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团长韩复东率部队摸黑跑步前进,在铁路的另一侧也有一支行进的队伍,一星烟火闪划而过,韩复东发现了对方头上的青天白日帽徽。
1949年11月19日,四野41军先头部队123师以日行120里的速度急行军,突然出现在兴安以北光华埔一带,桂军“守株待兔”的226师、88师、87师角色立即转化,从“猎人”变成“兔子”,仓皇退逃。41军长驱直入,进入了广西境内。
白崇禧的最后希望就是“据险而守”,将主力扼守隘口严关口,急调97抗击”。123师负责正面”冲关”但没去硬拼,令367团向右侧后迂回,韩复东率368团沿铁路直大榕江,占榕江北桥,断敌97军暂师退路,368团这一招是“谁凶谁硬先击谁”。
韩复东于1917年生于辽宁黑山,1938年参加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部股长、晋绥军区侦通科科长。塔山阻击战时,率部坚守白台山阵地六昼夜,获“白台山守备英雄团”称号。进军湖南时,任4纵123师368团团长。
韩复东率部以3营为团前卫营,迅速向大榕江穿插,凌晨3点,全团还在倾盆大雨中继续前进,天实在太黑了,战士们沿着铁路抹黑行走,连长、排长有各种理由要求执火把照明。然而,团长韩复东始终不点头:“出发时就说过,如果谁露出光亮,我毙了他!
其实,这不是韩复东一贯作风。在战士们眼中,他大事惟谨,从不说粗暴的话,这次在出发时他却说“如果谁露出光亮,我毙了他”,这令全团将士震惊。
韩复东相信自己的感觉:这路上一定“有事”。
到达目的地大榕江需要7个小时,“刷刷刷”,部队在跑步前进。凌晨4时,韩复东的预感证实了:在铁路的另一侧也有一支行进的队伍。
因为倾盆大雨,又有雨天穿上的雨具遮挡,韩复东一时难以判定是敌是友。突然对面一星烟火闪划而过,韩复东锐利的目光十分清楚地发现了对方头上的青天白日帽徽。
“铁路另一侧走的是敌人,各单位左臂绑上白毛巾,准备战斗!”
准备好了,韩团长一声喊:“打啊!”战士们一起动手投弹射击,敌人被突然的打击彻底“晕”了,当官的指挥“失灵”,当兵的则干脆举手投降,敌死伤数百人,八百余人霎时之间成了俘虏。韩复东无需审问俘虏便明白,南撤之敌因为我军行动太过迅速而与之同步行进。这伙敌兵是97军暂1师的一部分。
韩复东迅速过江,抢占了大榕江车站和桥头阵地。“谁凶谁硬先击谁”,对岸守敌是71军88师,也就是当初在东北三省保卫本溪时师长被杜聿明外替的那只“兔子”,此刻他们的军长陈明仁已在长沙起义了,他们撒腿跟着桂系逃到广西。当发现123师已过大榕江,大势已去,“兔子”弃阵向灵川方向逃窜。20日上午,兴安城又入韩复东和123师囊中。
第二日,不战而逃之敌利用小榕江以南的险地构筑阵地,企图阻止123师前进,韩复东率部向敌进攻。敌再次一触即溃,弃阵而逃。第三日早饭前,123师攻占了灵川县城。吴克华军长下令:“从灵川直指桂林。”
韩复东368团与123师主力马不停蹄地向桂林挺进。部队途经甘棠渡时,守敌97军暂1师2团800人缴械,只有小股敌人落荒而逃,钻入附近山林。
桂林城指日可下。此时最痛苦的当然莫过于逃到南宁的白崇禧,桂系三巨头之一黄绍劝他:“你还有资格言打’?打正规战已输得够惨,还谈什么上山打游击战?要知道人家是打游击战的祖宗。”白崇禧心慌意乱,本来想打,可22日下午,韩复东和123师突然进入桂林市,守军抵挡不住,被俘一千余人。这时他才如梦大醒,匆忙电令守城主力46军撤出桂林。
但这命令还是下得太迟了一点,近百辆车皮的军用物资来不及运走,1仍滞留在火车站,韩复东得了一笔意外之财,他看着崭新的枪炮和弹药,高兴地对师长和政委报告说:“好了好了,正好补充到队伍中去。”
至此,被蒋介石、白崇禧统治了二十余年的桂林市宣告解放。
11月23日,韩复东随41军离开桂林,继续南进向阳朔、荔浦、蒙山方向追击穷寇。
12月14日,韩复东随41军打到镇南关,历时39天的解放广西战役结束,四野部队共歼敌17.29万人,其中41军以伤亡1534名的代价歼灭白部8648人,占领省城桂林以及全县、兴安等十余座城镇。
1950年1月,41军3个师(1进驻广东,执行剿匪与肃清活动在大鹏湾以东至潮汕地区沿海岛屿的国民党军残部的任务。以后,41军就驻守在了祖国的南疆,成为共和国南大门的守护者。
新中国成立后,韩复东任121师师长。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后历任总参训练总监部体育局局长、国家体委登山司司长、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等职,成为我军体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98年1月25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