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末年“隐相”、大太监梁师成的进身、升迁之路
创始人
2025-07-01 10:03:56
0

梁师成,字守道,北宋徽宗朝的大太监,有“隐相”之称;北宋末年的奸臣,“六贼(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之一。

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梁守道的升迁之路。

一、迫于家境困顿,只好舍身以求。

少年时代的梁师成非常聪明,有过目不忘之能,书法也特别棒。再加上刻苦用功,时常受到乡亲们的夸奖。

但是梁师成似乎不愿意加入“科举”之列,总想找一个比“进士及第”更好的办法,去谋取富贵。要是三番五次地参考,本来家里就穷困,到时非落个穷死不可。

因此,他想走一条捷径,走一条与“科举”异曲同工的捷径。

有一天,他读到唐朝大宦官高力士的传记,大为感慨,并认为效法高力士,可以快速获取成功。

梁师成是个有胆有识的人,想得到就做得到。于是,他让人阉了自己,然后进宫当了太监。

有了高力士这个榜样,这个奋斗目标,一切屈辱与无奈,他都能忍受。

进宫后,梁师成在做好卫生工作的同时,坚持练习书法。

后来,他的一手出色的小楷字被书艺局总领贾详看上了。于是,贾详把他从保洁员提升到抄写秘书。

从此,梁师成的人生发生了质的变化。贾祥死后,梁守道负责管理宫廷的机要文书。

二、缘起君臣相惜,终于进身得道。

在任机要秘书的同时,梁守道凭借已有的书法功底,研习赵佶的“瘦金体”书法。

俗话说“招招会不如一招绝”,他终于被宋徽宗引为书法知己。随之,他的人生又发生了一次飞跃。

原来因家境不好,而不敢奢望,街坊邻居们认为他该走的“科举”之道,成了唾手可得的事情。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梁守道终于获得了进士文凭。不久,他被赵佶晋升为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

有人说,梁师成的进士文凭不是通过考试获得的,而是靠权势谋得的。

但是,这种说法不太可靠。原因在于:一则,此人争强好胜,且少年有才,进考场与各地才子们一较高下的可能性大;二则,他考取的是“进士及第”,而不是状元,要是弄权,他完全可以弄个第一名;三则,他的文章可能一般,但他的一手“瘦金体”书法,考官会一眼认出,然后暗中照顾,也是有可能的。

梁守道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真才实学,他把自己家的一名保洁员推进了“科举”行列。梁府的保洁员储宏先生还真的就中了甲科进士。

不知是为了显示梁府的气派,还是储宏不愿意去做官,储先生中进士后仍回到梁府继续干保洁员,并没有做朝廷的官。

当然,因储宏是梁府的人,考官们曲意逢迎梁师成,而给了他如此好的考试成绩,也是有可能的。

梁守道虽然被后人指为贪官、奸臣,但他的实际能力还是不可小觑的。

由于工作努力,业务熟练,成绩突出,梁守道一直升到检校太傅、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位比宰相。

梁守道位高权重,又与皇帝赵佶是文友,朝臣们都怕他。宰相王黼,尊称他为“恩府先生”,甚至以父子礼对待他。蔡京父子,虽然也是大权在握,但也得谄媚于他。

时人称梁守道为“隐相”。

三、鉴于时人嘲讽,自爆出身隐私。

虽然被誉为不出面的宰相,但仍免不了让人们背后议论。议论他“进士及第”的真假,还瞧不起他的出身:要不是穷困、下贱急了,怎么会当太监呢?

听到非议后的梁守道,却自豪地说:别看我出身东京的贫寒之家,但我可是苏轼的骨血。为了证明自己所说非虚,梁守道和苏轼的孩子们平辈而论、兄弟相称。

也许是一场成功的造假;也许是迫于无奈,梁守道才公开了身世隐私。

不过,苏轼冤案的昭雪,确实是梁守道通过宋徽宗赵佶而操作成功的。

当时,苏轼是个政治污点人物。在前朝元丰年间,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苏轼的文章遭禁。

虽然诗文遭禁,但是,苏轼的著名文人的地位不是轻易能撼动的。因为政治问题,查禁人家的作品是不合理的。

所以,天下文人都对苏轼抱有极大的同情,但又无奈。当时,苏轼已带着冤情去世了,敢为他喊冤,能帮他平反昭雪的人也不多了。

这时,自认为苏轼后人的梁守道,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通过宋徽宗,解禁了苏轼的诗文。

这样,梁守道通过赵佶在政治上为苏轼昭雪的同时,也顺手捞了个“一代文宗”的雅号!

相关内容

股份行最年轻行长!“80后...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6月30日发布公告称,核准白雨石恒丰银行股份有...
2025-07-01 04:28:17
原创 ...
6月22日,极狐汽车首次对外发布声明称,“已经结束合作”,与其合作...
2025-07-01 04:23:27
载誉而来,雷霆前锋杰伦-威...
北京时间6月23日,雷霆队在主场击败了步行者队,总决赛大比分4-3...
2025-07-01 04:22:31
原创 ...
一部《孝庄秘史》曾经揭露了孝庄皇后、多尔衮和皇太极的爱恨情仇,令无...
2025-07-01 04:03:28
原创 ...
“传染病”在古代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瘟疫。 古代医疗卫生条件差,瘟疫...
2025-07-01 04:03:24
原创 ...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难民这个问题那是从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有的,...
2025-07-01 04:03:20
原创 ...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因此耕牛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历朝历代宰...
2025-07-01 04:03:18
原创 ...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但在这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有太多荒诞离奇...
2025-07-01 04:03:09
原创 ...
中国古代的刑罚可以算的上是花样百出,论刑罚而言,最早有记录的刑罚是...
2025-07-01 04:03:08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自成为什么自毁长城杀害深谋远虑、忠心耿耿的制将军李岩? 这是一个关于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问题,也是一...
原创 李... 公元615年,李渊奉隋炀帝之命平叛,路过文水,遇见一武姓普通士兵,没想到这个士兵后来竟帮李渊推翻了隋...
原创 李... 明朝末年,风云激荡,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崛起于乱世,立志推翻腐朽的明王朝。他的英勇壮举,使得他的名字威...
原创 历... 明宣宗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的父亲是朱棣,朱棣有四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爔...
原创 朱... 前言: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接连诛杀了大批开国功臣,只有极少数心思缜密的功臣逃过一劫。这场腥风血雨背...
原创 回... 公元前91年,65岁的汉武帝借着巫蛊之祸,大开杀戒。#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全家、...
原创 听... 1943年3月的一天,陈毅忽然接到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打来的电话,彭雪枫在电话中说,新四军刚刚在山...
原创 西...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大一统国家,终结了东汉末年以来的乱世,但是在历史上的评价却很低。究其原因,正...
原创 隋... 公元604年7月13日上午,64岁的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突然驾崩,不料,36岁的太子杨广,下午就命人给...
原创 吴... 明朝末年的时候,徭役赋税,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腐朽怠政,人民苦不堪言,在这样的契机之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