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40年帝国主义大肆侵华的鸦片战争爆发开始,到1912年大清正式走向灭亡,很难想象,在这段屈辱的过程中,几经瓦解的清政府竟能苟延残喘72年之久,那究竟是什么让清朝撑了那么长时间,甚至一度还创造过一段和谐的中兴时期?
1840年,道光帝执政期间,那是一个对大清乃至全中国而言,难以忘怀的灰色岁月,英国人不费一兵一卒,用小小鸦片就击穿了大清封锁百年的国门,此后,西方列强开着坚船利炮嚷嚷而来,从广州珠江口岸陆续登陆,即刻封锁各大海口,实力相差悬殊的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2年之后,清军节节败退,英国军队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了这场毫无悬念的胜利,自此清政府向其割地赔款,同英方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场持续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屈辱史正式拉开帷幕。
此后,帝国主义在华夏大地上疯狂肆虐,民不聊生,面对列强长跪不起的清政府,其懦弱激起了万千民怨,由洪秀全组织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正式打响,给此刻饱受重创的清政府又一次沉重的打击。
外有列强侵华,大举蚕食,内有民怨不断,暴动频发,照理来说,面对如此混乱局面,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清早该面临亡国的结局,可偏偏在“太平天国”爆发十三年后,暴动愣是被清政府生生扼制了下来,此时同治皇帝在位,大搞经济,甚至还助清朝进入了一段维持10年之久的中兴阶段,颇有力挽狂澜、起死回生之势,史称“同治中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列强侵略,内部暴动,遭受内忧外患双重打击的清朝末年,为何能起死回生创造“同治中兴”,这到底是谁的功劳?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利益关系呢?
其实背后的原因非常简单,正是此前那些大肆侵华的西方列强、帝国主义出手帮助了清朝!这时很多人会问了:“那些洋大人坚船利炮开过来,用武力击穿了你大清的国门,此时会这么好心?”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列强们这样做,如果背后无利可图,那不是太不符合帝国主义奸诈而残忍的性格了吗?
要明白此中缘由,首先咱们得清楚,英国人为什么要利用鸦片战争强行打开彼时封闭的中国,大英帝国与华夏之间远隔重洋,而中国国土庞大无垠,即便英军实力超群,有心也有能力推翻清朝统治,可他们怎敢保证,若大一个华夏,那么多中国百姓甘服外敌管制?!
而且当时中国封闭已久,欧洲人对此处风土民情不甚了解,进一步削弱了列强直辖中国的可能,再加上西方诸国当时内部原本就剑拔弩张,英国人根本无力直接统治中国这么大的国土。那列强们为什么又大费周章地来呢?当然是看中了地大物博的华夏,能够为其带来的诸多经济效益,说白了洋大人们就是为了生意而来。
出于这个原因,列强们心中很清楚,推翻本地的中央势利并不明智,只会加重该国内乱不断,如果整个国家都身处乱世、自顾不暇,又如何同咱们洋大人做买卖啊?!于是洋人们开始观察此时中国国内的局势,他们认为以洪秀全组织领导的“太平天国”组织,和苟延残喘的清政府之间,必会角逐出下一代华夏最高统治政权。
于是英国人先找到了洪秀全,希望能与之合作,从中牟利,可这次谈判却谈崩了,洪秀全不但不买账,其势利还进一步发展至由英国人掌控的长江三角地区,实质上威胁到了列强们的利益,这时,英国人才出于自个儿利益考虑,开始转而与清政府商讨合作,本已快歇菜的大清,眼见英国人主动提出合作与援助,简直不要太开心,当即就给洋大人跪下了,此后国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逆转!
清朝末年,列强希望扶持洪秀全势力为自己获利不成,只得转而与大清交易。那这和清政府苟延残喘了72年,直到1912年灭亡有何关系呢?
在大英帝国强有力的援助下,1864年,清政府可说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太平天国”全数镇压和歼灭,而这时大清也从同英国人的合作中尝到了甜头,深知列强们并无推翻政府的心思,自个儿只要跪得再标准些,给其大开通路和便利,让洋人真正从此获利,捞够油水,咱们大清就能尚存一息之气,保持这表面风光的正统地位和形象。
说白了,清政府从此之后已经成了一个名存实亡的“买办政权”,对于利益如此丰厚的合作请求,英国人没理由不接受,他们大力向清政府砸钱,还不起?好办,多给咱们割几块儿地,进一步推动推动大英帝国在此的殖民统治就行!
自此之后,清政府那双膝盖算是跪得彻彻底底,英国的势力继续在长江三角洲稳步发展,他们于沿海地带征收关税,每年就能入账千万两白银,再将这些钱借给大清,大力营建洋务,发展经济、修建公路铁道、税务洋行,国内经济看似稳步增长,可对最底层的人民,其征税却层层上调,被刮得一滴不剩的老百姓怨声载道,但因为有了太平天国被歼灭的先例,再无人敢于英军压倒性的实力下站出来起义,加上彼时沙俄也将目光瞄向了华夏,为与俄国对抗,英国开始更大力度地扶持清朝。
而这时的清政府却蜷缩在洋人背后,数着别人的钞票,任由国人唾骂,心里还喜滋滋,做着可笑的春秋大梦,认为自个儿一息尚存,今后仍能延绵千年统治!殊不知二十世纪拉开序幕,甲午海战爆发,让列强们终是明白,清政府就如扶不起的阿斗,实在太虚,于是很快,英国人将扶持的目标转投日本,清政府顺势丢失了可攀附的依仗。
1912年,辛亥革命发生,犹如弃儿的清政府瞬间崩溃,紫禁城中最后一点儿“残羹剩饭”被袁世凯收入囊中,皇室沦为傀儡,大清彻底灭亡。再看这段可悲可笑的大清亡国史,不知在座各位此时作何感想?还是那句老话:“一个人跪久了,就再不知道如何爬起来,一个国家亦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