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存世的西晋书法真迹,被评为“镇国之宝”,米芾:这是帖祖!
创始人
2025-06-24 14:33:28
0

文物界有句话叫“绢寿八百,纸寿千年”,受材质的影响和递藏过程中的人为破坏,目前存世的宋代以前的书法真迹非常少。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甚至都已经没有真迹传世了,比如智永、王羲之、王献之。

凡是经过确认的、距今超过1000年的真迹,都能称得上是“镇馆之宝”级别的文物了。而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竟然有一件西晋时期的墨迹真品,它就是《平复帖》。此帖纵23.7厘米、横20.6厘米,共9行、84个字,以草隶写就。

经过现代科技手段和溥儒、张伯驹、启功、吴湖帆等人的考证,认定《平复帖》距今已经1700年了,此作递藏有序,先后藏于殷浩、王溥、李玮、韩世能、张丑、冯铨、梁清标、安岐、乾隆内府、成亲王永瑆、恭亲王奕䜣、溥儒等处。

民国时期,溥儒为了筹集亲丧费用,想要将此帖出售,张伯驹得知后,花费4万银元将它买下。1956年,张伯驹夫妇将《平复帖》捐给了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入选“中华十大镇国之宝”,如今是禁止出境的一级甲等文物。

《平复帖》释文为:“彦先赢瘵,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节年使至。男幸有复失,甚忧耳。舍(或庶)子杨往,初来至,吾不能起。临西复来,威仪详时,举动成观。自躯体之恙也,思识梦之迈甚,执所恒与君。稍之闵凶,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或多)。”

此帖的字体属于隶书、草书的过渡阶段,既有隶书的波磔,又有草书的减省,变隶书的以横取势为纵势,明显受到了卫灌的影响。《平复帖》笔画遒劲硬朗,婀娜有致。起笔露锋,行笔中锋,收笔停顿后挑锋,给人以爽利干脆的美感。

陆机在写这部作品时,以硬毫秃笔写于粗糙斑驳的麻纸上,因此墨色、笔画的颗粒感十足,有一种斑驳迟涩的高古情调。《平复帖》结字松紧得宜,舒展开阔但不疏离,纵逸连绵又不逼仄,欹侧险绝、顾盼生姿,左右结构高低错落,上下结构收放自如,翩翩然活泼可爱。章法上行距大于字距,因此上下之间紧密,左右之间疏朗。用墨浓淡变化较小,利用纸张特性形成自然的渴墨效果。

历史上对于《平复帖》的评价褒贬不一,米芾盛赞它“如火箸画灰”,称它是“帖祖”“墨皇”;启功也说:“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但南朝王僧虔认为,陆机写的就是当时流行的“公文体”,不管他写多少,都没什么价值:“陆机书,吴士书也,无以校其多少。”

您对这件书法有什么评价,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历... 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便到了现代,如果一个家庭没有后代,会遭到不少非议,甚至会被认为是祖上做了坏...
原创 武... 源于对于天道和图腾的崇拜,中国古人有了姓氏,这些姓氏一般从部族首领的名字中衍生出来,而上古八大姓是姬...
原创 清... 作为历史爱好者,我们深入挖掘清朝这一封建王朝的宫廷内生活,探寻其中扑朔迷离的细节。尤其是那些曾在紫禁...
原创 1... “限3个月将其活捉,看他会不会飞!”何人让陈老总如此震怒? 1949年1月,被公安机关多次缉拿的“...
原创 李... 李鸿章将年轻貌美的女儿嫁给了一个落魄的老头子,后代却家喻户晓 晚晴之时,整个国家的大权被慈禧掌控在手...
河南商丘:推动殷商文化在新时代... 殷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内涵非常丰富,具有多个层面。前不久,就殷商文化如何在新时代发扬...
丝路余晖:明朝和帖木儿帝国的外... 陈诚的《西域番国志》 在帖木儿大帝的继承人沙哈鲁统治时代,中国明朝的使者陈诚曾不远万里,前往的撒马...
原创 晚...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都过得非常幸福、安逸,可还有些人不满足现在的生活,认为生活压力大,活得太累。这...
原创 “... 毛遂自荐的故事,传诵千古。根据史料记载,毛遂是赵国人,在平原君门下做食客。公元前258年,秦国围困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