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他能成为民众眼里的在世神仙?为何军政界从事人员都要看他三分薄面?打仗全靠卦象,为何却未曾失过手。时间回到1911,我们一同来看刘从云的奇幻一生。
刘从云
起家
刘从云自号"白鹤",自幼读书,后跟一个大术士学术数,如此聪颖的他,对术算掌握达到了极其精深的地步。
笔者看来,他是一个真正能把所学东西淋漓尽致的用出来的人,但也是一个在术中迷失的人。
前者做何解?大多数人对术数有所偏见,其实不是术数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使用术数的人。在常人眼里,学这些的也都是一些摆摊的算卦的,自然现在的我们对其不以为意。
但是术数确实十分驳杂,其主要核心可以概括为"见微知著",即推算出事物的发展。术数知识确实是十分科学的学科,危害社会的是那些不正当使用这门学科的人。
为何如此说?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有一个人能准确地预算出未来发生的事,然后再加上神话色彩,那么,民国时期的普通民众的心里就会将这个人神化,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宗教信仰。
在兵荒马乱的时代,普通民众生死不由人,当生活得不到保障时,民众就十分需要精神寄托,就如同买彩票一样的道理,万一哪天中奖了呢?万一真的有用呢?这就为刘从云后来的发展形成了天然土壤。
最开始刘从云通过广泛的"摆摊"表演自己卓越的术算能力,继而传播出测算有多准,然后发展门众。再从信徒中找到心腹,根治势力,搜集各类信息。
在如今信息化高速膨胀的时代,信息就是金钱!而在那个时代,也是同样,但谁掌握的信息多,就意味着谁都话语越重。在有丰富信息的基础上,逢算必准,声名更加红火,其活神仙的称号愈加真实。
而被称为"活神仙"的他,门徒有多广?举一个例子,他办四十大寿,送帖子的人就达两万多张!
其如此红火另一个原因就是,刘从云有着超乎异常的记忆天赋。只要见一面,即便时隔多年,依然记得。可想而知,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如同是行走的档案馆。
而他再对得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使得他隔着情报便能够看透整个人。
但,仅仅是在民间有影响力还不足以满足他的野心。在民间的声望重又能如何?一旦遇上了兵,还不是得死在枪下。
刘湘
于是他的手便又伸到了政界,凭借极其庞大的信徒作为基数,广泛撒网,将那些坚定信奉他的信徒通过各种手段发展到政府各个角落。甚至于某些军阀头目也成了他的手下棋子,真正的做到了耳目遍地走。
对于这些棋子的管理他也有十分独特的方法。刘从云将其机构命名为"调舟",再选上一百零八位"将星",凭借馆坛制形式,构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信息网和控制网。
在他的操纵之下,四川军政俨然成了他的棋盘,军政各界都要看刘从云的面子。
其中,刘湘成为了刘从云的大弟子。而刘湘一直与刘文辉不对付,但正是由于刘文辉没有拜从刘神仙,遂导致刘湘差点就将刘文辉整支军队覆灭。最后使得刘文辉不得不拜从刘从云,才得以了事。
刘湘与刘文辉之争的结局也使得整个四川的军政界更加的害怕这位幕后人物——刘从云,如此便形成了川军齐拜刘从云为师的景象。
当然,混迹政界怎么能没有自己的部队?刘从云为此创办了"百字训练班",从他家乡及其邻县挑选了一百名青年信徒,经过特训。等到这些信徒掌握了所学内容,便派遣百子在军队里担任各种职务。其自建的军队"神军"从排长到旅长都是百子成员!
这位"神军"主帅率领部队打仗之时,先要问卦一番,行军时间、行军目标等等,均是卜卦得来。而每次都能应验,也更加坐实了"活神仙"的称号,使得其下部队更加崇拜刘从云。
刘文辉
当世人眼里的活神仙,后世人眼里的大忽悠。
世上当真有如此神奇的事吗?当然不是,打仗靠的是谋略,所谓卜卦只不过是刘从云对自己的包装。刘从云的成功,就是利用的是各个人物之间的信息差,从而达到能将自己造神的效果。
整个四川均有他的耳目,所有消息他都了第一时间得知,而且精通术数的他推理能力极强,这使得他能看透目标的一举一动。
其次,军心对一个部队影响及其严重,每次大战前刘从云先对外散播敌军溃败是的顺语,等到要双方交火时,他的心腹信徒就会悄悄地使得刘神仙的话应验,从而击溃敌军军心,轻而易举的拿下胜利。这就是刘从云的玄乎之处,太会造势了。
当一切原理搞通,后世人对其评价,用投机取其巧的"大忽悠",再恰当不过了。
昔日荣华落两空
《周易》有阳极必阴的道理,这种道理也在刘从云身上得到了验证。身份地位达到最高涨的刘从云却没有意识到,所有事情已经慢慢的脱离自己的掌控,他的一切更加依仗大徒弟刘湘。
将其推下荣华屋的导火索是与刘湘的决裂。一次,他居然绕过刘湘,私自将两个连的排长调换下来。就军队治理的角度,此乃军中大忌!对于一直有做皇帝梦的刘湘来说,此举无异于谋朝篡位,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此时刘湘在四川的话语权也达到了十分高的水平,整个四川基本已经通过刘从云的影响,收归刘湘自己的帐下。但他不敢明面上动刘从云,其复杂的关系,会导致刘湘一夜间失去所有。
此事发生后,刘湘立即一声不吭地跑回回大邑养病,他的部下也是一点就通。并且他的部下严啸虎素来对刘从云这种人看来不顺眼,此时正好由他出面,假借中央命令名正言顺的将刘从云赶出了四川。
至此,刘从云这种万众拥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虽然后来逃至上海,和杜月笙混过一些时候,但却再也达不到在四川时候的风光。
杜月笙
刘从云没有算到的是,最后自己被政府定义战争反而锒铛入狱,但却没有死在死刑的架上,而是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年,保外就医而死。
从刘从云在四川的经营来看,也算是一个十分有才华的人物。可惜,一身才华不做正事。招摇撞骗走天下,虽有前半生荣华,却是后半生遭罪。究其缘由,终究是一生局限于术士思维,被术所掌握。如今这个时代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掌握钱财,而不被钱财所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