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唐朝算得上是实力超群的一个朝代。贞观之治,成为了多少人口口相传的佳话。在李世民的带领之下,唐朝开辟了盛世的局面,百姓们安居乐业,国运蒸蒸日上。李世民也因此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明君,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有人支持,自然也有人反对。李世民的即位之路,并不是特别干净,手足相残,杀害了太子后,才顺理成章登上皇位。在玄武门之变中,为什么李世民能够逆风翻盘,站上了权力的顶端呢?我们不妨继续看看。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皇子,继承大统完全是实至名归。但是古时候,比较认可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在他的前面,有太子挡路,所以也让登基之路异常坎坷。李渊非常清楚李世民的实力,但是太子李建成也不差,俩人难分伯仲。所以李渊并没有做太多的干涉,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鉴于此,只能采取嫡长子优先的制度,这也能让在朝百官们没有异议。
但是李世民和李建成却不能和睦相处,两人在利益上有冲突,所以经常针锋相对。唐朝初期,边疆并不稳定,突厥人时常来侵扰。当时李建成让李元吉去平定动乱,李元杰是自己的弟弟,到时候可以一起邀功。但他此举的最重要目的,是希望能够铲除李世民,让自己再无后顾之忧。李世民是个聪明人,很快就识破了,于是便联合禁军,只要一发现李建成有异动,就会立马采取相关的措施回击。
也正是因为这一契机,李建成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最后败给了李世民不说,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其实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根深蒂固的,正在皇家,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反目成仇的例子不在少数。
李世民非常有远见,将自己大量的心力投注到了军事方面,经常出征作战,为大唐立下了很多功绩。而且善于用人,能够拉拢周围的力量,这也为后续即位,得到群臣的支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建成在位分上占上风,太子之位不容撼动,继承基本已成定局。但是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李建成很难不在意,于是便处处刁难,使绊子,让他不得宠爱。但是才能过人的李世民却很难被淹没光环,李建成对自己的打压,根本就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李渊对兄弟二人的现状,一直持观望的态度,毕竟是继承江山社稷的大事,有能力的人才能笑到最后,他非常认可这一点。所以在得知太子被杀的消息之后,李渊虽然很痛心,但是却不怪罪。已经失去了一个孩子了,为了唐朝的日后,李渊并没有降罪李世民。而是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明君,让唐朝的江山代代传承下去,今天看来,李渊的做法确实是十分明智的。李世民能夺得皇位,也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