说,预备队战术是一个历史久远的战术,是许多统治者总结的军事经验优秀成果。可惜,再好的战术,也是敌对一方的战术。

在很长一段时期,罗马的军事统帅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竟然都没有想到学习敌军的战术,可能是因为在这些统帅看来使用这种战术的马其顿已经解体,这样失败的国家的军事经验,并不值得学习。

二、政法弊端,难行战术

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更好地进行对外作战,罗马的军事领导权往往由独裁官把控,这就意味着很多时候,整个军队所实践的战术往往由独裁官决定。然而,军事的指挥天赋毕竟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独裁官的战术掌握水平都能够做到优秀。

在一些独裁官的指挥下,罗马士兵也吃过一些败仗,在坎尼战役中,人们惊奇地发现,独裁官与执政官的指挥水平对罗马士兵的战术学习是能够起到影响的。同样是与汉尼拔进行战斗,保卢斯和瓦罗做出了罗马军队一定胜利的错误判断,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费边却能通过断掉敌军补给的办法重新扭转战局。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与罗马的政治环境有关。由于罗马的上层统治模式由独裁官又转变为执政官,能够熟练掌握拖延战术的费边不得不结束任期。拖延战术带来了明显的消极影响,迦太基人给罗马的城市和乡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罗马人民对此很是不满,进而将怒火转移到了独裁官的身上。法律对一些公民的权利是维护的,罗马的统治阶层不得不考虑舆论的压力,重新调整了政治模式。

由此可知,受政治与法律的影响,能够推行战术的军事统帅很容易就会下台,军事统帅不稳定,整个军队掌握的战术自然也不会稳定,今天这个统帅带着士兵们刚学了点战术的皮毛,明天可能就会下台,然后换一个战术水平有限的军事统帅统领士兵。在这样的情况下,预备队战术很难得到有效地推行。

三、推行战术,缺乏动力

为什么欧洲军队对预备队战术的运用会出现在公元前202年?因为此时的欧洲正发生一件大事,罗马已经开始将自己的地盘扩张到地中海东部了。换句话说,预备队战术的出现,很可能是为了照顾罗马军队到处扩张的需要。

任何战术的学习都是受客观环境和主观的学习需求所影响的,预备队战术也不例外。预备队战术不好么?当然好,它的诞生时间久远,亚历山大大帝曾经运用它击败了波斯。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罗马的统治者都没有这种战术,这是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罗马并不具备亚历山大大帝的军事实力,只能积蓄力量,不能贸然使用一种战术。

随着实力的增强,罗马扩张的路线也越来越长。扎马会战的过程中,罗马的将领和士兵吸取了之前败在汉尼拔手里的教训,发现汉尼拔经常使用预备队战术。为了取得胜利,罗马的将领和士兵充满了学习动力,很快掌握了预备队战术,用汉尼拔的战术击败了汉尼拔。

高粱不能在一天之内就长成,预备队战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在公元前202年之前,只有掌握一定财产的人才有资格当兵,这样的士兵可能有具备战术学习天赋的,但更可能因为优渥的生活,并不太能吃苦。

随着百人团大会改革的进程,第一等级的优势地位逐渐被打破,不久之后,罗马的队伍里补充了不少战斗力很强的平民士兵。这样的士兵比较能吃苦,对战术的学习也更有耐心。

看到迦太基士兵运用预备队战术,给罗马的士兵带来了伤亡,西庇阿痛定思痛,没有重蹈前辈们的后尘,作为一名有远见的统帅,西庇阿意识到,对手的战术有时候也是可以模仿和学习的。

实际作战的磨砺,西庇阿选择了不少的老兵组成了后备兵部队,为老兵们装备好武器,借助后备兵的力量减少了迦太基士兵的象群对自己的影响。西庇阿的个人因素,对预备队战术的实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任何战术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欧洲对预备队战术的学习与运用也不例外。即便是要求士兵在一年之内熟练掌握杀敌能力的戚继光将军,在提到炮击战术的时候,也不得不坦诚地说,能够悟透这个战术的士兵其实并不多。

对于许多战术的掌握,士兵们也是有着自己的节点的。一个士兵可能因为胆子小,拿着别的武器的时候,无法将战士发挥到极致。但是手里拿着一把狼筅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在竹子的隐蔽下,兵丁的胆子大了起来,能够将鸳鸯阵法的魅力发挥到极致。

罗马后备兵掌握预备队战术的节点,应该也和武器的升级有关。以往需要自己买武器,武器并不精良,故而上阵也不够有底气。在西庇阿的指挥下,士兵们有了锋利的刺枪、坚实的盾牌,面对疯狂的象群和来势汹汹的迦太基军人,他们自然多了几分胆气,运用起战术来也更加的沉着冷静。

随着后来一次又一次的军事改革,随着政治和法律方面的变化,预备兵制度在罗马得到了确立。通常在战争过程中,处在阵法第三列的就是预备队。后来,随着装备的再次变化,预备队战术也被其它新的战术所取代。经过了岁月的流逝,预备队战术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得到了后世的许多国家的借鉴。

相关内容

2-8人去张家界当地报团价...
最近我在计划一次2-8人的张家界旅游,想要找一个性价比高又不迷路的...
2025-07-07 14:27:51
京新药业:7月4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7月4日,京新药业(002020)融资买入8064....
2025-07-07 14:27:21
胡润《2025全球独角兽榜...
近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全球独角兽榜》,上榜企业1523家,...
2025-07-07 14:27:20
北京信誉好的旅行社排行榜!...
宝子们,旅游旺季到啦!想在北京找一家靠谱的旅行社,享受一场说走就走...
2025-07-07 14:27:15
石家庄机场增加航班航线,出...
暑运启动在即,石家庄机场积极联合各航空公司,增加航班航线,为暑期出...
2025-07-07 14:27:11
A股规模最大银行ETF完成...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7日,华宝基金公告称,旗下银行ETF(基金代...
2025-07-07 14:26:30
原创 ...
现如今,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不出5年,中国贬值最快的是现金。主要原...
2025-07-07 14:25:48
北京旅游社排行榜揭秘,这些...
宝子们,旅游季又到啦!在北京这么多旅游社里,到底该怎么选呢?今天就...
2025-07-07 14:25:36
香港到深圳的跨境巴士
跨境交通连接着不同的城市和地区,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交流。香港到深圳...
2025-07-07 14:25:32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62年,6万中苏边境居民外逃苏联,苏联大开绿灯,我们却不愿管。 明明是我国的居民,却不愿意留在国...
原创 波... 波斯帝国是有史以来第二个领土横跨亚非欧的帝国,与它的前辈亚述帝国相比,虽然它没有拔得头筹。然而就疆域...
原创 1...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各地风土人情,推...
历史上的7月19日 历史上的今天 7月19日 太平天国都城陷落 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1863年...
原创 让... 前言 你是否曾想过,一个曾与宋朝分庭抗礼的强大民族,如今却难觅踪迹?一个曾让北宋头痛不已的游牧帝国,...
原创 南... 有一次,南京航空学院的学生当面质问聂荣臻,许世友有没有问题?聂荣臻连说了五句话,对许世友做出了客观而...
美国历史上被刺杀的总统排行榜,... 安德鲁·杰克逊: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遇刺的总统。1835年1月30日,安德鲁·杰克逊在华盛顿国会山参加葬...
原创 晚... 序言 1863年12月6日,苏州太平军势力决定归降清廷,李鸿章作为主事大臣在苏州设宴迎接太平军的八大...
原创 晚... 贵妇外出的场景;一般来说,贵妇外出都会有人拉车。照片中的拉夫和贵妇的衣着、气质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展现...
原创 三... 三国中被隐藏的猛将,边疆驻守15年无人敢惹,占卜实力比肩诸葛亮 文|烨鑫聊史 张薿是四川人,他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