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很多皇子王孙眼里没有亲情,只有你死我活的权力游戏,不管是哪个朝代都逃不出这个权利斗争的旋涡。我们都知道,李世民算是一代明君,他在权力的运用上也是炉火纯青,一方面是得到皇位,位极九五,天下第一人。另一方面他对内部的争权者杀之,对外部的争权者盟之,不服就打。所以就算唐太宗这样的一代明君尚且如此,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那么这里有个争议,李世民为了皇位弑杀兄弟真的是被迫的吗?还是说他自己本来就有这个打算和想法呢?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李世明出生在隋末年间,也就是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当时杨广穷奢极欲,穷兵黩武,造成国库空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下群雄并起,意思整个国家动荡不安,李世民就是成年于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这样才能让他有一展长材的机会,实现了抱负。
公元598年,李世明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其父亲是隋朝的大官李渊,母亲是北周的皇族窦氏,算下来他有一半的鲜卑族血统。再这样一个显赫的家庭出身,加上自身的聪明,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在他4岁的时候,李家来了个会看相的书生,当时对李渊说:“你是贵人,你有贵子”,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
隋炀帝大业九年,这个时候的李世民已经到了成家的年纪,由于李家是名门望族,所以上门提亲的人自然排成长队,但是后来经过多方思量可考察,去了长孙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也就是我们后来比较熟悉的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了。公元615年的时候,李世民参加了云定兴的军队,当时正值隋炀帝御驾亲征雁门关,但是被突厥人围困雁门关,所以李世明随军队到雁门关营救了隋炀帝回宫,这可是天大的功劳,所以这也是李世民政治生涯的开端,后来李渊被任命为晋阳留守,李世民也跟随父亲一起到了太原,之后多次随军出征,平定了今天山西省内的叛军,同时也打退了东突厥的入侵,这样凭借不凡的才智,屡立战功,李家的声势也如日中天,很快李渊也步步高升,成为了几大门阀世家之一。
617年,由于隋炀帝的多次出征,这其中还修建大运河等这些工程,导致国库空虚,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加上天灾不断,致使民不聊生,所以天下大乱,一时间叛军四起,尤其是瓦岗军的崛起,这让很多人都蠢蠢欲动,所以出现了十八路反王联盟攻击隋炀帝,李世民本身就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这个时候他也看到了大隋的气术已尽,所以他不停的鼓动自己的父亲起兵反隋,加上后来隋炀帝江都被叛军所杀,各大门阀都佣兵自立,所以李渊也就没有犹豫,在晋阳起兵,因为这次病变是在晋阳,所以也叫晋阳起兵。
起兵成功之后,李渊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起兵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官拜光禄大夫、唐国内史,徙封秦国公,食邑万户。同年12月,李世民被任命为右元帅,徙封赵国公,率兵十万进攻隋朝的东都洛阳。这次李世明并没有攻破洛阳,之后没办法,大军不能久留,所以就退兵返回,再返回的路上,李世民设了三路伏兵,击溃了隋朝大将段达。
武德元年,李渊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唐,封李世民为尚书令、右翊卫大将军,进封秦王。这个时候大唐真正立国,由于李世明礼贤下士,平时也对百姓关怀备至,所以大家都在他身上看到了百姓的希望,看到了明君的作风,所以天下豪杰都纷纷投奔于李世明麾下,这样一来,李家的实力就越来越强大,实力也就越来越强的。当时唐朝的疆土面积其实不大,只有关中和河东一代,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原,所以接下来李世民也就开始了东征西伐的生涯,李世民亲自带兵参加了很多大战役,第一个就是其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其二,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其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其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也正是因为这样,李世民的威望日,尤其是虎牢之战大胜回朝之后,百姓夹道欢迎,之后李世民也很聪明,很注意培养自己的势力,开设学管,收拢天下人才,这俨然一个小政府机构。
在当初太远起兵的时候,都是李世明的功劳,加上东征西战立功无数,所以李渊曾经答应李世民等评定天下之后立李世明为太子,也正是这样,李世民打天下不遗余力,但是等到天下评定之后李渊就不认账了,认为太子应该依照古理,长幼有序,所以就立了长兄李建成为太子,但是李世明为大唐奠定了基业,肯定不愿意屈服,一时间朝野争端四起,朝中大臣也分了派别,其中宰相裴寂、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追随李建成、李元吉。秦府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廓等跟从李世民。宰相陈叔达、朝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援李世民。其余将领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
这种对立的关系一直持续着,直到后来突厥侵犯大唐边境,李建成建议由李元吉带兵出征,当时太子府有李世民眼线,回来偷偷告诉李世民李建成想趁机控制李世明兵马,得到这个消息后李世明也坐不住了,决定先发制人,于是在宣武门射杀了李建成以及李元吉,三天后李世民成了皇太子,李渊也借此下诏退位当了太上皇,大唐的江山到了李世民的手里,这也才有了之后的贞观之治,大唐的强盛。但是李世民杀死兄弟其实并不是被迫,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眼看拱手送人,换做是我们每一个人也是做不到的,或许说是形式所逼,其实就算不是形势所逼,李世明杀死兄弟也是早晚的事情,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