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璜,河南光山人。原国民党陆军中将。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军职。抗战时期,任第十九军参谋长、第十九军副军长及军长、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六十一军军长。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六十一军副军长、太原绥靖公署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晋南地区武装总指挥。梁培璜虽然一直官居高位,但真正出名的,却是在太原绥靖公署第六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晋南地区武装总指挥这一任上。
他任此职时,已是解放战争后期了,而且,他遇到的对手,就是徐向前。当时,徐帅集中了八纵队、十三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吕梁军区部队正规部队有5.3万人,加上地方武装二万多人,总计七万多人,包围了临汾。部队由徐向前任司令员,周士第任副司令员,胡耀邦任政治部主任。而临汾守敌,就是梁培璜。此时,他手里的部队,号称25000多人,但正规军只有阎锡山的第66师和胡宗南的30旅两个团及一个营,而66师人员也不多,顶多在4000人左右,胡宗南30旅也不是完整的建制,因此,这25000多人,大多数是杂牌军和土顽武装。
面对这样一支部队,徐帅却打得艰难。不是我军战斗力不强,而是这个梁培璜在守城方面,的确有相当高明之处。在徐帅回忆录里的第579页——588页里,徐帅曾这样回忆道,他多次说,梁培璜的用兵手段和反动本性,可见一斑;我们面对的敌人,是个硬核桃;你决心不大,牙齿不坚硬,就甭想咬碎他;我们绝不能被暂时的困难和失利吓破了胆,横下一条心,不拿下临汾,绝不收兵!我军每攻取一个阵地,均遭到敌人的拼死顽抗和疯狂反扑;要对付如此顽强的敌人,摧毁如此坚固的城堡,其困难程度,的确异乎寻常;敌人硬,我们更硬;攻坚之难,时间之久,消耗之大,战况之惨烈,在晋冀鲁豫军区发展史上,实属少见。
从徐帅回忆录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梁培璜的用兵手段是很强的,虽然徐帅的文字里没有正面的肯定,但字里行间,那种内行对内行的欣赏、器重、肯定还是隐约可见的。最终,梁培璜用二万五千杂牌军,跟徐帅的七万部队死磕了七十二天,致命我军伤亡达到15000余人,占我军正规军的四分之一还多,可谓伤亡很大。但梁培璜被俘后,并没有受到不公的待遇,反而被徐帅特意叮嘱要善待他,并让他和家属团聚几天之后,才送往战俘营。由此可见,虽然各为其主,但徐帅对于梁培璜还是欣赏和尊重的。解放后,梁培璜先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1964年12月获特赦。曾任河南省政协文史委员。1968年在郑州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