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考取功名的才子,是家族的模范和标杆,更是地方上的旗帜
创始人
2025-06-26 04:03:44
0

毫无疑问,进士家族作为地方上的杰出家族,势必会迎来本地区和相邻地区家族的关注。他们是地域上的模范和标杆,是中央治理地方的一面旗帜,也是地方上无数普通家族看齐的榜样。

明清福州府进士家族的榜样作用

一、普通家族争相效仿

从隋唐开始,一个家族想成为地方望族,那么就必须要借助科举的力量。普通百姓只有在科举考试中获得成功,普通百姓才能获得政治、经济特权。大多数进士家族也是官宦世家和文化世家。多名家族成员入朝为官可以增强和延长家族的社会影响,而从事文化传播可以保证家族的持续性和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

进士家族成员大多具备良好的政治、文化素质。而这些优秀的品质和能力时常能明显地改善家族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

明朝监生也可免其家两丁差徭。清代徭役基本上沿袭了明朝。

生员、举人在服饰等方面也与平民不同。而进士家族比一般的进士更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经济水平。

不少进士家族的成员在各自的领域已耕耘多年,如自晋、唐时期起,福州府三坊七巷便一直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这里汇聚了大批福建名人,林聪彝、叶观国、郭柏荫等人曾先后在此定居。文人居所多讲究实用性和风雅性并存。

三坊七巷民居多筑马头墙,墙面上多镶嵌着各式人物。墙檐下有彩色灰塑花边纹饰,花纹多以花草人物为主,无不生动,充满江南园林的韵味。

从精神角度来说,在封建社会中,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就可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以此彰显身份,激励后辈。也许普通百姓在路过这些高房大院和各式各样的牌坊、旗杆石时,心中也会由衷地发出“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

二、浓厚崇儒尚文的风气形成

明清福建地区的科举水平在全国位于前列,福州府在全省居于前列。这一现象表明福州府的教育水平之高。明清福建地区流传着不少科名佳话,其中有不少少年科第和科名世家的故事。这些故事的出现和流传也从侧面表明福建和福州府教育水平持续发展。明清福州府兴建了不少的牌坊、石碑等建筑。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明清牌坊大多具有道德教化、情感承载等功能。

它是中央软控制力的表现,也是民风民俗道德的展现,它还承载着中国古代民众的梦想。对牌坊的建造其实是对社会风尚的倡导。

牌坊分为官方建造和私人建造。明清福州府矗立着诸多官方建立的坊表,不少官方修建的坊表都表现出福州府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贡院前矗立着“龙门坊”,后改为“天开文运坊”,后又改为“为国求贤坊”;府儒学前矗立着“与贤坊”。私人修建的牌坊也需要符合当下的主流思想,其中不少牌坊由进士修建,体现了进士崇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也鼓励普通百姓参加科举考试。

三坊七巷中的文儒坊、衣锦坊就与科举有着密切联系。朱紫坊、鳌峰坊的地名同科举也有紧密联系。朱紫坊位于福州市津泰路南侧的安泰河沿,旧名三桥。宋代通奉大夫朱敏功居此,朱氏兄弟四人皆登仕途,朱紫盈门。故后世称此地为“朱紫坊”。

随处可见的牌坊、石碑无时无刻不传递着“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这对地区形成浓厚的崇儒尚文风气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

明清福州府进士家族在政治方面的贡献

进士家族作为一个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在政治方面大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进士家族成员任官情况及特点

中国古代是官本位社会,一个人物对社会的贡献多取决于他的官职,明清也是如此。因此,想要讨论明清两朝福州府进士家族做出的历史贡献,就必须了解他们的任官简况。由于资料缺失,我们很难完全复原明清两朝进士家族中进士的仕途轨迹。就现存的大量材料而言,多记载了部分进士家族中进士的最终官职。

明代京官人数是地方官人数的二分之一,而清代京官与地方官人数基本平衡。明代福州府进士家族进士最终任京官者共42人,占样本进士总数(120人)的35%;最终任职地方官共78人,占样本进士总数(120人)的65%。地方官人数

几乎是京官的两倍。但到了清代,任京官和地方官人数就几乎平衡了。清代福州府进士家族的进士最终任京官者共41人,占样本进士总数(96人)的42.71%;最终

任职地方官共55人,占样本进士总数(96人)的57.29%。只相差了14人。京官任职种类和地方官任职种类基本一致。明代福州府进士家族的进士最终任职京官者,各类官职共14种;最终任地方官者,各类官职共13种。

清代福州府进士家族进士最终任京官者,各类官职共18种;最终任地方官职共17种。明清福州府进士家族进士担任京官和地方官的种类大致相同。说明了进士任官部门的多样性,也说明了这一群体才能的多样性。

官员品级与官俸直接挂钩,所担任的官职具有相应的品级。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最终官职确定其最终任官品级情况。

二、全国性政治贡献

划分官职、品阶的主要意义是为了反映进士家族的进士的仕宦能力。福州府进士家族的进士担任京官者大多能够恪尽职守、分理中央政务。

如明代闽县的林瀚家族,该家族科名延绵四世,共出现七名进士。陈炜请求皇帝下旨对其予以严惩。刚即位的明宪宗收到陈炜对门达的弹劾后,十分震怒,当即下旨,将门达流放至广西,朝廷上下无不称快。此外,南京给事中王徽,因议论大学士刘吉党派请求重立废后一事被贬至远州。

清代福州府侯官县的郭柏荫进士家族,科名绵延四代,共六人中进士。郭柏荫任刑部给事中时,曾上奏台湾诸事,“请勤抚字严番界、覈仓库、察偷渡、防兵丁。福州闽县青口大义历史悠久,从明永乐十九年(1421)至隆庆二年(1568)的147年间,自陈叔刚兄弟起,先后涌现九位进士,官居四品以上。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入广州禁烟。林则徐同邓廷桢等人命令外国商人限期交出鸦片,共收缴鸦片237万余斤,于虎门海滩销毁。随后林则徐奋力抗英。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林则徐开始了流放生活。

进士家族中的进士不乏担任地方官者,他们能够亲政恤民、兴利除弊。明朝闽县进士林庭任苏州知府时,恰逢连年大水,百姓困苦。但此时正是刘瑾气焰嚣张之际,无人敢言此事。

一个地方想要发展文化教育,就必须有良好的文风和优质的师资,明清地方教育的师资来源多来源于生员、举人、进士。

像林则徐这样的清官,在初进官场时,俸禄仅能勉强度日,如果能成为业师,自然日子又会轻省不少。也有不少进士在卸职后归乡讲学。至于生员和举人,他们大多无缘仕途,只得在各地任教来维持生计。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