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揭秘蒋介石的晚年:被美国医生误诊致死,葬礼规模宏大
创始人
2025-07-05 22:33:47
0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关于他的死因迷雾重重,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因为心脏衰竭而死。

实际上,蒋介石之死,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宋美龄迷信美国医生,导致美国医生对蒋介石进行了误诊。

01、美国医生误诊

1962年开始,75岁的蒋介石开始出现排尿困难的现象,经医生诊断,蒋介石是前列腺增大,肿大趋势明显。

其实这就是非常普遍的男性泌尿病,很正常的老年人病。

当时宝岛的荣民总医院拥有优秀的外科和泌尿外科医生,医疗条件也不错,完成可以治疗蒋介石的前列腺增大问题。

以蒋介石所能享受的医疗水准来说,这个毛病不算什么。

但是,问题起了变化,变化来自于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总觉得“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她非常迷信美国医生,强烈反对本土医生进行治疗。

于是,她专门从美国请了一个医生为蒋介石治病。

也不知道是蒋介石运气不好,还是宋美龄运气不好。

这次来的美国医生是美军军事基地的一个黑人医生。

这个黑人医生一来就动手术,动手术没啥问题,当时治疗前列腺增大通常都会采用内视镜手术刀从尿道口穿入刮除肿大部分,这是一种普通的无麻手术。

问题就出在这名医生身上,可能是他第一次给大人物动手术,他太紧张了,以至于当他给蒋介石动手术时,“十分不镇静,以至手在发抖”。

这手一抖就出事了,这个医生大失水准,手术进行了半个小时。

这半小时里,全程没有用麻醉药的蒋介石被折腾得死去活来。

这份痛苦,一般人还真受不了。蒋介石算是中奖了,尝了这么一遭。

更倒霉的是,蒋介石受够了罪,却没能治好病。

这个手术其实是一个失败的手术,此后蒋介石前列腺炎反复发作。

最终,在蒋介石逝世后,官方公布的《蒋公治疗修养及逝世经过报告》指出的原因都是:

“摄护腺(前列腺)炎仍不时发作,无法根除”。

02、离奇车祸

祸不单行,1969年7月初的一天,蒋介石又遭遇一场匪夷所思的车祸。

那天,当蒋介石在阳明山召开了军事会议,各高级将领都到场出席。

训诫完毕以及共进晚餐后,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去了台北的郊区散心。

傍晚蒋介石和宋美龄准备从士林官邸返回阳明山避暑。

当时蒋介石的车队有四辆豪华轿车,前面一辆是前导车,前导车后面紧跟而至的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乘坐的座驾,再后面是两辆警卫车。

车队行驶路线就是为方便蒋介石避暑的高级公路。

由于路上车辆稀少,车队速度很快。

当车队风驰电掣般沿着阳明山仰德大道高速行驶至岭头、永福时。

前导车发现,附近刚好有一辆公路局客运班车,正停在道路一侧,安排乘客上车。

这辆车的出现,就影响了前导车的视线。

视线受阻,速度慢还没事,可速度一快,遇上什么紧急情况就不妙了。

结果,说啥来啥。

当前导车快要行驶到公路局客运班车旁边,突然前方窜出一辆军用吉普车,以非常快的速度朝前导车迎面而来。

前导车司机下意识赶紧踩刹车,才没有跟吉普车相撞。

前导车是没事了,蒋介石的座驾遭殃了。

事发突然,速度太快,司机根本没有时间反应,直接撞上了前导车的后车厢。

蒋介石座驾的车身前部分和前导车的后车厢,受到猛烈撞击,都撞出了个大窟窿。

好在后面两辆警卫车反应快刹住了车,要不然蒋介石就会来个前后夹击。

蒋介石的座驾是一辆七人座的凯迪拉克,为了让蒋介石在车里更舒适,车里进行改装,拆掉了多余座位,空间显得非常宽阔,前后座距离接近有一两米长,蒋介石的双腿可以自由伸缩。

这样一来,宽阔的距离就使得撞击力度变大了。

更要命的是蒋介石坐车还没有系安全带的习惯。

当车祸突然发生,任何人都没有意识到危险。当时,蒋介石正倚着拐杖坐在后座上凝目养神,宋美龄跷着二郎腿神情自若的休息。

车祸发生的瞬间,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蒋介石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整个人就飞了起来,狠狠地甩在了前排防弹玻璃上。

车祸发生后,现场一片混乱,侍卫人员手忙脚乱地把两人抬了出来,飞速送到台湾最好的“荣民总医院”进行抢救。

撞车的一瞬间,宋美龄脖子和双腿也受到猛烈撞击比较严重,疼的她哇哇大叫。

这一哭,大家都觉得她受伤最严重,“荣民总医院”医生和护士为了讨好老太太给她做了全身检查,忙成一团。

侍卫由于安保工作没有做好,全部站在病房外一声不敢吭,低头认错。

当赶到医院的蒋经国看到这场面,不断地唉声叹气。

经检查宋美龄是轻伤,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

然而,受伤最严重的其实反而是没有吭声的蒋介石。

巨大的冲击力,让他的下身都肿了,两排假牙也飞了出来,嘴唇都被撞出血来。

更厉害的是,他的胸部受到撞击,心脏受到严重创伤。

可当他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叫蒋介石没喊痛,认为蒋介石只是外伤,简单处理后,都在忙着“抢救”宋美龄的检查,也就没有进一步检查蒋介石的胸腔和心脏。

数周之后,蒋介石发现体力不支,大不如以前,这时他想起这可能那场车祸留下的后遗症。

于是,他去做了检查。

一检查,不得了,心脏主动脉瓣受到严重创伤。

从此,蒋介石的身体逐渐被开始恶化了,以至于一年难得感冒一次的蒋介石经常感冒,即使感冒好了,而且其他病痛也接连不断。

1970年,蒋介石在和严家淦聊天时就感叹道:

“永福车祸,减我阳寿二十年!”

更令蒋介石郁闷的是,这次车祸真的只是一个意外,而不是暗杀。

车祸发生后,蒋经国马上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肇事者是陆军一个少将师长,他平时飙车习惯了,万万没想到会撞上蒋介石的座驾。

等他发现撞人后,虽然不知道撞的什么人,但也知道不是一般人,于是他溜之大吉,肇事逃逸。

最终,还是被查了出来,最后被蒋经国撤职查办。

03、再次误诊

1972年9月,蒋介石前列腺炎再次发作,此后,蒋介石炎症引发一系列问题,心脏负担加重,心脏病愈加严重,肺部也出现积液,肺炎明显加重……

不过,一直到1974年,蒋介石的医疗团队其实还算给控制住了病情,蒋介石精神还好,当然疼痛是难免的。

1974年12月1日,蒋介石身体健康状况开始突然恶化。

从这天开始,他的病情再也不受控制,肺部出现了积液。

当时医疗团队认为,蒋介石肺部出现积液是因为心脏功能差引起的,肺部积液暂时不会危及蒋介石的生命,唯一的麻烦就是蒋介石肺部功能只剩1/3,需要24小时氧气管。

医生考虑蒋介石的身体状况,建议按兵不动,暂时不处理肺部积液。

但是,“救夫心切”的宋美龄显然没有汲取经验教训,她再次去请一位美国医学博士进行治疗。

这位美国博士认为蒋介石医疗团队治疗方式太保守,一上来就主张用肺穿刺的方式抽取肺部积液。

这个方案一出,本土医疗团队纷纷反对,蒋介石都这么大年纪了,再进行这么危险的手术,身体根本吃不消,不应该采用这么激烈的治疗方式。

美国医生和本土医疗团队争论不休,宋美龄当然是支持美国医生了。

本土医疗团队不好当着宋庆龄的面反对,只好去找蒋经国,请蒋经国做宋美龄工作。

蒋经国也很纠结,他也不懂医学,一看医疗团队这么坚持,他心里也在打鼓。

想来想去,他还是去找了宋美龄,要不我们先看看?

蒋经国不来还好,一来,宋美龄当即拍板,听美国医生的!

本土医疗团队没辙了,既然你都做主了,我们也没话说。

1974年12月1日,在宋美龄力排众议下,美国医生进行了肺穿刺,抽取蒋介石肺部积液。

这一抽,出事了,积液是抽完了,蒋介石却发起了高烧,体温达到惊人的41°。

此后蒋介石的病情开始完全不受控制,一直陷入昏迷状态,一直到1975年1月才苏醒,人是醒了,蒋介石的身体也已经垮了。

蒋介石不仅肺炎没治好,前列腺炎也没治好,高烧不断,疼痛不止,由此导致心脏负担急剧加重,心脏病也愈发严重。

反正进入1975年,蒋介石就没过过一天舒服日子。

实际上,美国医生这次手术绝对是一次误诊。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泌尿系统完全失灵、心肺功能开始衰竭,医生经过抢救,却也无济于事。

4月5日晚上11点50分,蒋介石停止心跳和呼吸,一代传奇人物,就此病逝,享年88岁。

虽说蒋介石也算是寿终正寝,但是如果没有美国医生两次误诊,他完全有可能多熬几年。

04、宏大葬礼

然而,蒋介石是死了,故事却没有结束。

蒋介石死后7小时后,他的宝座由严家淦继任,由此创下世界历史上一个交接记录。

当然,实际上掌握大权的并不是严家淦,而是蒋介石。

与此同时,严家淦宣布,自4月6日起,历时一个月为“国丧”期,“国丧”期间停止娱乐、宴会及各项庆祝集会(后改为4月6日至17日);在此期间军、公、教人员一律着素色服饰,并佩带2.5寸宽的黑纱。

4月6日凌晨2时,蒋介石遗体由士林官邸移至“荣民总院”。

第二天,允许民众瞻仰蒋介石遗容。

4月9日,蒋介石灵柩移至纪念馆。

移灵时,由于蒋经国在蒋介石遗体前一次又一次地“长跪致哀”,并且照片都登在报纸上。

于是,他手下的一批人也就纷纷上行下效,率领他们自己的手下人在灵堂或路边跪祭蒋介石。

为了证明蒋介石深得人心,媒体刊登了各县市的县长、市长,长跪在蒋介石灵前泣悼的照片。

从4月9日起,严家淦等人开始为蒋介石守灵。

4月16日是蒋介石的大殓日,8时5分仪式开始。

礼毕后,蒋经国还怕蒋介石不能升“天堂”,又让牧师周联华为蒋介石主持了追思礼拜与安灵礼。

好家伙,这一套葬礼下来,中西结合,又中又西,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意思。

安灵礼完成后,蒋经国对参加大殓的人员表示答谢说:

“先君崩逝,野祭苍哭,敬礼致哀,悲恸之深刻与虔诚之厚意,令人万分感动。经国遽遭大故,哀恸逾恒,无法踵谢。惟有奉行遗命,鞠躬尽瘁,以报答我国同胞之至诚之厚望。”

在此期间,蒋经国发动新闻界使出浑身的解数,尽最大努力对蒋介石的公共形象加以最后的神化、圣化、完美化。

蒋经国将蒋介石的死亡被称作“崩殂”,他的坟墓被称为“陵寝”。

媒体还宣称:在蒋介石病逝时——

“淡水海外东北角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金红色的巨球,四周围绕着五彩祥云,迤逦划过天空,不旋踵电光闪闪,巨雷惊蛰,紧接着大雨倾盆而下”。

蒋经国在日记中也称蒋介石病逝时:

“天发雷电,继之以倾盆大雨,正是所谓风云异色,天地同哀”。

在整个葬礼期间,那阵势,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如丧考妣,鬼哭狼嚎。

这一罕见的一幕,令时人目瞪口呆。

结语、

忽然想起臧克家的名诗《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历史是无情的,正如臧克家所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而“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人民永远记住他”

相关内容

原创 ...
往往是最普通的人,最终成就了历史上的种种伟大事件。耶佩尔市的老一辈...
2025-07-05 12:33:53
原创 ...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二战史》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
2025-07-05 12:33:38
原创 ...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世界的各项能力都得到...
2025-07-05 12:33:34
原创 ...
俗话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当强势的希腊王后弗里德里克与西班牙...
2025-07-05 12:33:28
原创 ...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德国纳粹党党卫队的重要成员之一...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话说罗成枪挑十二太保,靠山王杨林败退二十余里,收拾起残兵败将,正欲...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早在西汉时期,一代名将霍去病率军千里奔袭,在漠北之战重创匈奴人,饮...
2025-07-05 12:33:02
原创 ...
1842年大家都知道这个日子,也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我国的国门就这...
2025-07-05 12:32:54
原创 ...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
2025-07-05 12:32:52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农民皇帝,因为他出身于最底层,所以在他做了皇帝之后也十分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原创 杨... 1975年9月的一天,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早早起床。洗漱完毕,秘书这边早已经为他备好了车。 他这是要...
原创 民... 对于民国,很多人的片面意识就是官府腐败,奢靡成风、民生凋敝、战乱不断,国穷民疲。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
原创 兔... 关于这个问题呢,其实是很难回答的,就像其他的也是类似的问题一般,这种根本就不会发生的事情,无论怎么说...
长沙推进文物保护工作,筑牢文物... 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底蕴,而文物正是这座城市历史底蕴的见证者。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或是屹立...
原创 影... 在刚刚上映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的开场中,首先出场是秦国的变法家商鞅。当时是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
原创 中... 一说起俄罗斯这个国家,我们并不陌生,对于这个北方邻居,我们可以说又爱又恨,毕竟在不同的时期,我们和俄...
原创 朱... 前言: 十大元帅之首朱德朴实无华,大智若愚,人们总是容易忽视他的才华。 实际上,在朱德的军事生涯中,...
原创 此... 抗日战争中,有一位抗战名将,他击杀日寇无数,却因为一事被撤职,永不录用。 这位抗战名将就是国军第三十...
原创 1... 1950年清朝王爷在北京摆地摊,毛主席得知后亲自下令让他去马政局当顾问,那么这位王爷是谁?毛主席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