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有这样一座神社,他供奉着大量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中死亡的日本士兵,甚至包括甲级战犯。日本右翼势力不停的通过参拜这座神社,告诉世界,自己军国主义之心尚存。
这便是让许多国人为之深恶痛绝的靖国神社。
日本靖国神社
如果将靖国神社放在中国,也许分分钟被拆的片瓦无存。但是在长春,却有一座鲜为人知的伪满“靖国神社”,它就是伪满“建国忠灵庙”。
这座神庙曾经是日本侵略者奴化中国人民的工具,却历经数十年岁月,留存至今。
那这座神庙到底有何来历?为何得以一直保存呢?
成立伪满,卖国求荣
伪满“建国忠灵庙”的故事,还要从伪满洲国说起。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918事变,并在极短的时间里控制了东北全境。
1932年,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和帮助下,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逃离天津,来到东北,并成立了所谓的“满洲国”,成为“满洲国”的皇帝。然而溥仪这个皇帝终究是日本人扶植的傀儡,卖国的事实如铁一般,无法抵赖。
溥仪“登基仪式”
溥仪在他的自传中写道:
“我自从发过誓愿之后,每天早起,准时到勤民楼办公。从表面上看来,我是真够忙的,从早到晚,总有人要求谒见。……这些人见了我,都表白了忠心,献纳了贡物,可就是不跟我谈公事。我每次问起“公事”时,他们不是回答“次长在办着了”,就是“这事还要问问次长。”
这些“次长”,都是日本安插在伪满政府中各部门的实际控制人,所以整个政权看起来是溥仪和他的大臣们当政,实际上却是日本人一手操控。
而“总长”们,是给民众看的:看,这个政府里的一把手,都是你们中国人吧?
而且在这个政府中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各“总长”的薪水要远远低于这些“次长”们,傀儡本色,显露无疑。
关东军帮助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只是为了利用伪满洲国政府做一些关东军不方便出面做的事情。
而“建国神庙”和“建国忠灵庙”,就是日本人借伪满政府之手,推行“惟神之道”的工具。
立庙祭祀,奴化民众
“建国忠灵庙”的修建要比“建国神庙”早几年,可见对于奴化民众这件事,日军是非常着急的。
“建国忠灵庙”旧貌
作为即将修建的“建国神庙”的“摄庙”(代理庙),“建国忠灵庙”始建于1936年,建造过程历时4年,总投资160万,动用工人17万人次。
“建国忠灵庙”用于祭祀所谓“为国尽忠”的亡魂,其中包括大量日本侵略者和伪满士兵及其军属,
其形式和靖国神社如出一辙,所以被称为伪满“靖国神社”。
1940年9月18日,“建国忠灵庙”正式落成,并举行“镇座祭(将所谓“忠灵”安放到神庙中的仪式)”。
9月18日所代表的意义人尽皆知,之所以选择这一天举行“镇座祭”,日本军国主义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镇座祭”当天,上至伪满皇帝溥仪,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下至伪满王公大臣,关东军要员,纷纷列席,场面之隆重,足以看出日军对“建国忠灵庙”的重视程度。
“镇座祭”上的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
他们不会不重视,因为“建国忠灵庙”是他们美化侵略,奴化中国人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侵略行为说成是“为国捐躯”,还能大张旗鼓的宣传,实在是无耻之尤。
当然对于这些鬼蜮伎俩,民众并不买账。溥仪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后东北各地也都按照规定建起这种“神庙”,按时祭祀,并规定无论何人走过神庙,都要行九十度鞠躬礼,否则就按“不敬处罚法”加以惩治。由于人们都厌恶它,不肯向它行礼,因此凡是神庙所在,都成了门可罗雀的地方。”
所谓“不敬处罚法”,就是1940年7月15日,伪满政府发布的《对于建国神庙及其摄庙不敬罪处罚法》,其中规定对于“建国神庙”有不敬行为者,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对“建国忠灵庙”有不敬行为者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且该条法令适用于“全国”所有的神庙。
路过“神庙”没有九十度鞠躬,便要坐七年牢,这绝对不是一个把民众当做人的政府能够颁布的法令。
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
在日军眼中,也从未将中国人当做人来看待。
惟神之道,野心昭然
留存至今的“建国忠灵庙”只是一座神庙的“摄庙”,而这座“主庙”就是“建国神庙”。
“建国神庙”供奉的,不是玉皇三清,不是如来观音,不是列祖列宗,而是“天照大神”。这本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然而这种荒诞却一次次的在伪满政府上演着。
1940年5月,伪满帝国皇帝溥仪来到日本,专程迎接“天照大神”。
在日本,他从日本从裕仁天皇的手里“请”来了装盛在一只长方形木匣里的象征“天照大神”的三件“宝物”。
然而面对“宝物”,溥仪心中却是这样想的:“我心里想:听说在北京琉璃厂,这种玩艺很多,太监从紫禁城里偷出去的零碎,哪一件也比这个值钱,这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大神吗?这就是祖宗吗?”
象征“天照大神”的三件“宝物”
尽管心中腹诽,这些话溥仪是万万不敢说的。他回国之后,便着手将远赴日本请回的“天照大神”供奉到“建国神庙”中。
1940年夏,溥仪颁布《国本奠定诏书》,内曰:
“自建国以来……莫不皆赖天照大神之庥,天皇陛下保佑。……”,“天照大神”最终被定为“满洲国”的“国神”。
这份诏书意味着,伪满洲国的起源不再是大清的始祖,而是和日本一样,源于天照大神。不知道清太祖努尔哈赤知道这件事,会不会从棺材里跳出来。
同时伪满政府还规定,学生、士兵都必须把此诏书背诵如流,背不下来或背错的要受到惩罚,当然这些自然又是溥仪日本主子的主意。
建立神庙,供奉“天照大神”不过是第一步,伪满政府还要求东北各地建立神庙,祭祀所谓的“国神”。
这便是“惟神之道”的第一步,
军国主义妄图借助对“国神”的强制信仰摧毁民众原本的信仰,以达到从精神上控制民众的目的
。殊不知上至傀儡皇帝溥仪,下至普通民众,并不曾有人真正信仰过所谓“国神”,他们注定白费功夫。
即便一直享受祭祀,“国神”还是没有庇佑日本军国主义和它扶植的伪满洲国,在神庙建成4年后的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伪满洲国仓皇落幕。
1945年8月11日夜,溥仪逃离“皇宫”时,却看到“建国神庙”上空升起火苗,“建国神庙”和庙里的“国神”一起,被日本人一把火送上了天。
“建国神庙”遗址
“建国神庙”付诸一炬,“建国忠灵庙”却逃过一劫,被后人所见。
机缘巧合,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侵略者留下的建筑因为各种原因被拆除。
1992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除。
这是一座由德国建筑大师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始建于1908年,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火车站。是一组具有浓郁的巴洛克风格的哥特建筑群,曾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火车站,也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在国际建筑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然而拆掉的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主政领导认为: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那高耸的绿顶子(穹顶),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
极具保护价值的济南老火车站尚且被人为摧毁,这座供奉了无数日伪“英灵”的“建国忠灵庙”为什么能够保存下来呢?
长春解放后,伪满“建国忠灵庙”的主体建筑及部分附属建筑被划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员预科总队,也就是今日的空军长春飞行学院营区,因此在动乱年代躲过一劫,这也是“建国忠灵庙”得以比较完整保存的重要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多数民众对此庙的存在并不知情,又或者大多认为它早已被拆除,毕竟许多长春人都不知道这座神庙到底坐落何处。
如今隐藏在隐秘角落的“建国忠灵庙”已经有些破败,铁门锈迹斑斑,院内杂草丛生,早已不复往日光景。它留在这里唯一的意义,便是提醒后人,莫要忘记这一段历史。
如今的“建国忠灵庙”
因为屈辱,所以铭记
上文提到,某领导因为看到济南老火车站,便想到法西斯,想到屈辱,所以这样的建筑是一定要拆掉的。
可是
正是因为屈辱,才要铭记
。
1840年以来,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一直饱受欺凌。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甲午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短短的一百年,我们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
忘记很容易,但是如果真的忘了,也许有一天,同样悲剧就会降临到已经忘记的人身上。
即便历史书中笔笔带血,即便侵略事实触目惊心,我们的国人,仍旧有很多人在美化侵略者,有很多人认为南京大屠杀不存在,有很多人在支持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经历过那一场灾难的人们一个个逝去。
如果不是一座座遗迹尚存,不知会有多少人无耻抵赖,不知会有多少人歪曲事实。
所以“建国忠灵庙”没有被拆,是一件好事,非但不能拆,还要好好的加以保护。现在的“建国忠灵庙”已经不再是侵略者的工具,而是历史的见证者,肩负着向世界讲述历史的使命。
令人欣慰的是,1987年,“建国忠灵庙”被列入吉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建国忠灵庙”被国务院认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受到保护的“建国忠灵庙”将会更好的履行它的使命。
要拆掉的不是庙,而是它曾经代表的侵略者意志,是至今仍旧执迷不悟的军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