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为何6次去南京为朱元璋扫墓?有这两大不可告人的原因!
创始人
2025-06-28 16:19:38
0

在中国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之中,有无数的朝代更替,而在前朝灭亡之后,却很少有皇帝去前任开国皇帝的陵墓扫墓,更不用说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了。然而中国历史上却有着这样一位“心胸宽阔”的清朝皇帝,他曾6次前往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墓地进行祭拜,那么,这位帝王是谁呢?他这么做究竟是真情实意还是故弄玄虚呢?

如果大家曾经去过南京明孝陵的话,就会发现朱元璋的墓前,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4个大字:治隆唐宋。这4个字的意思就是,朱元璋对国家的治理,胜过唐宋。而如此赞誉,又出自于谁的手中呢?其实这4个字正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写的。

那么看到这里大家就会感到奇怪了:抹黑前朝,抬高当朝,这是多数新王朝皇帝的一贯做法。何况,清军入关,夺了大明的江山,在这种情况下,不贬低朱元璋已算难得,怎么康熙皇帝还会对朱元璋如此赞誉有加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得看看康熙在参拜朱元璋的明孝陵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到南方巡视,在途中,他祭禹陵、祭孔、祭明太祖陵,在十一月初二一早,就派遣内阁大学士席尔达一起前往明孝陵祭朱元璋。而康熙为了表示对朱元璋的尊敬,亲自在明孝陵面前并行三跪九叩大礼,又于宝城前三奠酒,当时南京的数万百姓,一个个都被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样看来,康熙前后6次为朱元璋扫墓的行为,极大的拉拢了江南的士大夫及明朝遗民的人心,还受到省文武官员及南京城中父老子弟的拥护,大大缓解了当时汉人对清政权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很显然,康熙皇帝为朱元璋扫墓的原因也就昭然若揭了:康熙六扫朱元璋之墓,一方面说明朱元璋对历史的贡献巨大,而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康熙皇帝不凡的气度和胸襟。由于在康熙时期,满汉的矛盾依旧十分突出,而通过为朱元璋扫墓,正好可以拉拢汉人,以示满汉一家之意,这也是康熙稳定清朝统治的一大妙方。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代传奇人物忽必烈英雄事迹耳熟能详,但在当初迁都北京的时候他却遇到...
2025-06-29 00:33:59
原创 ...
导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
2025-06-29 00:33:41
原创 ...
春秋战国持续了大约5个世纪,期间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今天的人大都不...
2025-06-29 00:33:39
原创 ...
李煜被誉为词帝,生于七夕,死于七夕,这算不算浪漫呢?春花秋月何时了...
2025-06-29 00:33:24
原创 ...
自古以来,身处在皇室的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难处”,特别是皇帝的儿子...
2025-06-29 00:33:18
原创 ...
综观左宗棠的一生,他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教育、科...
2025-06-29 00:33:01
原创 ...
晚清罕见老照片:地主婆出门时牛气哄哄,慈禧回銮途中被洋人拍到 晚...
2025-06-29 00:32:56
原创 ...
19世纪,野心勃勃的俄罗斯帝国走在大规模扩张的途中,结果在克里米亚...
2025-06-29 00:32:52
原创 ...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滥情之人,一生中只有三位正式妻子,作为一个皇帝,可...
2025-06-29 00:32:47

热门资讯

原创 忽... 一代传奇人物忽必烈英雄事迹耳熟能详,但在当初迁都北京的时候他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刚刚统辖大江南北人口暴...
原创 李... 导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日(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册...
原创 “... 春秋战国持续了大约5个世纪,期间百家争鸣,人才辈出,今天的人大都不太重视这段时期,认为那是中国的“童...
原创 一... 李煜被誉为词帝,生于七夕,死于七夕,这算不算浪漫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原创 西... 自古以来,身处在皇室的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难处”,特别是皇帝的儿子们,因为他们将来都可能会卷入到王位...
原创 鸦... 综观左宗棠的一生,他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乃至教育、科技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左宗棠早年...
原创 晚... 晚清罕见老照片:地主婆出门时牛气哄哄,慈禧回銮途中被洋人拍到 晚清是我国贫富差距最大的一个时期,王...
原创 俄... 19世纪,野心勃勃的俄罗斯帝国走在大规模扩张的途中,结果在克里米亚半岛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迎头相撞,爆...
原创 赵... 赵匡胤并不是一个滥情之人,一生中只有三位正式妻子,作为一个皇帝,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了,赵匡胤死时只有...
原创 “... “推恩令”是汉武帝解决藩王问题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政策。这项政策,比较彻底地解决了汉朝初年藩王势力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