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王朝:鳌拜刺杀康熙犹豫不决,真相竟是怕这个顶十万大军的人
创始人
2025-06-27 04:03:28
0

作为康熙王朝前期的最大反派,鳌拜一党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铲除康熙,另立新帝。在鳌拜五十五大寿的这天,鳌拜称病拒绝拜寿,其实是在和班布尔善一起商量如何设计让康熙在微服出巡和伍次友讨论学问的时候,设计杀害康熙,在把罪名推到伍次友身上,鳌拜对这个计划还是表示赞同的,因为皇上在民间遇刺,总比直接鳌拜和康熙在皇宫对上名声要好的多。

班布尔善和鳌拜详细的说了整个计划,他们预备在康熙再次微服出巡去找伍次友的时候,鳌拜和班布尔善预备在伍次友居住的恒通旅店附近埋伏杀手,一举铲除康熙。可是光铲除康熙也不行啊,不要忘了康熙背后可是还有一个大BOSS孝庄太后呢,鳌拜也是想到了这一层。

孝庄虽然只是个享清福的太皇太后,但是她手中的权力和她的政治手段也是不可小觑的。鳌拜还直言,孝庄太后那老婆子可顶得上十万大军呀,不得不说鳌拜你真相了,孝庄确实有时在紧急关头顶的上十万大军,毕竟孝庄也是一个历经清朝的4个朝代的女人,孝庄的政治能力绝不比鳌拜这些人差到哪里。

班布尔善继续说服鳌拜鉴定造反的信心,其实班布尔善这货最后可把鳌拜给坑惨了,现在也是精心的劝鳌拜说。康熙皇帝一死,她一个老婆子即使有再大的权力,也没法在力挽狂澜,再加上亲孙子死了她伤心欲绝,也没有精力在调查这些事情,依我看到最后反而会欣然接受这个现实,然后从皇室子弟中在选择一位另立新君。

其实鳌拜对孝庄的评价,一个人能顶10万大军那绝对不是吹嘘,孝庄在皇太极当政的时候,虽然只是一位后妃,但还是对政事有贡献,虽然不知道记载是否准确,但洪承畴确实最后归顺了清朝,之后又到她儿子顺治当皇帝,多尔衮把持朝政数年,尽管孝庄和多尔衮有感情在,可是在国家大事面前孝庄可是没含糊,该办的还是办了,所以鳌拜对孝庄这个人也是非常了解的所以才会担心孝庄会有什么动作。只可惜鳌拜千算万算最后竟栽倒了自己人手里,还真应了一句话,这都是命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时... 这组清末上色老照片,如同一扇穿越时空的窗,缓缓展开了那个遥远而又神秘的时代画卷。每一张照片,都经过精...
原创 东... 前言: 纵观华夏古代历史,朋党可谓是连绵不绝,不管统治者采取何种措施,朋党都无法消除,因为这是源于人...
原创 大... 从世界历史来看,人类历史以来,永恒的主题就是发展和崛起,无论是大国和小国。而世界历史的核心,其实就是...
原创 砥... 1951年2月,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激战正酣,邓华对攻打砥平里决心已定,参谋们在唠叨时,他正伏在桌上起...
原创 为... 有人说,为何岳飞能被称为名将? 怎么说呢?这就好比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中国海军凭借一帮清朝遗留下来...
原创 明... 有听友问:明朝皇帝姓朱,为什么赐国姓为“郑”?说的就是历史课本上经常提到的大明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郑...
原创 清... 众所周知,建立满族的清朝发源于东北,然而在事实上,“满族发源于东北”只是一种非常笼统的说法,清朝入关...
原创 明... 倪文才先生《清代高邮夏氏家族的辉煌》一文对高邮夏氏的世系进行了系统梳理。我们从而得知,高邮夏氏始迁祖...
原创 总... 有读者留言提出了一个问题,说 总督能不能直接调动提督及其下属的各镇兵马? 并希望御史单独写一篇有关这...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4大著名古都,你知道十三朝古都是哪个城市吗? 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中华文化的杰出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