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遗忘的明代才女沈宜修:才情堪比李清照,培养出的孩子个个拔尖
创始人
2025-07-01 19:32:30
0

江南自古出才女。沈宜修是大明非常有名的才女,她穿着袄裙的在房间里拿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写着:“愁里光阴,脉脉谁知道?”词中含情、哀怨惆怅,但这种惆怅轻柔,缠绵。

沈宜修的家庭背景不容小觑

沈宜修会吟诗词,工于书画,性情定然谦逊、通达。人如其名,修饰得宜、恰到好处,沈宜修还真是这么个人。

其实,才女从来不是横空出世的,家庭的教养方式、家长的修养都对其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东汉才女蔡文姬就有个文学家父亲,东晋时期的谢道韫更是深受谢氏一族家风的熏陶,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有一个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的父亲,而沈宜修的祖辈、父辈更是不容小觑。

沈宜修的父亲官至山东副使,伯父沈璟是吴江派的领袖,明朝著名的戏曲家,有着多部流传于世的戏曲作品。

沈宜修的胞弟沈自征更是被称为“北曲第一人”。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大家族,让人不得不佩服。

但这只才说了一半而已,这位中了“七星彩”的才女一生皆与文学结缘,后来嫁给文学家叶绍袁,她与丈夫生八子五女个个也是才华横溢。

长女叶纨纨书法有魏晋风采,次女叶小纨乃戏曲史上著有杂剧《鸳鸯梦》女作家,三女叶小鸾才情皆备,据说是林黛玉的原型。

可以说,比她漂亮的女子没有她有才,比她有才的女子没有她嫁得好,比她嫁得好的女子没有她活得漂亮。

中了“七星彩”的沈宜修,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让人不服都不行。

沈宜修出生于书香世家,但她没有进过一天学堂,只是跟着兄长们一块念书、写字。家中人才济济,每次她遇到了困惑都能轻松得到解答。

沈宜修在修心阁里练字、画画。她喜欢读书,父亲也给了她绝对的包容,从来不用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庸俗道理来约束她,所以她读得畅快,也学得快乐,书画都自成风格。

与少女时期就颇有名气的李清照相比,沈宜修在少女时期并没有留下什么著名诗作。

沈宜修嫁给门当户对的叶绍袁

虽然她并没有像李清照那样“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娇羞情愫,但是她和李清照一样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儿郎。

沈宜修嫁给了叶绍袁。芝兰玉树的才子与眉目如画的才女,乃门当户对的天作之合,这是一桩再美满不过的婚姻。

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中毫不吝啬地褒奖这是“琼枝玉树,交相映带”。

在那个年代,男女婚姻乃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盖头一掀,不管对方是人中龙凤,还是渣男、败类,都只能低头认命。

沈宜修无疑是幸运的,她嫁的是出身世家,门当户对,又喜好诗书。她既可以红袖添香,也可以同他赌书泼茶。

玉树临风的叶绍袁不像那些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他有考取功名的抱负,沈宜修一直鼓励她,给予他莫大的精神支持。

在古代,许多女子出嫁前皆是巧笑倩兮的妙人,婚后却被折腾得唉声叹气。

沈宜修从来就没有这种烦恼,她的诗有叶绍袁迎合,她的情有叶绍袁珍重。

唯一的一点儿烦恼是叶绍袁的母亲认为他们夫妻太过恩爱,终日诗词探讨,你来我往的,这般缠缠绵绵恐怕会对叶绍袁的科举之路不利,于是沈宜修便暂时将诗词创作搁置,一心一意支持叶绍袁考取功名。

沈宜修如此宽厚温和,叶绍袁更是觉得委屈了她。他眼界开阔,从来不觉得女子有才是错的,反倒提出了“德也,才也,色也”这样与“男子三不朽”并重的“妇人三不朽”。

她的德、她的才、她的色,都得到了夫君完全的肯定。枕边人是知己、是爱人,是可以谈古论今,又可以为她遮风挡雨的才俊,她是何其幸运!

沈宜修的人生一直艳阳高照

叶绍袁于天启五年考中了进士,他们的人生便更上了一层楼。天资不凡的叶绍袁不仅学问做得好,为官也是让人非常放心。而沈宜修的人生也是一直艳阳高照。

待字闺中时不用识愁滋味,嫁人后又有丈夫呵护备至,沈宜修在这样顺风顺水的人生里,性子也是养得通透宽和。

她不用经历烽火狼烟的战乱,也不需感受跌宕起伏的人生,她只需关爱丈夫、教导子女、操持家中就可,虽然说不上富贵至极,却是难得的顺畅。

顺畅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纵观历史上众多才女的婚后生活:蔡文姬嫁人三次,还曾背井离乡;李清照中年丧夫,随后凄凄惨惨戚戚;卓文君要靠一首《白头吟》来挽回丈夫的心。

与她们相比,沈宜修简直过得舒服至极。这对才子佳人的组合,是琴瑟和谐,是相濡以沫,叶绍袁对她一心一意,从不曾背离。

当然,她也不是一个因为处在优渥环境中就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她珍惜生活给她的馈赠,对叶绍袁也是倾情相待。

有一回,叶绍袁的好友困顿潦倒得都生活不下去了,沈宜修见到这样的境况后,二话不说,将头上的簪子取下来递给了叶绍袁。叶绍袁大为感动,对她说等来日定会买更好的头饰给她,沈宜修浅笑,说道:“既已委身于君,又何云报?”

夫妻本是一体,同荣辱、共富贵,哪里来的报与不报,又何须报答?

后来,因魏忠贤把持朝政,叶绍袁不满朝中乌烟瘴气,遂以侍奉母亲为由辞官归隐。

归隐后的生活是怡然自得的,晨早起,夜晚眠,两人一同教养子女,看着他们一个个从垂髫孩童长大成人,听着他们从咿咿呀呀到出口成章。

她将归隐后的生活徐徐写出:“芍药如含笑,旖旎回廊曲。蔷薇更袅袅,满架纷红玉。景色良悠哉,聊以消尘俗。”

这样的生活真是再畅快不过,山间的清风与桥边娇艳的芍药,一切美好如斯。

沈宜修这一生是足够幸运的

与表妹张倩倩传书,她是这样写的:“阵阵南飞,都是无书雁。薄幸难凭归计远,梨花雨对罗巾伴。”。

思念丈夫时,她这样诉说:“苔钱羞涩,容姿粉淡,悴丝摇柳,烟褪余香,露流初引,一番还又。”

她的词作清丽婉约,有着李清照式的含蓄,又带着自己的惆怅感怀。

命运唯一一次让她感觉措手不及的便是幼女、长女的相继离世。

从小被她宠爱到大的女儿先她一步长眠于地下,她感伤,她惆怅,这是她平生遭遇过的最大打击,她不禁以泪洗面。

遥想当年女儿咿呀学语时,欢声笑语不断,一家人其乐融融,如今月还在、树常青,人却已经不在了。

她写悼亡,写尽自己的感伤:“凄寒切,寸心百折,回肠千结。”心有千千结,千回百转,满目皆是悲伤。

好在,她还有对自己不离不弃的丈夫,还有余下的儿女一起陪伴她、宽慰她,和那些遭受国破家亡、夫离子散的才女相比,她这一生已经足够幸运。

在明朝中了“七星彩”的女子是什么样子,那一定是沈宜修的一生。

写到最后

有人说,她的诗词多是女儿家的愁绪,和李清照后期的家国感悟,那种满目疮痍的荒凉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说沈宜修的眼界是小的,因为她没有遭受过重击,所以没有办法让诗词的创作突破那层局限,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可她不用经历那些兵荒马乱、饥寒交迫,少女时期有家人宠,婚后有夫君始终如一的呵护,中年时又有几个声名大噪的才女女儿陪伴,老了还有亲人在身边宽慰,死后有丈夫将其词作与子女词作汇编成《午梦堂全集》,她已经足够幸运。她在她生活的格局里,已经写出了最好的状态,留下了感人的词作,这已经让人羡慕不已。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原创 ...
孙策,这位东吴基业的奠基者,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智略,在短暂的一生中留...
2025-07-02 00:33:50
原创 ...
在浙江的某个地域,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家族秘辛,它随着一位名叫叶先生...
2025-07-02 00:33:48
李将仕分享: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掠影9 李将仕分享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
2025-07-02 00:33:45
上海启动2024年度“从石...
在七号桥碉堡迹址追寻75年前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2025-07-02 00:33:36
原创 ...
一、名将单挑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5-07-02 00:33:34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有人活得很嚣张,比如说张飞,孤身一人雄踞在当阳桥...
2025-07-02 00:33:24
原创 ...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里,笔者觉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物。要论智谋,...
2025-07-02 00:33:15
原创 ...
刘备能打败刘璋,并最终迫使成都投降,也不尽是刘备当初入蜀带的部队,...
2025-07-02 00:33:06
原创 ...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
2025-07-02 00:33:02

热门资讯

原创 玛... 1934年,一场婚礼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办,婚礼的主角是乔治王子和玛丽娜公主。 嫁入显贵王室的玛丽...
原创 他... 他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学霸,在学校入选国家篮球队,并获得冠军。他率领中国远征军入缅甸取得仁安羌大捷被誉...
清华、北大历史系共同发讣告:史... 澎湃新闻记者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方面获悉,两系共同发布讣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
原创 雍... 圣祖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蔚然可观。——《清代通史》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八年,...
原创 一... 1600年,一群有野心的商人创立了东印度公司,并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手中获得了一张皇家特许状,给予...
原创 英... 英国王室是如今全球最显赫的家族之一,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家族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6岁的乔治王子和他...
女王也晒娃!镜头下温莎城堡的有... 在那个没有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尚未兴起的年代,王室成员的生活照往往显得格外珍贵,它们不仅仅是家庭温馨的...
原创 芝... 在公元三世纪的叙利亚帕尔米拉王国,有这么一位女王,她内外兼修,不仅有倾国倾城之姿,更有万夫莫开之勇,...
原创 一... 文/寂寞的红酒 奥匈帝国,是一战前世界主要列强之一,是所有列强中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由于奥匈帝国在海...
原创 秀... 太平天国虽然搞得浩浩荡荡的,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们失败的原因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在当时洪秀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