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这样一位怪才,他主要事迹是对于文学作品进行评价,主要对于《水浒传》《西厢记》进行了自己的见解,此人幼年勤奋好学,喜爱读书,对于历史小说《水浒装》深有研究,这个人叫金圣叹,那么这个人的怪是怪在哪了?那就是他独有的性格——幽默。可谓当时的幽默大师。
金圣叹喜欢研究佛经,并且笃信佛教,对于佛门中的那种脱俗的感觉尤为痴迷,于是他主张自己脱离宦途,想要一心读书,自身性格放荡不羁,并且自己考上科举的第一,也不想当官,而是自己以读书为乐。就是这样清新洒脱的性格,使得金圣叹能够拥有一颗看破世间杂事的心态。
等到顺治十八年的时候顺治帝驾崩,这时候的金圣叹面对当地县令的鞭打百姓,开始与一百多人撰写庙文想要让朝廷治理这群官员的贪污腐败之罪,但是谁不知官场黑暗,如此一来,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成为一些范例,警示当地的百姓,就这样金圣叹等人被秋后问斩。
就是这样的一位幽默大师,机子的一生将要走到尽头,对于这样的下场,这位幽默大师,没有抱怨任何人,而是自己在死的时候还幽默的和刽子手聊会天,在行刑之前,他说有要事禀报,并且要过来一张纸和一支笔。对这个刽子手玩笑的说道:我再死的时候发现一件怪事,我发现花生米和豆干一起吃会达到吃核桃的效果,想不到我临死额时候还可以发现这样一件大事。可以说死而无憾了。
就是这样生死的时刻,这位文人怪才还能开玩笑。可谓怪才呀!
那些底下的围观者,不惜这位才子被处死,纷纷送别哀哭,就是这样的情况,金圣叹还不忘安慰众人,自己对于死看的如此轻松,希望他们不要悲伤。说罢,人头落地了,这时候刽子手在金圣叹的耳朵里发现了两个纸团,打开看到的这两个子着实让刽子手哭笑不得。
纸团上写的好疼二字,可以说是实在幽默。就是这样的一位文人,就这样被官场的黑暗所残杀,实在令人可惜,但是这位文人的幽默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能够不惧死亡的恐惧,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