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代交往使节的管理机构与职能,用理论来解释,应该怎么理解?
创始人
2025-06-25 06:32:23
0

引言

唐代交往使节的管理机构与职能,用理论来解释,应该怎么理解?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唐作为我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其统治机器也自两汉以来日渐完善与加强,在政治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三省六部的中央官制。

三省之中,中书省主出命,门下省主封驳,尚书省签发、执行政令。尚书省总理政务,诸监司根据政令负责处理各项具体事务。

唐代中央交往主管机构

唐前期,唐代中央交往主管机构是鸿胪寺与尚书省下辖礼部的主客司和户部的金部司,户部金部司主要负责发放交往使节的衣物制服。而主管政令颁发与起草诏书的中书省也会涉及到起草和颁布交往文书,主管审议与封驳的门下省也担负审核与发放出使所用符节的职能,但这些虽然属于交往职责,也属于国家日常政务的处理,在此不再过多赘述,这里仅就中央主管交往事务的管理机构略作论述与探讨。

鸿胪寺

鸿胪寺是唐中央分管交往事务的专职机构之一,主要执掌外宾、朝会仪节,负责交往事务(包括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政权、域外主权国家)。鸿胪寺本就主理交往事务,鸿胪寺的官员也就相当于当今政府外交机关的外交官员,他们可以直接出使。

主客司

在唐代主客司属尚书省下辖礼部,是主要负责外交政令的职能部门,主客司与鸿胪寺共同组成唐代中央外交主管部门。

鸿胪寺的职能与管辖范围

“夫鸿胪之名起于汉代,而事则延于周官。”“鸿胪”一词成为官职名称是在汉朝,而鸿胪寺主理外交与蕃务,则始于周代大行人。唐初依隋制设置鸿胪寺,《唐六典》卷18《鸿胪寺》记载:“鸿胪卿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以率其官署,而供其职务;少卿之为贰。”也有一些适应实际的调整。

唐龙朔二年(662年)改鸿胪为司文,咸亨元年(684年)初复旧。光宅元年(684年)初改为司宾寺,神龙元年(705年)复旧。鸿胪寺以卿一人掌宾客凶仪之事及册诸蕃,少卿本一员,景云二年(711年)加一员,领典客司仪二署,署各有令丞。

鸿胪寺署官除上述二署之外还有礼宾院与左、右威远营。礼宾院在唐后期成为唐中央政府的外交主管部门;左、右威远营为专门服务鸿胪寺等涉外部门的宿卫部队。其长官一般由鸿胪寺长官兼任。如阳济在大历十四年(779年)“拜鸿胪寺卿兼威远营使”。

鸿胪寺的主要职能

迎接外国来唐使团。外国使团入境核验鱼符之后,鸿胪寺负责核准使团人员数量,核实之后上报中书省。接待来使,转接文书。蕃客及其他民族政权交往使团到达京城之后,国书呈递,按照位次觐见皇帝等一应事务都属于鸿胪寺的管辖范畴。

接受贡献,赏赐估值。使团及蕃客抵京之后将所贡献的物品先交由鸿胪寺进行验视,鸿胪寺接到物品后逐一点视,成清单上报。为显示大唐国威,根据贡献价值回赐价值及数量远高于所奉贡献之物的物品。

受命出使。鸿胪寺官员受命出使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以鸿胪寺官员的身份出使,出使官员多带宪职,另一种是以他官摄鸿胪官员出使。

如开元十九年(731年)“辛卯,遣鸿胪卿崔琳入吐蕃报聘。”崔琳就是以鸿胪卿的身份出使吐蕃的。还有贞元六年(790年)十月“辛亥,回纥吊祭使、鸿胪卿郭锋复命。告九姓回纥登里逻没密施俱录忠贞昆伽可汗之丧。”

这段史料中,郭峰也是以鸿胪卿的身份出使回纥的。又如“睿宗时,突厥默啜请尚公主,许之。逢尧以御史中丞摄鸿胪卿充使报命。”和逢尧以御史中丞的官职摄鸿胪卿的职位出使。

还有“(裴)光庭请遣使徵其大臣扈从,则突厥不敢不从,又亦难为举动。说然其言,乃遣中书直省袁振摄鸿胪卿,往突厥以告其意。”这里也是袁振以其他职位摄鸿胪卿出使突厥。

“夏四月,回纥毗伽阙可汗死,六月丙午,以左金吾卫将军李通为试鸿胪卿、摄御史中丞,充吊祭回纥使。”这里,李通以左金吾卫将军的身份摄鸿胪少卿以出使回纥。

从以上的史料中我们不难发现从鸿胪寺派出的官员主要的使命还是吊祭、册封、报聘这种日常交往事务。又如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册封新罗王子,“册黠戛斯王子为为英武诚明可汗,命鸿胪卿李业入蕃册拜。”

建立和管理交往关系。如《新唐书》中记载:“蕃客奏事,具至日月及所奏之宜,方别为状,月一奏,为簿,以副藏鸿胪。”若来使有丧事、疾病、意外,鸿胪寺也需酌情处理。

主客司的管辖范围

主客司属尚书省礼部下辖,是负责执行交往政令的职能部门,《新唐书》记载主客司执掌:主客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二王后、诸蕃朝见之事。二王后子孙视正三品,酅公岁赐绢三百,米粟亦如之,介公减三之一。

殊俗入朝者,始至之州给牒,覆其人数,谓之边牒。蕃州都督、刺史朝集日,视品给以衣冠、袴褶。乘传者日四驿,乘驿者六驿。供客食料,以四时输鸿胪,季终句会之。

客初至及辞设会,第一等视三品,第二等视四品,第三等视五品,蕃望非高者,视散官而减半,参日设食。路由大海者,给祈羊豕皆一。西南蕃使还者,给入海程粮,西北诸蕃,则给度碛程粮。蕃客请宿卫者,奏状貌年齿。

突厥使置市坊,有贸易,录奏,为质其轻重,太府丞一人涖之。蕃王首领死,子孙袭初授官,兄弟子降一品,兄弟子代摄者,嫡年十五还以政。使绝域者还,上闻见及风俗之宜、供馈赠贶之数。

主客司的职能

执掌各藩国朝见之事,这一点与鸿胪寺的执掌是相通的。凡“殊俗入朝者”需由主客司审核人数,配发碟文。按照鸿胪寺所辨品向贡使发放朝觐服饰,安排觐见车驾。给鸿胪寺拨款。按照鸿胪辨品为使者们安排接风宴与告别宴。

按照蕃国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发放返程所需要的粮草。管理贡使所带的宿卫,贡使需要向主客司提供其护卫的形貌与年龄。若来使在京“置市坊”产生贸易活动,主客司会派人管理。

周围少数民族政权首领的册封袭爵统一由主客司管理。大唐使者出使归朝之后,要向主客司汇报所见所闻、出使开支以及带回来的物品的价值与数量。

唐代地方政府的交往功能

唐代的地方管理机构十分复杂多样,大略分为四个系统:地方三级行政系统:道、州、县;边军系统:道与军、镇、戍、关等;边境镇抚系统;中央外派机构。在唐代,这四个系统也在不断变化之中,唐代的地方政府也承担着一些交往职能。

迎接及送归中外交往使节。边境各道州县承担着迎接外国来使和送本国交往使节离境的责任,这部分责任主要包括:入境相关事务核验并核准进京人员数目;接待外国来使并送归来使;提供返程粮食;护送本国使节出使他国。

有一部分对交往涉的权力。这部分权力主要包括:边境政府可以直接与境外地区互通使节与文书,但只能处理简单事务并需要向朝廷通报进程;可以在中央同意的情况下与境外地区盟誓。

转呈国书文书,接转贡献。管理互市事宜。管理交往使节馆驿。边军节度使统辖羁縻府州并有权直接外派使节、互通文书、开展互市。

唐交往使节的选任制度

唐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空前开放的朝代,对外交流频繁之程度更是前所未有,为了更好的弘扬大唐文化,扬大唐国威,推行交往政策,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土安全,对交往使者的遴选慎之又慎。

遴选条件十分苛刻,他们被要求有超高的文化素养,精通中华文化,熟悉所出使地区的地域文化、政治军事,还需要具备敏捷迅速的思维,舌战群儒的口才,强大的心理素质,以及丰神俊逸、仪表堂堂的外貌。

结语

总的来说,唐代交往使节的选派不仅有苛刻的选任制度,而且在交往活动的实践过程之中还形成了交往使节遴选的标准,这标志着唐代交往制度臻于完善。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中国式协商的历史与现实 《百年中国协商史话》一书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追求民主、建设民主,以及发展民主、完善民主的探索历程。本...
吕蒙真是因“关羽附体”而死吗?...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不愧“武圣”之名。其头落下,却能睁眼怒目,吓得曹操失魂落魄;纵使身死,也仍...
原创 蒙... 历史上有很多忠臣良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和遗言,成为后人的楷模和教...
原创 原... 陈独秀病逝后,他的子女们生活的怎么样?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网上流传很多陈独秀的段子,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
有趣的“痕迹” 工人在剑桥大学... 据英国《都市报》2月12日报道,近日,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工人在拆卸书架时,意外发现了一张20世纪60年...
原创 英... 明朝末年,动荡的时局下,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李自成的大西国军成为了一支崭露头角的军队...
原创 明... 从古代开始,读书与仕宦是相依相伴的,在汉唐时候,虽说世家把持朝政,遍看朝堂,都是高门显望的子弟。但这...
原创 朱...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两个皇帝都曾问过,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一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嬴政觉得自...
原创 孟... 孟良崮战役在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伟大的名声源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因为粟裕的卓越指挥才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