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广不亏待部下,为何死在亲信手里?拿另一个皇帝和他比对分析
创始人
2025-06-28 01:07:07
0

杨广最终是在众叛亲离之下被杀掉的。先是农民起义爆发,接着就是杨玄感起兵叛乱。接着,当时的很多地主武装也趁机起兵造反。比如李密、李渊、窦建德、刘武周、王世充等等。然后地主武装又和农民起义军联合起来,比如李密和瓦岗寨联合等等。总之,隋朝末年很快就爆发了全国性的大动乱,而最后杨广也是被他最宠幸的大臣宇文化及杀掉的。

说起来,杨广对他的那些部下们,并没有不好,他并没有做出杀功臣的行为。可是为什么,他的部下们,却都起兵反叛他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人心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唯利是图,一有机会就想抢皇位吗?

为了搞清楚杨广为什么最终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咱们用李世民的例子,来和杨广比对一下,就明白杨广究竟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了。

李世民和杨广的人生轨迹一开始非常相似。其一,两个人的爹,原先都是地主贵族,都与当时的皇帝有很亲密的关系,都是利用这种关系,从亲戚那里把皇位夺过来的。其二,李世民和杨广都是老二,都不是嫡长子,最初都没有被立为太子,最后都是在干掉作为老大的太子以后,才上位当太子的。其三,两个人都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上位的。杨广搞的是阴谋诡计,李世民搞的是暴力政变,但都是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的。其四,两个人都属于第二代皇帝,都肩负着第二代皇帝的使命。

显然,李世民作为第二代皇帝,他比杨广这个第二代皇帝能干得多。那么,杨广在哪些地方做得没有李世民好呢?

一、宽恕。

所有通过夺位上台的皇帝,他们上台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会对政敌进行残酷的镇压,甚至还会打击报复。但是一旦打击报复,必然会产生极大的仇怨,有仇怨必然就有斗争。同时,别的人也会跟着这么学,只要自己的力量变得足够强大,就想着夺取皇位。南北朝时期,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皇位更迭的现象,就是不断出现这种暴力倾轧的结果。

杨广在夺取了杨勇的太子之位上台以后,他也开始了一系列的残酷镇压,尤其是对自己兄弟们的残酷镇压。比如他逼迫太子杨勇自杀。他的亲弟弟蜀王杨秀被他软禁了起来,甚至不得和自己的妻儿见面。他的另外一个弟弟杨琼吓得造反,他也派人率军镇压并把他杀害。他还杀掉了侄儿长宁王杨俨,又把其他的侄儿四处贬谪,有很多还没到贬谪地,就被他给处死了。

李世民的做法则不一样。李世民固然也杀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那些儿子们,但都是在玄武门政变中,一次性杀掉的。那时候他杀掉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们的儿子们,别人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为那时候,他们正在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杀,而且李世民的那时候并没有掌控权力,不存在以势压人的问题。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他就采用了宽恕的办法。不管是什么政敌,不管是不是曾经伤害过他,他一定不杀。不但不杀,而且还给予重用。也就是说,李世民不存在以势压人这种现象,因此没有在朝廷中引起反感,大家反而觉得李世民这个人非常大度。

总之,杨广还延续了南北朝时期那些皇帝的做法,并没有想到“宽恕”这一点,因此他在上台之初,其实就结成了仇怨。前面我们也说了,尽管他和他的部下没有仇,甚至他对他的部下有很大的恩惠,但是他的部下会跟着他这么学,不忠于他,而要夺他的皇位。

二、休养。

所有的二代皇帝,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休养生息。为什么要休养生息?因为在第一代皇帝建国的时候,天下爆发了长时间的动乱,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必须把生产恢复起来。不恢复生产,老百姓就没有安宁的日子。同时,由于长时间发生战争,老百姓的厌战情绪很重,大家都不想打了。同时,那些通过战争获得红利的人,他们也希望享受胜利果实,不愿意再去打仗了。万一打仗把自己打死了,一场辛苦也就白费了。

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文景之治”,他们是把休养生息这种政策做到极致的好皇帝。但是要说到他们政策的源头,其实是“萧规曹随”。曹参当了宰相以后,为什么不愿意折腾?就是因为他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休养生息。他的这种行政作风,也因此影响了后代,最后才出现了“文景之治”。

作为第二代皇帝的李世民,非常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尽量不折腾。“贞观之治”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低税赋、低徭役,放手让老百姓生产。李世民当了皇帝以后也曾经带兵打仗,但是都打得比较少。而且一旦战争打不赢,他会立刻进行检讨,修正自己的错误。比如他在和高句丽作战的时候,虽然打胜了,但是损失很惨重,因此就进行了检讨,觉得如果魏征活着,肯定会劝说他不打这场战争。此后李世民确实不到万不得已,没有发动过大型战争了。

隋炀帝不懂得休养生息的道理,他一直延续之前的执政思维。他的父亲结束了南北朝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建立了不世之功。他也应该继续建功立业,扩大国土面积,而不是坐享其成。因此,他多次发动对外战争。比如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等。

这些大型的战争,不但没打赢,而且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死伤无数,劳民伤财,老百姓的厌战情绪十分激烈。为什么隋末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就是老百姓都受不了了的缘故。

隋炀帝完全没搞清楚中心任务是什么,还把战争作为他的主要工作,所以带起的怨恨是很大的。

三、节俭。

二代皇帝都是非常节俭的。道理很简单,物资不丰富,老百姓还没有生产出更多的财富。皇帝就算是想大肆挥霍,也没什么可挥霍的。汉文帝就是一个非常节俭的皇帝,他甚至穿着草鞋上朝。他的墓葬也非常简单。汉文帝的陵寝现在已经被发掘了,但是里面并没有太多值钱的东西。

李世民也是非常节俭的。李世民又勤政又节俭。有一次魏征去找他商量事情的时候,发现他正在玩一只鸟。李世民看见魏征进来了,立马把鸟藏在自己怀里,害怕被魏征发现。但其实魏征已经发现了,所以一直絮絮叨叨地说,不走。结果李世民怀中的那只鸟被闷死了。

李世民为什么怕魏征看见他玩鸟?就是因为这是一种“玩物丧志”,一种不节俭不勤政的表现。这说明李世民是知道节俭和勤政重要性的。

隋炀帝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差。他大兴土木疏浚大运河,在江都修建大型的宫殿。隋炀帝修的大运河,对后来的漕运等各种交通运输,都有很大的贡献,说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绩的。但问题是,如果做这件事情的,是三代四代乃至于五代六代皇帝,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毕竟那时候,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有钱干这种大型工程。而二代皇帝的时候,本来就一穷二白,却还干这种事情。这就是一种劳民伤财的事。老百姓本来还填不饱肚子,又去干这些事情,老百姓的怨气怎么会不大呢?

那时候的人,也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大运河在后来的历史上,发挥过什么作用。他们看到的只是隋炀帝贪图享乐,坐在龙船上游山玩水。他们觉得,这样的皇帝就是一个昏君,不把这样的皇帝推翻,老百姓就不会有好日子过。

所以隋炀帝尽管并没有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他对自己的部下也还算不错,但是等到农民起义大爆发,大家都跟着起来反叛他,他也最终被自己的亲信给杀掉了。

相关内容

手持这份地图,解锁成高子镇...
想趁着闲暇时间到乡村走走, 既逛得自在又吃得地道? 香坊区成高子镇...
2025-08-20 08:49:15
安徽旅游攻略必去景点推荐,...
家人们,如果你正愁假期不知道带娃去哪儿玩,那黄山绝对是个宝藏目的地...
2025-08-20 08:49:01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姜晓丹 8月17日,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开渔后捕获...
2025-08-20 08:47:05
一家人去四川6日游攻略推荐...
家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想带着父母出去旅游,让他们...
2025-08-20 08:45:26
丽水室内淘气堡
周末带娃去哪儿?对于丽水的家长来说,室内淘气堡可能是最省心的选择。...
2025-08-20 08:44:44
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梁...
8月19日,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1/16决赛,梁靖崑0-3不...
2025-08-20 08:41:57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
苏州的宝子赶紧冲,只要69就可以来体验2小时的贵族运动啦‼️约上闺...
2025-08-20 08:40:55
原创 ...
秦桧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每个人在了解了那段历史以后,不痛恨秦桧的...
2025-08-20 08:33:57
原创 ...
提到秦始皇,很多人都以为秦始皇嬴政自然是姓嬴,而在《淮南子》中讲“...
2025-08-20 08:33:53

热门资讯

定了!2025海淀马拉松10月... “智汇海马,领跑未来” 2025海淀马拉松 正式定档10月12日! 8月19日,记者从2025北京...
原创 他... 他被誉为秦国第一猛将,战功赫赫,白起在其身边只是一名小跟班! 在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当中,大部分都是由于...
原创 “... 据国内媒体7月13日报道,韩国文化财厅宣布,在韩国忠清南道扶余罗城发现了1500年的北城门遗址。 ...
原创 中... 中国的历史以先秦为分水岭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秦朝以前的奴隶制贵族社会,二是秦汉以后的封建制社会。秦朝...
原创 三... 赵云作为千里走单骑的高手,以其过人的武技和战斗力在战场上傲视群雄,但刘备身边的贴身护卫却展现出超越常...
原创 徐... 标题:徐福找到了仙药为何不告诉秦始皇?太丢人,没脸回去了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看数字技术助力文物“永生” 山西晚报讯(记者 孙轶琼)近日,“臻藏晋现——山西省古建筑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成果展”在山西青铜...
原创 三... 在三国乱世涌现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今天要和大家说的便是三国时期最为大家所熟知的三位英雄人物...
原创 孟...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太和元年十二月(22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