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平天国起义时江南民众支持谁?江浙徽赣自愿向清朝捐银2750万两
创始人
2025-07-01 16:32:37
0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太平天国起义时江南民众究竟是支持清廷还是支持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的起因经过结果,相信大家在教科书上都已经了解过了,这里就不给大家介绍了;大家感兴趣可以自行搜索。

太平军是在1853年(咸丰三年)攻破了南京,洪秀全与杨秀清为首的太平天国领导层正式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并且改南京为天京。

从此之后,一直到1864年天京城被曾国荃所率领的“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在这十一年间势力范围主要是在江西、安徽、江苏以及浙江四省。

太平天国在攻占南京后不久为了保证南京的安全,立刻就展开了“西征”。

西征军以太平天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以及殿右八指挥林启容等人率领三万太平军,战船一千余艘于1853年6月开始西征,仅仅用了10天时间就攻克了安庆,之后又相继占领了彭泽、湖口、南康(今星子)等地;虽然用了三个月时间没能打下南昌城,但是太平军很快就攻占了九江,仅仅用时五天。

之后,太平军依托九江开始经营江西,一直到1858年5月九江被“湘军”攻破。

不过,虽然“湘军”攻破了九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太平军的势力就退出了江西。

广西博物馆收藏的太平军战士军服

比如就在“湘军”攻破九江的当年,太平天国后期著名将领辅王杨辅清在10月就攻破了江西景德镇,和曾国藩的“湘军”对峙了大半年。

之后太平军就与以“湘军”为代表的清军在江西反复拉锯,比如在1861年(咸丰十年)太平天国方面发起了新一轮的“西征”,“忠王”李秀成领军从浙江经江西到达湖北。

小编想说的是从1853年开始一直到1862年,差不多九年时间,太平军与“湘军”为代表的清军是在江西反复拉锯以及对峙的。

换句话说,在此期间,太平军在江西不仅一直存在,而且还很有力量。

可是,从现存史料看,在太平天国覆灭之前,江西民众,当然主要是士绅他们先后向清廷捐银300万两白银。

小编觉得,再没有比主动捐款更能证明江西民众究竟支持的是哪一方了。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

银元宝

原来在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原本“量入为出”的还处于非常原始状态的清朝财政立刻就处于崩溃的边缘;清廷从正常收入里再也拿不出钱来支付前线军队士兵的军饷了。

这个时候,清朝就有大臣提出是不是能让全国各地民众给朝廷“捐”军费啊?

但是,此时的咸丰帝也知道,太平天国起义正如火如荼,如果清朝地方官吏假借“捐款”之名行搜刮之实,那么这就等于是把老百姓推向太平天国。

于是他下令让礼部和户部商量出一个方案,既要让老百姓尽可能的多“捐钱”,同时又不能竭泽而渔,把老百姓推向太平军,最好能让各地老百姓真正自愿捐款。

礼部和户部商量来,商量去,最后还真想出了一个办法。

就是用捐款换取增加该省中举名额。

大家知道,自从科举成为中国古代官员主要选拔模式之后,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科举的公平性和正义性。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因为科举主考官不考虑南北平衡,只一味的以考试成绩录取进士,掀起了“南北榜案”,不但把主考官杀的精光,而且从此不再让南北士人在一块考试,分开考试。

清朝也同样重视科举的公平性,咸丰皇帝本人就因为科举舞弊,处死了大学士伯葰,这是明清唯一一位因科举舞弊被处死的一品高官。

明清之所以如此,也是因为一旦中举,给考试者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大了;相信大家都看过《范进中举》,穷光蛋范进一旦考中了举人,立刻就人给他送仆人,送田宅,范进一下子就成了坐拥几百亩土地的大地主。

其实范进中举还没能彻底表现一名举人对当地司法行政税收的影响力,可以这么说,一名举人在当地可以当半个县太爷看待。

清代科举考试

所以,哪怕一个省多增加一名举人的名额,在明清都是非常大的事情。

而此时的清朝,为了吸引民众真能自愿捐款,就出台方案,表示只要捐款到一定程度就增加该省乡试中举名额,捐得更多,就永久增加该省举人名额。

各省捐银十万两者,加乡试中额一名,所捐递增,额数以次增加,即捐至数百万两以上亦不得过恩诏广额大省三十名,中省二十名,小省十名之数。

也就是说各省每捐10万两白银,就临时在下一届科举考试中增加该省中举名额1人。但是下下届这个增加的名额就没有了。

之后礼部与户部又出台规定,凡是捐款达三十万两的,永久性增加中举名额1人,不过最多不能超过10人:

准其酌加永远定额,所加之额,按一省捐银三十万两加文武乡试定额一,均以十名为限。

清朝推出这一政策后,各省士绅立刻群起响应,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属于太平军势力范围的江苏、浙江、江西与安徽。

太平天国浮雕

以江西为例,江西第一次捐款出现在咸丰七年,也就是公元1857年,注意哦,此时九江还在太平军手里。

根据清廷当时江西巡抚觉罗耆龄奏报,江西民众捐了60万两白银,请增加2个永久性中举名额。

之后清朝又在1859年再次增加江西永久性中举名额3个,这也意味着这一年,江西自愿捐款90万两白银。

1861年,江西武宁县又捐了30万两白银,清廷再次为江西增加永久性中举名额1个。

1864年,在太平天国即将覆灭前夕,江西又捐了120万两白银给清廷,换取了4个永久性中举名额。

截止太平天国覆灭之时,江西真自愿向清廷捐款300万两白银换取了10个永久性中举名额。

这还只是江西一个省捐的10个永久性中举名额,江西还捐了43个一次性中举名额,不过这43个一次性中举名额清廷后来分两届科举分别录完(科举每三年一次,新皇帝登基会有恩科)

根据历史学家统计,江苏省一共捐了850万两白银,安徽捐了390万两,浙江捐了660万两、安徽同样捐了850万两,总计2750万两。

《太平天国时期江西乡绅的捐输广额》论文截图

看到这儿,可能有朋友会质疑说,这不是拿钱换中举名额吗?

怎么能算江南民众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支持清廷的证据呢?

大家可以这么想一下,在太平天国与清军角力的时候,主动向清廷捐款换取清廷增加中举名额,这不就代表民众更看好清廷吗?

为什么没有江浙徽赣四省民众主动捐钱换取太平天国的王爵呢?

怎么没有民众主动捐款换取太平天国的科举名额增加呢?

就算1864年,在太平天国覆灭在即时的捐款有“见风使舵”的嫌疑,那之前的江西民众捐180万两白银换取的6个永久性中举名额,这总不能说是“见风使舵”了吧?

总而言之,从捐款这一点来说,江浙徽赣四省民众还真是支持清廷的。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END

相关内容

原创 ...
孙策,这位东吴基业的奠基者,以其非凡的武勇和智略,在短暂的一生中留...
2025-07-02 00:33:50
原创 ...
在浙江的某个地域,藏着一段跨越世纪的家族秘辛,它随着一位名叫叶先生...
2025-07-02 00:33:48
李将仕分享:中国考古博物馆...
中国考古博物馆掠影9 李将仕分享 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
2025-07-02 00:33:45
上海启动2024年度“从石...
在七号桥碉堡迹址追寻75年前人民解放军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革命精神...
2025-07-02 00:33:36
原创 ...
一、名将单挑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较量 在三国时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2025-07-02 00:33:34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有人活得很嚣张,比如说张飞,孤身一人雄踞在当阳桥...
2025-07-02 00:33:24
原创 ...
在众多的三国人物里,笔者觉得司马懿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物。要论智谋,...
2025-07-02 00:33:15
原创 ...
刘备能打败刘璋,并最终迫使成都投降,也不尽是刘备当初入蜀带的部队,...
2025-07-02 00:33:06
原创 ...
新中国的建立和强大离不开众多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开国元帅陈毅就是其...
2025-07-02 00:33:02

热门资讯

原创 6... 刘亦菲对布拉德·皮特的爱已经持续了20年。随着观看《F1狂飙飞车》,我终于理解了这段情感背后的深意。...
原创 《... 最近最火的电影必须是《F1:狂飙飞车》了,这场IWC万国表与F1赛车的跨界联姻,不仅是一场机械美学的...
原创 康... 清朝后来仿照明朝,将皇上的女儿称为公主,但是对于公主的称号是有差异的。皇后所生的嫡女会被封为固伦公主...
原创 此... 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才辈出。三国政治首脑雄才伟略,身边辅佐之士也是人中龙凤。单说武力值,刘备有五虎...
原创 一...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朝和南朝分别出了两个杰出之士。 一位是前燕吴王慕容垂。此人多智略,善用兵,是一代名...
原创 古... 2023年,德国考古取得重磅发现。在位于纽伦堡和斯图加特中间的诺德林根,德国考古专家挖出一把“绝世”...
原创 【... 孙吴(七):孙权2 ③远征交州 汉建安十五年(210年),迁步骘为交州刺史,南征交州,211年拜其...
见证山东菏泽沧桑巨变!34幅百...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一幅幅诞生于清末的手绘地图,犹如时光倒流的原景再现,记录着包括菏泽在内的...
原创 南... 南北分治:伤心世变等沧桑,祖宗造孽子孙当 过了月余,宁都公宇文毓自岐州至长安,宇文护即害死略阳公宇...
原创 其... 其实曹操死后还留下三大猛将,哪怕有一个不死,司马懿不敢谋权! 在三国末年,司马懿独揽魏国大权,曹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