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太平天国覆灭,地方豪强崛起,为什么清朝有能力苦撑60年?
创始人
2025-06-27 14:03:21
0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王朝沿海门户洞开,开始被迫加入到了西方列强,尤其是以英国为首的世界贸易体系中。

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一直蔓延到了1864年,这期间江南经济命脉几乎陷入太平军手中,清王朝在长期的斗争中所有财富的来源开始转向依靠北方,艰难维系着王朝的开支和长江两岸的军费支出。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是一场农民起义,在任何一个时代,底层百姓但凡有一点生存下去的机会,他们绝对不肯能放弃安稳的生活,而选择走上揭竿而起的道路。

清朝末年,随着王朝经济的困难,不断加重底层百姓的负担。

洪秀全作为清末的一介书生,一无功名,二无钱财,面对未来人生,他自己也没有想好如何走一个合适的路。

说白了,那时候,他还是在混日子。

但清末乱世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就是随着西方传教士的涌入,底层的百姓能够接触到一些不曾见过的东西,而这东西恰好在那个时代属于新思潮。

太平军虽然本质上带有浓厚的西方宗教主义色彩,事实上,也算上一场清末最早的一次思想变革运动。

即便这场运动失败了,即便这场运动并非真正的革新的底层百姓的思维体系。

后来我们接受西方的民主思想也好,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也罢,其核心仍旧是要进行思想领域的革新。

那么这场太平天国运动到底如何影响了清王朝,又为何没能撼动清王朝的根基?

洪秀全在天京定都之后,曾经制定过北伐计划,虽然太平军冲入了京畿近郊,但是最终因为战线太长,后续部队的兵源供给、粮食补给遇到了巨大的俊困难,北伐运动宣告了失败。

而轰轰烈烈的西征战役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却没能彻底巩固,随着曾国藩在地方兴办团练,渐渐压缩太平军的生存空间,西征初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最终也渐渐落入了曾国藩的手中。

所以,为什么太平天国起义没能撼动清王朝的经济命脉,本质就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起义区域相对封闭,而且没能在一定时间内扩大起义区域,最终导致了起义的灭亡,也算成功留下了清王朝一命。

相比于此,太平天国给清王朝所带来的最为深刻的影响,彻底改变了清末的政治格局。

中央权力的演变:慈禧上台,成为清末朝堂的绝对掌舵者

地方权力的演变:满汉关系发生演变,汉臣开始掌握地方军事力量

这两个极为重要的影响,到底有多深刻,我想大多数都知道。

清末能够有一大群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等汉臣彻底掌舵军事权力,根源就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而他们的存在的意思,不仅影响了清王朝的末世,甚至清末之后,军阀混战的根源也同样来自这里。

袁世凯为啥能够有资格编练新军?

不是因为他有多大能力,而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开启了汉臣掌舵地方军事力量的先例,汉臣推选汉臣继续执掌地方军事力量,这原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慈禧在北京政变上台之后,因为根基浅薄,更加重用原本就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渐渐成长起来的地方汉臣,尤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最。

而这种相互利用的政治循环,在加强慈禧朝廷地位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汉臣的影响力。

至此,清王朝从建国以来,一直秉持的汉臣不掌兵权的格局,开始彻底发生变化。

清末的八旗兵、绿营兵废了,渐渐开始崛起的是由地方团练成长起来的湘军、淮军,甚至后来在此基础上再加编练的清末新式陆军。

即便后来曾国藩识时务的交出了湘军的指挥权,并且解散了大部分的湘军,但地方上仍旧留下了一直从地方团练成长起来的军队。

---「李鸿章的淮军」。

戏剧性的一幕是,为什么清王朝的权力中枢发生了变化,清王朝的地方军事力量的掌舵权发生了变化,清王朝却仍旧没有灭亡,活生活的又抗下了整整60年。

要知道,这60年的时间里,清王朝平定了太平天国,还有第二次鸦片战争,还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还有中日甲午海战。

不断的暴击,不断的捶打,始终没能荡平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究其根源,其实有三个方面的主要因素。

第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后,西方列强曾经以支持太平天国政权的口吻,想要联合太平天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最终却因为洪秀全对洋人不太感冒,看着他们比较来气。

对于侵入中国的西方列强而言,他们掠夺工业原料也好,他们扩展资本市场也好,一个并不愿意与他们合作的政权,他们自然不会支持,李鸿章的淮军在对抗太平军的时候,能够获得西方大量的洋枪洋炮,甚至还有英国人的洋枪队的支持,正是这个原因。

第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期间清王朝的中枢权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咸丰皇帝在热河病逝,直接到了慈禧、慈安为了夺权而引发的北京政变。

但此时掌握地方军事力量的曾国藩会挥刀相向直接对标清王朝吗?

他们很显然不会那么做,这些人长期游离在官场上的人,最起码还懂得安家定国平天下的道理,就在眼前的太平军起义自然要比夺权更加重要。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圣人所谓的忠恕之道,他们仍旧笃信。

第三,清王朝能够苦撑整整60年,本质就是在西方列强的扶持下苦撑,西方列强虽然让清王朝成为了一个半殖民的国家,但更多时候,他希望清王朝“弱而小乱”,清王朝强大,影响他们的殖民,清王朝太乱,影响他们做生意。

我们常说动态的平衡,才是最好的平衡,本质上也正是这个道理。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