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读过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曾经给过朱允文一名大将,可是朱允文居然不用这位大将军,任用一个大白痴李景隆,不过朱允文会被打跑了,也跟他的爷爷朱元璋有点个间接关系,因为跟着它爷爷打江山的这些大将军都被朱元璋给杀了,如果这些大将军没死,可能还会助他一臂之力。
可惜朱允文本来就是一个温室长大的孩子,而且还是个急性子,上台不久后就像立马把藩王的势力给削弱,所以虎视眈眈的燕王就开始策划谋反了。
据记载,当年北京城内有很多燕王的旧部,他们看见燕王反了,很多人就趁着这个风头跟随燕王,后来很多地方也被燕王降服,此时朱元璋在世时留下的两位大将耿炳文和郭英,朱允文其实一开始就派出了耿炳文,关于耿炳文跟朱棣的较量,谁会输谁会赢后世人纷纷猜测。因为两个人就像是“矛”和“盾”
朱棣这个人很有军事谋虑,并且他的作战风格还和汉朝的霍去病有几分相似,在战场上属于“攻”的那一方,而耿炳文他以前镇守了长城十年,并且还擅长以少胜多的斗争,基本上没吃过败仗,当时的驻地派人攻打,耿炳文也是将他们打的节节败退,并且在城池上守了一个多月。所以说耿炳文是“守”方。
后来朱棣亲自率兵攻打,那个时候耿炳文已经六十多了,他亲自带兵迎敌,后来朱棣选择了偷袭的战略,耿炳文损失了接近一万人的士兵,后来耿炳文只好率领十万人在城内防守,燕军没有办法了,只好撤退,因为耿炳文的防守能力真的是太厉害了。
那么耿炳文的守城技术这么厉害,朱棣怎么还会成功攻下城池呢?据说是因为朱允文太傻了,居然把这么个老将军给撤了,让别人守城池,所以才失败的。
虽然说,朱棣没有跟耿炳文正面较量,但是如果朱允文没有将耿炳文撤下来,也许这场靖康之难就是一个持久战,而朱允文也不会那么快就下台了,可能是朱允文不是很理解爷爷为何会留给他一个守长城的将军,再加上,耿炳文被打退了,觉得没有面子,就让李景隆来代替他。可是没想到这个李景隆太废物了,直接将城门拱手相送。
如果当时朱允文能够听取大臣的建议,杀了李景隆,继续任用耿炳文,历史的结局也许就不一样了,但是历史没有如果,所以朱允文最后的生死结果谁也不知道,有的说他消失了,有的说他当了和尚,那么耿炳文最后怎样了呢?据说朱棣在位的时候,他因为身上穿的衣服上有龙凤的样式受到弹劾,所以不愿受屈辱自杀了,真的是很可惜,而那位大汉奸李景隆最后被朱棣剥削软禁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