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有人去当这个罪人,既然这样,那就让我来当好了。”
1988年7月初,北京人民大会堂内邓公面对一众军队高官如此说道。
邓公究竟想要做什么事?
为什么邓公即使可能会被当成罪人,也要去完成这件事呢?
让咱们接着往下看。
【中央军委会议上的邓公】
在1955年,我党中央为了表彰将帅们为新中国成立而流血牺牲的贡献,在伟人的主持下,召开了一次授衔大会。
在授衔大会上,只要有过功绩的将帅皆是被表彰而且被伟人授予了不同等级的军衔。
授衔大会上,我国一共产生了十大元帅军衔,十大大将军衔,同时还有55位上将军衔,175位中将军衔和801位少将军衔。
【最早期被废除的军衔等级(海军)】
但在大家都对自己取得的军衔深感光荣之时,军衔制度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首先是老一辈的革命家们习惯了低调与节俭。
【新中国成立之后,贺龙元帅与伟人交谈】
贺龙在授衔大会之后便曾经对伟人的说:
“现在军队里高级干部的工资有些太高了,就拿我来说吧,每个月的工资是440块钱,再加上补贴,我每个月都能拿500多块钱,可是我国普通工人一个月才二三十块钱,这样一算,我们的工资太高了,还是削减一些比较好。”
而且在贺龙与伟人的谈话中提到军衔说:
“最近,军队的大多数官兵对于军衔的意见很大,有的人还说要取消军衔,伟人,您看这怎么办?是不是真要把军衔取消掉?”
【伟人在飞机上工作时的照片】
伟人对此也深以为然:
“我早就觉得这块牌牌不顺眼了,以前我们军队没有这块牌牌的时候,不也照样打胜仗吗?现在有了军衔,干部与战士之间的交流少了,一些不好的风气也起来了,再这么下去,只怕我们军队要打败仗了。”
于是,在当时作为累赘的军衔制度很快便被废除了。
但是邓公在改革开放后察觉到,其他发达国家,比如美苏英法的部队中皆有军衔制度与配套的军衔晋升要求。
邓公结合我国现在与外国越来越紧密的交流需求以及在军事方面的革新。
邓公察觉到,想要实现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与军衔、正轨编制有着很大的关系。
【邓公出任军委主席,正在检阅海陆空三军】
伟人取消了军衔制度后,虽然拉近了将领与士兵的距离。
但是邓公意识到因为党内频繁的人事调动,时常出现: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情况,作为大型武装集团的军队内部,这会对训练与指挥上面带来极大的不便。
于是,在1988年,邓公召集军队将领与干部,提出了恢复军衔制度的事情,又因为废除军衔制度是伟人决定的,所以邓公将可能会导致的问题揽在自己身上,让大家放心去改革。
【我军新式军衔臂章一览】
后来在邓公的带领下,在我军在多次会议的商讨下,确定了现代军衔的最后细节,设计出来了与1955年时期完全不一样的军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