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超级大富翁,的确洛克菲勒很有经商头脑,他通过大量垄断美国石油成为全球首富。不过,我们今天不谈洛克菲勒的发家史,而是他的另一个方面:对子女的教育。鲜有人关注的是,洛克菲勒不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还是一个称职的父亲,他对孩子的教育,是他们家族至今依然保持富有的因素之一。
古人常说“富不过三代”,因为在古人看来,富家子弟容易娇奢,家庭在他们的接管中会渐渐衰弱。洛克菲勒深知教育对家族发展的重要性,他把一生中的智慧汇聚在《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一书中,以此告诉儿子如何为人处世和赚钱。在他的悉心教育下,他的后代没有衰退和败落,至今已是第六代了,家族依然兴旺发达。
在这本书中,洛克菲勒告诫孩子每一分钱都要花得值得,并告诉他们这世界上有两种人是永远不会富有的:
一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永远都处于缺钱的状态。好不容易积攒了一点钱,马上用于饮酒作乐,没过多久便会亲自把自己变成穷光蛋。他们渴望上档次的生活,但难以控制花钱的欲望,一生都活在求而不得的遗憾中。
另一种人是保守党,他们倾向于挣一分钱就存一分钱,把挣钱的风险降到最低。这类人往往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求生活有基本的保障即可。
洛克菲勒鼓励孩子做第三种人,他教育他们学会投资,让投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产生收益,从而创造更多财富。除此之外,他还教育孩子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洛克菲勒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更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要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家庭,因为起点并不决定终点。
洛克菲勒出身贫穷,他父亲是个卖假药的“江湖郎中”,能说会道,在外男女关系混乱,是人们眼中“不正直”的人,因此洛克菲勒从小对父亲有点疏远。与父亲恰恰相反,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教徒,她教育孩子要勤劳节俭。小洛克菲勒很懂事,他会帮母亲做家务卖土豆等。
长大后,洛克菲勒谨记母亲的话,从最底层做起,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开创了自己的石油公司,摇身变成了大富翁。在我们眼中,洛克菲勒简直是个传奇,但他自己明白这是他长期对梦想坚持不懈的馈赠。
在第21封信中,洛克菲勒告诉孩子如何面对他人的侮辱。每个人都很有可能受到侮辱,这时我们不要去生气,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让我们变得迟缓。正确做法是坦然面对,不与小人争对错,时间自会还原真相。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类人,他们总喜欢没事找茬,无事生非,对此你很气愤,恨不得跟他们一争高下,可到最后你会发现,这是一场毫无意义的争执。因为你们的思想不在同一高度,你说的话再有理有据他们也听不进去,对牛弹琴罢了。不争、不辨,不代表懦弱,而是避免无谓消耗,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重要的人和事上。
在第23封信中,洛克菲勒告诉孩子要有合作精神。一个人的精力是很有限的,学会合作远比单打独斗要好,聪明的人早已学会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相互成长,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
父母在外打拼事业时也不要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因为这是对家庭最好的投资,从小教育好子女,家族才能长久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