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满清“八旗子弟”,虽为大清立国之本,却成皇帝的一块“心病”
创始人
2025-07-02 00:02:54
0

八旗,是清朝的特有制度。

虽然这个制度看似古老,但在前几年热播的清宫剧里,八旗子弟的概念却多次出现从而让我们耳熟能详。

其中,在我们熟悉的《甄嬛传》里,祺贵人一角便是八旗之一镶黄旗所出的女子。

实际上,所谓的八旗最初其实只是努尔哈赤建立的一支以嫡系满清部族为主的队伍罢了,直到大清建国后才逐渐成为无上地位的象征。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先是设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而万历四十三年其又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总计八旗。

总之,在当时,八旗子弟拥有着极大的权利,不仅手上的权利滔天,有时候甚至还会超过当时的皇帝。

正因如此,“只知有旗主,不知有君王”这句话也成为了清初很普遍的现象,功高震主便要早除免灾。

自然,八旗制度最终也成为了清初影响君主专政,皇权至上理念的巨大阻碍与体制弊端。

八旗制的诞生

和许多最早的军事组织一样,八旗制度起源于女真人的狩猎组织。当时,因为打猎的人数众多,所以便被分为若干个牛录分别领导。

而后又因为战争的需要,牛录被扩展为一个更大单位--旗。(后面所说的八旗便是源于此)

当时,牛录的领导者被称作牛录额真,而旗的领导者便是后来权势滔天的旗主。

不过,虽说至此旗的职能已经从简单的狩猎拓展到了防御外敌。但,在努尔哈赤组建军队之前,它也只是一种基础的军事形式而已。

八旗制度的真正发扬光大要追溯到努尔哈赤建立部队,与满清建国之后。

为了四处征战并建立满清帝国,努尔哈赤以原本的旗为基础建立了一支只含有满清嫡系部族成员的部队。

也就是说,这只部队全是以他的亲族率领。而因为多年征战这支部落也变得极为骁勇善战,成为了满清统一天下的最大功臣。

“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易.比》

历史总是相似的,就像是汉朝建国后执行的诸侯制度一样。

在满清建国后,跟随努尔哈赤抛头颅洒热血的一干八旗子弟全都被各自“分封”,获得了极大的权利和利益分成。

万历四十三年,八旗最终确立并成为一种制度。而若干年之后,这种制度也随着满清的建国被上升到成为了满清的国之根本。

然而,一切制度都拥有它的双面性。与满清相始终的八旗制度既决定了清王朝的取胜,也同时成为了一种困扰统治者的政策弊端。

正是因为帝王给予旗主的权利之大,在清朝早期便成就了一种“只知有旗主,不知有君王”的怪异现象。

八旗制度的最大弊端:“只知有旗主,不知有帝王”

可能是因为八旗首领们在四处征战的过程中确实都劳苦功高。

所以,在八旗制度之下每一名旗主都拥有着极高的权利与各自的军队。

固然,这样的分配较为公平,但这也使得满清面临着被反叛的危险。

建国伊始,身为皇太极的努尔哈赤自然有统领八旗处置其首领资产的资格。

然而,就像上文所写到的一样,八旗制度的嫡系浓度极高。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是部族里的嫡系亲属,不仅要考虑政治地位,还要考虑辈分关系。

所以,在努尔哈赤去世之后,继位的皇太极便面临着无权处置各旗首领财产的困境。

毕竟,努尔哈赤一旦去世,继任者就几乎相当于变成了和其他旗的统领者一样的地位。在理论上,并没有权利处置其他旗主的资产。

因此,久而久之,这便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一开始,这样的政策弊端只是在处理财产的问题上出纰漏。

但到后来,不只是在处理财产方面,在统治地位上,皇太极也和旗主们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倒错。

其中,最为夸张的例子是在顺治帝继位的时候,身为旗主的多尔衮甚至逼迫其称自己为皇父,地位与言行几乎要凌驾于皇帝之上。

除了这个例子以外,在当时皇太极的统治地位与特权等也几乎形同虚设。

有时,旗主和他们手下的将领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以君臣相称而不被处罚。

要知道,古时讲究三纲五常,等级制度异常森严。

按照理论,这样的僭越行为在那个追求中央集权,君主至上的年代是不可能发生的。

但,因为努尔哈赤所创立的八旗制度,一切都化为可能。

在那时八旗的巨大权力之下,皇权简直就如同风中飘扬的柳絮一般岌岌可危,随时面临着被动摇的危险:在那个时候,八旗中甚至还流传着“只知有旗主,不知有君王”的放肆说法,简直不把皇太极放在眼里。

八旗的地位高的碾压皇权,而且还都手握兵权功高震主。历史演到这里,似乎有了重蹈汉朝覆辙的意味。

然而,可能是有了前车之鉴的缘故,到了康熙帝继位的时候,他便很有先见之明的把矛头对准八旗,着力于削减他们手中的权利。

为了避免结党营私招致叛乱,康熙对诸位旗主与大臣们的交往设下了多条规定。然而就算是对各旗主们有了遏制,各旗子弟们也依旧免不了钻着空子与皇子大臣们各结党援。

到最后,这些事情的屡次发生,使得直到晚年的康熙也只能慨叹:“五旗诸王,并无一人念及朕躬,竟以朕躬为有何关系,惟各饱暖是图。”

言辞恳切,愤怒,可见这种情况的严重程度。

小结

晚年的康熙曾痛批说:“凡事端之生,皆由五旗而起”。

事实确实是这样。八旗制度是大清的根,同时也是动摇着清朝初期大清的源。一切是非均因之所起。可以说,没有八旗就没有大清,但有了八旗却又终究免不了生出事端。毕竟权利诱人,而近在眼前的硕果又有谁可以抵抗呢。

对于八旗来说,至高无上的皇权可以说就是他们眼前的诱人果实。既然制度的弊端可以让他们轻易摘取,那为何不摘呢?总而言之,这一切的苦果其实还是制度本身的巨大弊端造成的。然而,改制又哪有那么容易,遏制权利也不是轻松短暂的活。

因而,也只能边尝着制度弊端带来的苦果,边愤怒着建定规章制度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相关内容

原创 ...
孙策,这位东吴基业的奠基者,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智略,在短暂的一生中留...
2025-07-02 00:33:50
原创 ...
在浙江的某个地域,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家族秘辛,它随着一位名叫叶先生...
2025-07-02 00:33:48
李将仕分享: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掠影9 李将仕分享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
2025-07-02 00:33:45
上海启动2024年度“从石...
在七号桥碉堡迹址追寻75年前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2025-07-02 00:33:36
原创 ...
一、名将单挑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5-07-02 00:33:34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有人活得很嚣张,比如说张飞,孤身一人雄踞在当阳桥...
2025-07-02 00:33:24
原创 ...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里,笔者觉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物。要论智谋,...
2025-07-02 00:33:15
原创 ...
刘备能打败刘璋,并最终迫使成都投降,也不尽是刘备当初入蜀带的部队,...
2025-07-02 00:33:06
原创 ...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
2025-07-02 00:33:02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说到史书,人们一定会想到《史记》。提到《史记》,又不得不提司马迁。公元前110年,司马迁36岁那年,...
原创 春... 作者认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齐桓公生尊事周室、三存亡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原创 山... 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
原创 裕... 明仁天皇的父亲裕仁天皇和母亲香淳皇后有2个儿子5个女儿,目前只有2个儿子2个女儿还在世,2个儿子是明...
原创 杨...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尤其是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下,形成了历史上...
原创 品... 品三国:诸葛亮选刘备,就是因为这4点才跟着他打拼天下的! 文|夜阑听卧风 品读三国,寻找历史真相,且...
原创 1... #优质作者榜# 在1980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政府及时拨乱反正,全新的领导班...
原创 西... 谈晋朝的历史,有时简直不知该怎么说。比如今天要说的这位西晋的羊献容皇后。 其实,她应是个可怜的女人,...
原创 齐... 春秋时代的带头大哥之齐桓公篇(12) 主笔:闲乐生 春秋初期,齐鲁争霸,最终齐国大胜,鲁国归服了齐国...
原创 他... 大家在看三国的时候应该都注意到这样一个场景,那就是刘备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总是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