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书遮掩的真相,潼关大战20万唐军惨败,真实原因在此
创始人
2025-06-30 01:33:01
0

作者:长乐夜未央。

安史之战初期,酿成长20万唐军全军覆没,长安失守悲剧的潼关决战,根据史书事后记载,都是唐玄宗李隆基一意孤行所致。

不止是唐军主帅哥舒翰,甚至郭子仪、李光弼等其他唐军名将,也都竭力反对出击,主张坚守,然而,

事实真相当真是如此么? 人人都知道唐军出关必败,反对出关,只有愚蠢的皇帝唐玄宗和宰相杨国忠不知道,傻傻地非要要哥舒翰去送死?

看看另外一些史料:

当时,郭子仪李光弼,带领河东军和朔方军正在攻略河北,包抄叛军后路,安禄山随时可能放弃洛阳,绝不可能束手待毙。

一旦安禄山大军全军退守河北,郭子仪李光弼所部,会立刻面对前有坚城后有大军腹背受敌极端不利的局面,

而郭李二人又没有上帝视角,知道潼关那20万以西北老兵为主的唐军最大主力兵团,会突然成不堪一击的豆腐军,他们本就迫切需要潼关出兵牵制叛军,有什么理由反对潼关出兵,非要自己独自抗击叛军全军主力呢?

如果潼关兵团不动,郭李二将就要凭自己的兵力,既围攻范阳这个叛军老巢,又要阻击安禄山本部主力回师的援军。归师勿遏,他们哪来的自信,可以凭自己去同时应付两个战场,打垮安史叛军,让潼关兵团那20万唐军打酱油加油就好?

潼关唐军总数高达20万,而且包括大量对吐蕃屡战屡胜的陇右河西军精锐。哥舒翰手握20万唐军主力大军,还都是自己熟悉的征战了几十年的旧部,又有什么理由,非要反对出兵,去痛打兵力远不如他的叛军,成就平叛战争的最大功勋呢?

唐玄宗从来不是不懂军事的傻瓜,而是当了40年皇帝,稳固控制政权,北灭后突厥,西平突骑施,把吐蕃逼到腹背受敌,打出一个锦绣河山的一代明君。

唐玄宗会犯错误不奇怪,但是在一线将领全部反对的情况下,他只相信一个他自己也知道的从来不懂军事的杨国忠,这就非常奇怪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面对这种互相矛盾的史料,稍微有点军事头脑,摆摆双方态势,都能知道史家的相关记载,多半是事后诸葛亮。 看看古今中外各种失败一方将领的战争回忆录就知道了,一切都是无能上司的错……

北宋靖康之难,之前竭力支持联金灭辽,收复燕云的大臣,日后写回忆录洗地,说自己根本不赞成“海上之盟”的也大有人在。

那么,历史真相又是什么?

史书上说的很清楚,唐玄宗认为叛军主力在准备或者已经放弃洛阳,准备退守河北,根本就没考虑过,让潼关唐军和安史叛军在崤函谷道去决一死战。

潼关的20万大军,这兵力都赶上此前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的最后决战,超过李世民东征洛阳了,而且尽是哥舒翰此前痛击吐蕃人的精锐旧部,安史叛军南下总兵力才15万人。如果不知道内情,不能事后诸葛亮,战前谁会想到,唐军竟会输的这么惨?

崤函道虽然险要,地形山脉起伏,道路蜿蜒曲折, 但是这不是犄角旮旯的偏僻之地,这是大唐帝国的长安作为世界中心交通的主干道,整个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一直到隋唐,在这里打了多少年的仗, 唐军对环境也不可能不熟悉。

唐玄宗下令的依据,就是安禄山主力可能已经撤退或者正在撤退,崤函道只剩下叛军少量断后部队啊。从哥舒翰的布局看,他其实是接受这个判断的,不然难以理解他那追击的具体部署 。

从唐军失败的过程中看,唐军实际是在进行急行军,追击以为已经撤退的叛军过程中,遭到叛军精锐的伏击而失败的。最后还有大批军队,实际是直接不战而降的。哥舒翰自己带的那几万亲卫军队,根本没参加战斗,完全是自己溃散的。

如果此战的唐军,真的如史书上粉饰的那样,哥舒翰已经认定叛军主力就在关外等着伏击,那以唐军那批久经战阵的将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东进,一路前哨侧翼,斥候全面展开,没道理被伏击。

难道外面有埋伏,哥舒翰身为身经百战的大将,就不敢打仗了?就不会加强侦查提防伏兵?难道之前的吐蕃人,从来不会玩伏兵? 带着20万唐军,以外面有埋伏为理由拒绝出战,史书中这样的记载,把哥舒翰当傻瓜呢?还是哥舒翰把唐玄宗当傻瓜?

如果唐军真的认识到,安禄山叛军有可能把自己当各个击破的目标,一路谨慎行军注意侦查和斥候,根本不可能会败,就算不能一举收复洛阳,只要把主力推进到陕州,前锋推进到新安宜阳就足够了。 也就是说, 如果哥舒翰真的认为关外有叛军伏兵,一路谨慎小心,那他根本就不可能失败。

所以,哥舒翰的真正判断,多半是叛军主力或者已经放弃洛阳跑路,或者还在洛阳,正在准备跑路,在崤函道一路,应该只有少量叛军后卫部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急速前进就好。

问题是,他的部署明显是发挥失常的,前锋军一旦被埋伏而失利,完全没参加战斗的中军和后卫部队都全线崩溃,

所以说到底,不是敌人太狡猾,而是潼关军团本身人员混杂,封常清高仙芝的新兵败兵,和河西陇右的精锐混在一起,封、高二将被斩杀,哥舒翰、太子李亨与杨国忠的高层政斗,导致内部矛盾太大,哥舒翰又因为身体中风、行动不便,无法如意控制军队了。

——从根本来说,绝不是李隆基或哥舒翰,具体某个人的失败,而是整个大唐王朝、种种内部矛盾的积重难返,以这种惨烈形式爆发出来。

相关内容

到陕西旅游五天攻略,西安五...
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一直是众...
2025-08-31 00:48:10
假期去陕西旅游费用,西安五...
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之地。终于,在这...
2025-08-31 00:46:22
潘伟力:穆帅是曼联近十年成...
潘伟力:穆帅是曼联近十年成绩最好主帅 回曼联很好
2025-08-31 00:43:28
原创 ...
三国之中,刘备的天下可谓是得之不易 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脱胎换骨...
2025-08-31 00:36:13
原创 ...
1957年11月,毛泽东受邀访问苏联,这是他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最...
2025-08-31 00:35:27
原创 ...
导语:我们经常看历史小说和电视剧,就会发现当时人们往往都把银子作为...
2025-08-31 00:35:10
原创 ...
说起中国最耻辱的一个朝代,你们想到的是不是清朝,但是在我心中,这个...
2025-08-31 00:35:09
原创 ...
刘邦对戚夫人情深义重,为何不为她废掉吕后?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刘邦,...
2025-08-31 00:34:46
原创 ...
历史上真正的商鞅是什么样子?首先商鞅变法推进了历史的进程,使秦国国...
2025-08-31 00:34:37

热门资讯

原创 嬴...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率领大秦的铁骑踏平了六国的故土,建立起来了中国历史上第1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
原创 魏... 张瑞图,字长公,号二水,晋江霞行村人。生于明隆庆四年(1570),万历三十一年(1603)乡试中举,...
原创 中... 《中国人打仗善用计谋,为何欧洲打仗却站成两排对射?原因很简单》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的形态与策略往...
原创 战... 说起战国七雄,我们都不陌生,现在有很多影视作品来反映当时的历史。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国家,...
原创 秦... 秦朝,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作为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他历经了几代人的努力和奋斗,才终于干掉了自...
原创 封... 封神最后竟演变成了阐教跟截教的生死决斗。按说老子作为人教教主,本可以置身事外,可他却偏偏介入其中,还...
原创 孟... 公元前世纪300年,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大争之势,各国诸侯为自家利益纷争四起,国与国之间相互征伐,战场...
原创 掌... 苏秦贵为战国时代六国之宰相,威震天下,死后却连个全尸都没有留下,五马分尸,而这也正是苏秦本人的提议。...
原创 七...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