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七名战士打光了弹药,靠一把军号,竟吓退王牌敌军一个营!
创始人
2025-06-27 17:32:14
0

众所周知,关于三国猛将张飞,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经典故事,那就是他在当阳桥头凭借一声雷鸣般的断喝吓退前来追击的曹操大军。当然,这只是评书小说中杜撰的情节,与真实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

可是,在中国军史上,却出现过一个与张飞吓退曹兵这个故事极为相似的真实事件。那就是1951年初,一个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凭借随身携带的一把军号,竟让包括八辆坦克在内的联合国军一个营乖乖撤退,铸就了战场上一个令人惊叹的传奇。

这个英雄的志愿军战士名叫郑起,后来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郑起的出现是一个偶然事件,但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951年1月初,志愿军第39军116师347团受命向汉城方向进军,对联合国军发起大追击。1月2日晚,该团在汉城70多里外一个名叫釜谷里的小镇遇到敌军的阻击。

当时,负责侦察的志愿军战士幸运地抓到一名敌军哨兵,此人供称,当地驻扎着英军一个联队。阴差阳错的是,由于翻译上的失误,347团首长得到的信息却是英军一个“连队”而非“联队”。可想而知,对付一个“连队”当然不需要耗费太多兵力,于是团首长派出1连和3连,准备以“优势兵力”却解决这个敌兵“连队”。

可是志愿军将士们万万没想到,他们的目标实际上是相当于整整一个团的兵力。347团首长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马上作出调整,另派7连前去增援,负责断敌后路。

在釜谷里北面的一个小山坡上,志愿军与敌军交上了火。但是守坡的敌人仗着有大炮掩护,丝毫不肯退让,志愿军战士打得非常艰苦。激战中,指导员、连长和副连长相继阵亡,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才拿下一个小高地。

连长贺应坚身负重伤之后,司号员郑起就在他身边,重伤的贺应坚指了指自己的手枪,用尽最后的力气断断续续说出最后一句话:“替我指挥……一……一定要……要坚守住……阵地……”,就此壮烈牺牲。

悲愤万分的郑起拿起连长的手枪,大喝道:“连长,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接着他朝仅剩的25名战友喊道:“我们连的干部都牺牲了,现在大家听我指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阵地!绝不能让敌人得逞!”

没过多久,英军再度发起了猛攻,郑起迅速组织起战友们顽强抗击。又有8名志愿军战士牺牲,整个7连只剩下包括郑起在内的17人。但战士们在郑起的带领下,丝毫没有退却,靠着坚强的意志力誓与敌人血战到底,连续打退了敌人的第3、4、5、6次进攻!

至此,连同郑起在内,志愿军阵地上只剩下区区7人,而对面之敌则是英军王牌部队、被唏嘘为“战斗力相当于中国一个师”的莱福枪团,以及一个坦克营!

1月3日下午三点多钟,气急败坏的英军以一个营的兵力为主,用八辆坦克开路,发起了最后一次猛攻。郑起等7名志愿军战士,面对敌人强大的火力毫不畏惧,仍在苦苦地支撑,只是整个阵地上几乎已经没有弹药可用,就连连长交给郑起那支手枪已打光了最后一粒子弹。

志愿军阵地眼看就要落入敌手,形势万分危急!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刻,郑起低头看到腰间的那把军号,忽然心生一计。他一把抄起那把军号,放在嘴边,鼓起腮帮,奋力吹了起来。刹那间,嘹亮的号声穿透弥漫于天地间的硝烟,响彻整个阵地!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军号声是再熟悉不过的声音。然而对于联合国军来说,他们没有这种装备,对军号发出的声音也非常不适应。他们只从以往与志愿军交战的过程中感受得到,这种铜制乐器一旦被吹响,中国人仿佛就会变得斗志无比旺盛、战斗力瞬间爆表,一个个不要命似地猛扑过来。

听到军号声,英军顿时一个个心慌意乱,面露惊惶之色,他们虽然明知道这个阵地上的志愿军已经所剩无几,仍然再一次被内心的恐惧所击败了,人人不敢再向前冲。

郑起敏锐地观察到这个变化,精神为之大振,他毫不迟疑地挤出更大的气力,吹奏出更嘹亮的军号声,让英军更加畏缩不前,一些胆小的英军士兵甚至吓出一身冷汗。当他们看到一名军官因为受不了这种中国乐器的刺激而转身后退时,马上引起了连锁反应,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一窝蜂地撤退!

就这样,英军长达一天一夜、前后多达七次的猛攻,硬是被郑起所在的志愿军7连将士英勇击退。而郑起在危急时刻借助一把军号吓退英军一个营的神来之笔也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段奇闻。郑起此后荣立特功等,并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

时至今日,那把神奇的军号仍存放在军事博物馆内,和他的主人一起成为一段不朽的传奇。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柏楚电子(6...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柏楚电子(688188)报收于150...
2025-08-24 04:35:20
原创 ...
回顾历史,守望未来,欢迎来到【有观点大历史】精心整理、考据的二战珍...
2025-08-24 04:33:37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33篇
摄影:李鹏飞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
2025-08-24 04:33:26
原创 ...
在二战后期,美国连续向日本本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之...
2025-08-24 04:33:22
原创 ...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话题-朝鲜战争结束后,世...
2025-08-24 04:33:20
国内首次全套完整影印出版,...
“作为晚清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出版时间长久、规模宏大的中文期刊,《益...
2025-08-24 04:33:03
原创 ...
想必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天子一怒就下令株连九族,“株连九族...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崛起,中国的实力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影...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衡量一件文物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只看到本身的外在价值,可能这件文物是...
2025-08-24 04:32:11

热门资讯

别被隋唐演义给骗了,正史记录中... 隋唐那会儿,真的是个英雄好汉满天飞的时代。说到最牛的六位大将,李世民、李靖、秦琼、苏定方、李勣和李光...
原创 按... 曾经写过一篇怀念毛主席的文章,后来平台说有违首发的嫌疑,就撤回了。其中的情况估计是这样的,因为写毛主...
原创 他... 一、寒门清流:从布衣书生到三品大员 南昌城郊的一间茅屋内,油灯如豆。少年曾秉正伏案苦读,手中《大明...
原创 让... 在一个遥远的时代,大明帝国繁荣昌盛,但却被一股强大的势力所困扰,那个国家就是瓦剌。瓦剌如同一头猛兽,...
蒋超良的发迹与沦陷:“金融大佬... 来源:市场资讯 蒋超良——这位从银行金融系统一路成长起来的“封疆大吏”、在2020年初时曾饱受舆论...
原创 明... 崇祯的大明灭了…… 300年前,一场农民起义,将大明弄的乌烟瘴气,而崇祯忙于平定国内的农民起义。不曾...
原创 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
原创 聊... 曹丕临终之前,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 这四个辅政大臣,按照《三国志》当中的排名顺序,分别是:曹真、陈...
原创 年... 在清代历史当中有很多杰出的皇帝,其中雍正皇帝也是功不可没,为清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雍正的一系列改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