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到底有多嚣张连谨慎的张廷玉都劝雍正杀他?
创始人
2025-06-27 09:02:30
0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是个重要人物,也是个狠人。前期是雍正府中的一位包衣奴才,这位奴才可不是一个认命的奴才,而是不甘于命运的奴才。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往上升。虽然年羹尧立下不可磨灭的战功,但官做大了,妄想左右逢源,嚣张跋扈,而且还是杀伐果断心狠手辣。有意留他一命的雍正,不愿因兔死狗烹而被天下人戳脊梁骨,而最后痛下杀手的导火线竟然是张廷玉。

张廷玉这人很稳,他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箴言。该办什么事,他从来不含糊,不该说的他从来不说。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会惹出麻烦来,张廷玉这一点就做的很好,尽心做好自己职责的事,完成的很好,做事沉稳,基本没出现过差错,也从来不在雍正面前说别人的是非,他从不收任何人的礼,包括自己的门生故旧。在“九子夺嫡”第一次废太子以大局为重力挺“废太子”,与康熙不谋而合。后来也是雍正继位的功臣,被雍正所器重。那张廷玉为何要劝雍正杀了年羹尧呢?

一、年羹尧妄想左右逢源,而且还是杀伐果断心狠手辣。

江夏镇的事件,更能看出年羹尧的凶狠残暴。当时江夏镇的男女老少和官兵共计七百多名,一夜之间就这么被年羹尧血洗,这其中大多数是无辜者,杀伐心狠手辣的年羹尧,说杀就杀,真是不愧是无毒不丈夫。

更何况是雍正和十三爷派年羹尧去江夏镇抓刘八女的,借着有两个厉害人物撑腰,自己就假公济私,趁机血洗江夏镇,发了一笔横财。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像他这样的想成大事者,需要钱财来笼络人心,为他卖命的将士,所以钱财难免就是他的主要目的了。而江夏镇就是有钱的地方,早在雍正当年下江南赈灾回京途径江夏镇之时,张五哥的父亲说过这钱呐,除了皇帝,说的上最富有的就属刘八女庄主和他姐夫任伯安了。试想当地百姓人人皆知的事情,年羹尧爱财之人随便都能打听到。

年羹尧的很多做法让大臣都对他不满,当将军任职的时候更是嚣张跋扈,而且经常杀戮。运粮官员在路上遇到发洪水,迟到一天,杀人不眨眼的年羹尧二话不说便将其斩首。

在与对手罗卜藏丹津对战时,年羹尧找不到对手的藏身之地,他的恼怒竟然杀士兵来为一已泄愤。虽然他的这些做法很残忍和疯狂,但朝廷正缺人带兵打仗的人,都不敢多言,连雍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待他回朝时,面对百官跪迎,他傲慢无视,竟然不下马,就是在场的隆科多都非常气愤骂了句:“什么东西。”

所有官员对年羹尧的做法只怒不敢言,至少张廷玉很厌恶年羹尧。年羹尧还跟在场的士兵和官员说:“只知道军令而不知政令。”这给雍正甩了一个大耳光。又因居功自傲,要挟雍正封赏功臣,他的做法无非是目中无人,连你雍正我都不放眼里。而还推举“年选”,挤占朝廷的人事任免权。

二、年羹尧目中无人,杀了张廷玉救命恩人孙嘉诚

在雍正煞费苦心,派遣孙嘉诚推行新政,是给年羹尧警示,收敛自己,做事不要太张扬。可是年羹尧才不吃你雍正这一套,直接杀了孙嘉诚。

说到孙嘉诚,他与张廷玉是生死之交,交情深厚。在科举舞弊案的时候,张廷玉拿不准主意,要不要大义灭亲,一直都无法做抉择,毕竟是他弟弟张廷璐。

这时,孙嘉诚来张廷玉家说服张廷玉上事弹劾张廷璐。因此这一来还救了张廷玉一命,因为当时张廷玉迟迟没有做出表态,雍正是多疑之人,如果张廷玉再不表态,雍正就会怀疑张廷玉对他不忠,跟老八结盟。所以孙嘉诚这一来说明白了对他不利的关系,并且还给张廷玉写好了奏折,就是因为孙嘉诚写的这份奏折才保住了张廷玉的命,也在雍正那里站稳了脚跟。

而张廷玉的这个救命恩人孙嘉诚被年羹尧这么杀死了,张廷玉能不记恨吗?他心里早已痛恨的咬牙切齿的了,肯定在等时机成熟报此仇。

年羹尧肆意妄为的做法惹起众多大臣们的激愤,康熙只好对他一贬再贬,贬去守城门了。谁知年羹尧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穿着黄马褂守城门,还招摇过市。这些张廷玉都看在眼里。

三、张廷玉觉得时机成熟了,再不劝雍正杀年羹尧,他日还会东山再起

年羹尧悲剧结局的导火索应该就是孙嘉诚。年羹尧杀死孙嘉诚,也是惹怒了平时一向做事谨慎的张廷玉,张廷玉一直等待时机为孙嘉诚报仇。张廷玉之所以一直选择按兵不动,张廷玉很清楚这个时候自己不能做对年羹尧不利的事。原因是胤禩八爷当时的做法就是想让雍正杀年羹尧,所以雍正此刻想杀年羹尧的心里还是矛盾的。年羹尧此时还是死不了,更何况他手里的兵权也尚未收回。

张廷玉觉得要报此仇,必须等待时机成熟,不能过早暴露自己,让自己身陷囹圄,所以张廷玉只能选择等。最终等到年羹尧在雍正那里彻底失势了,被贬到杭州守城门。所以各地方官员和众臣都站出来弹劾年羹尧的时候,张廷玉才发出了致命的一击。

当雍正询问:“年羹尧真的该死吗?”

张廷玉已觉察到雍正愤怒情绪,年羹尧的所做所为已损害到雍正威望了,再不杀年羹尧整个官场可能将失控。张廷玉说,年羹尧在杭州守城门,竟然不收敛自己“锋芒”,穿着黄马褂四处招摇,目的无非在炫耀西北平的战功,是想告诉世人鸟尽弓藏,败坏雍正的名声,因此年羹尧不死也难于服众。

朝廷正在整肃吏,各个地方粮用正吃紧,年羹尧仅仅贪污一项就高达460万两的巨额,何况他的做法还有大不敬之罪九,跋扈之罪十。违法乱纪,即使年羹尧功过相抵,其余罪过加在一起,但他仍然死有余辜。

"此人一日不去,皇上圣名就一日受到沾污。”雍正听后,手这一抖擞,可想而知有多大的杀伤力,这句话才是雍正心头的那根刺,刺入骨髓。年羹尧必死无疑了,雍正不得已才安排李卫去鸩杀年羹尧。

四、雍正下旨李卫去鸩杀年羹尧,面对死年羹尧还是淡定不了,失声嚎啕大哭

李卫收到圣旨后很是悲伤,毕竟当年他和小翠之间的事,年羹尧为他们求情,才成全他们,要不然早就被四爷赶出府了。况且他们俩在一起之后,年羹尧对他们也有过帮助,这么说年羹尧还是他和小翠的恩人。

所以小翠问,能有什么事非得要他死,还叫李卫写个折子保年羹尧。

李卫骂了一句:“妇人之见。”

李卫悲伤归悲伤,可他不得不执行雍正的命令,皇帝是最大的,而且他也只忠于雍正。

小翠哭了,去给年羹尧做了一顿吃的,算是尽尽一份心意。

一个有勇有谋的大将军每天消磨时间的方式就是跟一个放牛娃玩游戏,落魄至此可悲可叹。李卫这一来,年羹尧就算明白,他的命也是过不了此关卡了,年羹尧是杀人不眨眼的人,面对死也是无法淡定,失声嚎啕大哭,才饮下鸩酒自杀。年羹尧没想到,他竟然死在一个文人手里。

这次打击对于雍正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就开始以强硬的手段坚决的推行新政。后来雍正变本加厉清理八爷党,为康乾盛世起到了承上启下了作用。

五、结语

年羹尧的一将功成万骨枯之路,真是可悲可恨。雍正本无意置于他死地,贬低官职守城墙,是让他收敛自己好保他一条命,也不至于让雍正落个兔死狗烹,杀功臣的罪名,可年羹尧不但不收敛,还变本加厉,穿黄马褂招摇过市,最后年羹尧却在自己作死。

—完—

(图片来源网络)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民甫一登基,便在东突厥颉利可汗的刀锋下签下“渭水之盟”。长安城外,突...
原创 越... 【越南末代皇帝阮福晪】阮福晪,原名阮福永瑞,即保大帝,他是越南末代阮朝最后一任皇帝。阮福晪是启定帝阮...
原创 山... 2017年,已经退休半年的赵宗刚,接到了部队的返聘电话。 原因是部队里,一部装甲车出现了故障,整个连...
关羽败走麦城真相曝光!原来这才... 关羽败走麦城——三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关羽败走麦城是三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其背后原因复杂多元,涉及...
原创 华... 漠北的草原和河西的黄沙承载了很多中国历史记忆,无论是封狼=居胥的典故还是张謇行走西域的事迹,都为后世...
原创 知... 有人说,《知否》是一部架空的历史剧,虽然大体设定为北宋时期,却并未明言具体时代。然而,一旦我们仔细琢...
沐猴而冠:五胡乱华与蛮族入侵的... 公元4-5世纪,无疑是一段让东西方世界都感到不安的动荡岁月。东方的汉晋正宗遭五胡乱华践踏,西面的罗马...
原创 中... 在中国的姓氏里,大部分的姓氏都是单字的,比如“赵钱李陈”等,很少见姓氏是两个或者以上的字或者以上的,...
“五史”光辉 | 档案里的国徽... 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秘书处印的国徽图案。 周恩来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审阅国徽图案。 ...
原创 湘... 小珏说历史——《曾国藩及湘军》系列三十 请勿转载 自金田起义之后,太平天国声势日隆,而由于清朝承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