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31岁咸丰临死塞给慈安一道密诏,20年后,慈禧看到密诏痛哭不止
创始人
2025-07-02 00:02:59
0

#深度好文计划#1861年,年仅31岁的咸丰病重,奄奄一息时,他安排好一切,命人速传皇后。

皇后看着眼窝深陷、骨瘦如柴、面色苍白的咸丰,悲从中来,泪流不止。

咸丰见皇后悲伤,拉着她的手安慰,让她先别哭了,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交代。

其实,咸丰知道,兰儿心机深沉,不会安分守己,日后必然掀起风波。

他担心皇后管不住兰儿,便想了一个办法。

一、知妻莫若夫

咸丰算准了,他只要他一死,兰儿必定母以子贵,与皇后并尊为皇太后,在朝堂上掀起风波。

而咸丰口中的兰儿,就是叶赫那拉·杏贞,载淳的生母,也就是当时的懿贵妃。

他本想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一样,杀了懿贵妃,但他实在下不了手。

为了皇后和大清的百年基业,他想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随她,与皇后并尊为皇太后,但以皇后为尊,为此咸丰留下两枚印章,一枚“御赏”印给皇后,一枚“同道堂”印给嗣君,只有两枚印章同时盖在诏书上,才会生效。

除此之外,咸丰还为皇后一道密诏,他临死前拉着皇后千叮咛万嘱咐,一旦懿贵妃有篡权的举动,就拿出密诏赐死。

咸丰交代完这一切,便驾崩了。

纵然《满文老档》中记载着咸丰这位跛脚皇帝,自幼是个病秧子,懦弱无能,还称历史上没有比他更窝囊的皇帝。

但临终这一番操作,至少说明他没有那么无能。

只是他没想到,慈禧比他想象的还要野心大。

咸丰一死,他唯一的儿子,6岁的载淳继位,尊皇后钮祜禄氏为皇太后,皇太后钮祜禄氏,也就是慈安遵遗诏执掌先帝印章辅政,载恒、端华、肃顺等顾命八大臣赞襄一切事务。

看起来一切都按咸丰期望进行着,然而,之后的历史并没有按照咸丰提前写好的剧本上演。

二、偏离剧本

咸丰死后次日,太监才传旨懿贵妃被封为皇太后,成为“慈禧”,而在丈夫咸丰的祭奠礼上,压根儿没慈禧参与的份儿。

一时间朝廷内外她都无法插手,而这一切,都是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辅臣的安排。

于是,慈禧便盯上了肃顺。

可是要除掉肃顺,得先找一个帮手,慈禧找的帮手就是他的妹妹和妹夫,也就是醇亲王夫妇,即后来的光绪父母。

之后,醇亲王以为弟弟悼念为由,从紫禁城赶到热河行宫。

慈禧见到醇亲王就哭着说,陛下刚刚去世,肃顺一众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你作为先皇亲弟,要为我们做主。

醇亲王听出这大姨子的弦外之音,思索了一阵后,委婉回复,这事得恭亲王才能办。

慈禧听后,有些恼,直言,“就你办!”

醇亲王见不好推脱,就回话说回京找恭亲王商议。

慈禧安排好醇亲王和恭亲王,这才去找慈安。

在慈安那儿,她先是动之以情的姐妹情深一番,之后又晓之以理地说肃顺等人完全没将两宫太后放在眼里。

慈安就这样跌进了慈禧的迷魂阵里,一听慈禧说颁发谕旨、批复奏章、任免官员都必须通过两宫太后,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

咸丰临终的交代,她是一句也没想起来。

慈禧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为自己踏上大清皇权之巅布局,而慈安却茫然不知。

三、步步为营

慈禧与慈安合计过之后,就发了道懿旨,主要内容是大臣们的奏章要先送两宫太后预览,六品以上官员任免,八大辅臣可先拟旨,但要由太后拍板。

懿旨一出,肃顺一看,心觉得“都太后做主!我们辅了个啥?”就跑到慈安那咋呼,结果慈安和慈禧一个鼻孔出气。

肃顺等八大辅臣硬撑了四天四夜,觉得拗不过就从了。

慈安见状,赞叹慈禧有办法。

慈禧一听,觉得慈安还挺上道,就假惺惺告诉慈安,他们日后肯定会使大招,我们估计就不好过了。

慈安不相信,慈禧就说,不然咱们打个赌。

慈安一听,也不示弱,表示要真如此,以后两宫都由慈禧做主。

慈禧一听,心里美滋滋想,又上套了。

只是慈安同意了,慈禧还缺一个同盟,她找的同盟就是恭亲王

不久之后,醇亲王联络的恭亲王日夜兼程来到热河行宫,扶着哥哥咸丰的灵柩号啕大哭。

他这一哭,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那一刻,慈禧派去宣召恭亲王的安德海,见恭亲王哭得没力气了,立马过去扶了一把,并传话,两宫太后在西暖阁等您!

载恒一听不乐意了,立马说,“叔嫂当避嫌疑,且先帝宾天,皇太后居丧,尤不宜召见亲王!”

恭亲王见状就提出让端华跟着一块去,算监督,端华看了眼肃顺,肃顺心领神会回复,你们叔嫂见面我们还是不去了。

于是,慈禧就见到了自己的盟友。

这一见,清朝的历史也就被改变了。

四、铲除异己

恭亲王与慈禧、慈安一番密谋后,就连夜赶回紫禁城,联络亲信大臣,以筹谋对付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

而慈禧则便假意迎合热河集团,载恒一众人也就以为慈禧认命,便放松了警惕。

可慈禧私下里却让妹夫醇亲王,早早就拟了处置载恒、肃顺、端华等人的诏书,只等回京宣布。

之所以要回京,是因为恭亲王认为,任何是载恒的地盘,要收拾他们,必须回紫禁城。

于是,咸丰驾崩67天后,慈禧、慈安和同治,以及端华载恒等人从小路先回紫禁城,而恭亲王和肃顺随后护送咸丰的梓宫回宫。

岂料,回京后,肃顺等人傻眼了。

慈禧、慈安刚一回宫,重大臣联名上书,弹劾八大辅臣,请皇太后主持局面。

之后,醇亲王提前拟好的诏书就派上了用场。

那么,八大辅臣犯了什么错呢?

诏书中写明,一是他们任职期间没尽责,使得英法入侵、圆明园被毁;二是英法退兵后百般阻挠,不让太后皇上回鸾;三是揽权矫诏,违背先帝遗诏等等。

在这种错误下,他们被处罚也就顺理成章了。

之后,肃顺被斩首,载恒、端华被赐自尽,其他5名顾命大臣也被革职。

八大辅臣和朋党被处置后,清朝两宫垂帘听朝的时代就开始了。

只是两宫太后,慈安为主,慈禧要想独揽皇权,就必须解决慈安。

那么,她又会如何套路慈安呢?

五、咸丰一语成谶

两宫垂帘后,朝廷之事看似以慈安为大,但其实慈禧管的很多,相比较而言,慈禧更像皇帝的角色,而慈安则如咸丰所言是个好女人、好皇后。

因此,同治一直很喜欢慈安,常去慈安宫里聊天吃饭,而亲生母亲慈禧那里他通常请完安就走了,这让慈禧心里很不是滋味。

尤其是同治与慈安联手,杀了慈禧的宠臣安德海后,慈禧便从心里恨上了慈安。

后来,同治驾崩,外甥兼侄子的光绪继位,依然更喜欢慈安。

慈禧想不明白,为什么“她的孩子”都喜欢亲近慈安,远离自己。

因此,心里很是埋怨慈安,却并没想让慈安死,但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她的想法。

那天,两宫太后一起去皇陵祭拜,慈禧不知不觉就跟着慈安一起上前,岂料,慈安突然冷脸警告,以往都是帝后同拜,妃嫔不能同列。

于是,慈禧只能后退,等慈安祭拜完再去祭拜。

众目睽睽之下,慈禧只能压抑着内心的愤怒和不甘,但一回宫就一病不起。

后来,病好后就开始放飞自我,比如听有颜色的戏,比如私养男宠等等。

有一次,慈安去看望她,正好撞见。为避嫌慈安走开了,但很快她又去了,再去时,她有意无意的告诉慈禧,咸丰给过自己一封密诏,只要慈禧敢胡来,就会处死她。

慈禧很会审时度势,当时就给慈安跪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诚心认错,慈安心软就饶了她。

谁知,几天后慈安病了,慈禧立马表忠心,以自己的红色液体入药,然后有意无意地让李莲英说出来。

慈安感动不已,觉得慈禧一片丹心对自己,密诏放在那反而让慈禧生了隔阂,一激动就将密诏拿了出来。

六、登顶权利巅峰

慈禧颤抖着打开密诏,那密诏上赫然写着:抱子临朝,恐不可制。今谨防之。即有过。宣诏赐死,勿犹疑。

慈禧一看,果然是咸丰的笔迹,她不敢相信,深爱的丈夫竟早就防备她了,一时无法接受,哭成泪人,求慈安赐死自己。

慈安为安慰慈禧,索性将密诏烧了。

密诏一烧,慈安又贴心安慰一番,一时间姐妹情深,很是愉快。

然而,危险很快就来了。

几天后,慈禧派人给慈安送去一盒糕饼,慈安一高兴吃了三块。

慈安吃完糕饼后不久,便不治而亡了。

慈安死后,慈禧便成了老佛爷,登顶大清朝权力之巅。

纵然人人都说,咸丰无能,但从看人这一点来说,咸丰的眼光还是很毒,只可惜他死前所布的局,不管是顾命大臣,还是两宫同治以慈安为首,又或是处死慈禧,都被慈禧一一打破了。

试想一下,倘若慈禧拿着咸丰的密诏赐死慈禧,那么清朝或许会是另一番样子,只可惜没有,良善的慈安终究是辜负了咸丰的期望。

黄濬曾说,清之亡,自当以那拉后为首功。其残忍酷妬,奢骄褊很,诸恶德俱备,才亦足以济之。屡谋废立,虽不敢行,然先弑慈安,继摧光绪,胆力福命,皆过于雉曌矣。

的确,清朝到底是应了当初亡于叶赫那拉氏的诅咒。

慈禧实际掌权长达49年,3度垂帘,将皇权牢牢抓在手中,将光绪一囚就是10年,光绪死后又选定2岁溥仪继位,生活上足够奢靡,世人皆知的奢靡,比如一套寿衣就价值140万两白银。

但这也直接导致了她死后在地底下不得安宁的结局。

果然,做人,还是要低调一点。

那么,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总有一个故事打动你。

资料来源:《清史稿》《满文老档》《中国通史》

本文全网维权,请勿转载。

相关内容

原创 ...
孙策,这位东吴基业的奠基者,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智略,在短暂的一生中留...
2025-07-02 00:33:50
原创 ...
在浙江的某个地域,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家族秘辛,它随着一位名叫叶先生...
2025-07-02 00:33:48
李将仕分享: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掠影9 李将仕分享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
2025-07-02 00:33:45
上海启动2024年度“从石...
在七号桥碉堡迹址追寻75年前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2025-07-02 00:33:36
原创 ...
一、名将单挑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5-07-02 00:33:34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有人活得很嚣张,比如说张飞,孤身一人雄踞在当阳桥...
2025-07-02 00:33:24
原创 ...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里,笔者觉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物。要论智谋,...
2025-07-02 00:33:15
原创 ...
刘备能打败刘璋,并最终迫使成都投降,也不尽是刘备当初入蜀带的部队,...
2025-07-02 00:33:06
原创 ...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
2025-07-02 00:33:02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说到史书,人们一定会想到《史记》。提到《史记》,又不得不提司马迁。公元前110年,司马迁36岁那年,...
原创 春... 作者认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齐桓公生尊事周室、三存亡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原创 山... 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
原创 裕... 明仁天皇的父亲裕仁天皇和母亲香淳皇后有2个儿子5个女儿,目前只有2个儿子2个女儿还在世,2个儿子是明...
原创 杨...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尤其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形成了历史上...
原创 品... 品三国:诸葛亮选刘备,就是因为这4点才跟着他打拼天下的! 文|夜阑听卧风 品读三国,寻找历史真相,且...
原创 1... #优质作者榜# 在1980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府及时拨乱反正,全新的领导班...
原创 西... 谈晋朝的历史,有时简直不知该怎么说。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西晋的羊献容皇后。 其实,她应是个可怜的女人,...
原创 齐...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12) 主笔:闲乐生 春秋初期,齐鲁争霸,最终齐国大胜,鲁国归服了齐国...
原创 他... 大家在看三国的时候应该都注意到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刘备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