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史之乱根源:唐代河北羁縻州政策始末
创始人
2025-06-24 10:32:47
0

前言

从唐代以来,在安史之乱前期一直都是在边疆上积极进取的,在这一阶段、西域、大漠和东北也纳入了大唐帝国的版图之中。当然在对异族和边疆的征服之中,并不仅仅靠大唐强大的军队武力征伐,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政策方面的组合拳。

而大唐在开拓与经略中,也会各民族的特点、地域差异等发展平衡性问题,因袭历史上传统的“因俗而治”的方法,建立了自汉代开始实行的“羁縻州”政策,在给予民族自由度的同时,也强化中央政权在当地的渗透,从而达到对于边疆胡人的遥控指挥。

羁縻州由来

羁縻州政策先秦开始就已经慢慢发展了,但真正将羁縻州政策进行系统化实施的则是两汉。西汉的时候他们将投降和归附的匈奴和羌人分别划到属国里面,让他们自治管理。这就是最早的“因俗而治,其统治的本意,还是让他们的首领和和酋长管理自己下属的臣民。属国下属的郡县则是以部落为单位,让他们各自的部族酋长分领。既任命太守、县令,又任命当地的部落酋长为王、侯、邑长,实行的是流官治其土、土官治其民的双重统治。

当然了,在一些类似基层的官吏上,汉朝还是会选择中央派去的官员,以及从当地选拔偏向于中央的官吏。这一政策也基本上形成了后期中央政权对于后面边疆羁縻州管理的基本雏形。

到了唐朝初年的时候,唐高祖李渊也在继续执行汉代以来的“因俗而治”政策。武德二年,李渊发布了诏书“是以昔王御世,怀柔远人,义在羁縻。”旨在通过给予这些羁縻州足够的自主权和怀柔等政策,让从隋末战乱之中建立的唐王朝能得以休养生息。不过唐高祖的这个举动属于展示性质的,只不过是大唐国力不强时期安抚这些部落酋长。而真正将羁縻府州全面和系统的推行,则是在唐太宗继位后相继展开。

贞观四年(630年),唐朝灭掉东突厥,而这些突厥降民的安置也是一个大问题,于是宰相文彦博就提出将这些突厥人迁移到朔方的河套地区,进行安置,在这种半农半牧的生产条件下,消退突厥的反叛潜力。这个观点得到了经常和突厥作战的李大亮支持。《旧唐书·李大亮传》:

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怀德,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以中国之币帛,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

不过,和唐朝对于北方突厥整体搬迁的和驱赶政策相比,他们在东北地区(河北地区)的羁縻州政策则显是随着唐王朝在东北的影响力而随时调整的。唐朝在政府高句丽之后,开始对周边的契丹、奚族、靺鞨和室韦设立了多个羁縻州和都护府,将这些部族酋长分开来进行管理。

不过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对于河北地区羁縻州管理的变化,也为后世的安史之乱埋下了伏笔。

河北羁縻州政策

唐太宗时期对河北地区的羁縻州政策则是“以夷制夷”,主要是给予这些少数民族更多的独立自主性,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本族自治的特点,再不改变这些部落的生活习惯和政治习俗的情况下,由中央象征性的任命这些首领或酋长为都督、刺史,保留他们政治和律法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了这些部落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进攻高句丽的过程中,契丹、室韦和奚族都出兵帮助大唐讨伐高句丽。而且作为羁縻州大唐可以名正言顺地在这些地方驻军,增加对高句丽的军事压迫。《旧唐书》记载

“太宗伐高丽,至营州,会其君长及老人等,赐物各有差,授其蕃长窟哥为左武卫将军。”

不过凡事都是有利弊的,这些酋长和部族首领对于大唐的忠诚度在每个时期都是不一样的,一旦大唐势弱或者压迫太狠,这些酋长们会立马扯大旗自立草头王,这以距离大唐最近的契丹最为典型。双方之间打打降降,好不热闹。

武则天的时候,契丹人万荣和李进忠,杀死对契丹保持高压政策,并屡次羞辱他们的营州都督赵文翙,大举反旗,占领了营州。随后在进军檀州的过程中,又大败了右金吾大将军张玄遇,武则天又派遣了名将王孝杰前往,最终也是在东硖石谷之战中王孝杰身陨战场。虽然在其后的战争中被武则天的派遣的数路三十万大军消灭,但这场叛乱也消耗了大量的唐王朝军队精锐,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旧唐书》记载:

斩又遣别帅骆务整、何阿小为游军前锋,攻陷冀州,杀刺史陆宝积,屠官吏子女数千人。

在唐太宗-武则天这个时代,契丹和其他胡人反反复复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堂边将和官员的压迫。更重要的是唐王朝在对河北羁縻州政策上的是当,相对于西南和西域的羁縻州,采取的是基层官员从汉人中选拔,汉臣辅佐酋长。河北地区这些游牧民族本身地盘就大,人口也较为密集。唐王朝有没有大规模派遣官员参与部落管理,造成他们自主性强,酋长话语权强,容易造成反抗。

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加强对河北羁縻州的管理,一方面他沿用了中原王朝对游牧民族的笼络手段-和亲,企图通过和亲来缓解双方之间的矛盾,《旧唐书·北狄传》记载

明年,郁于病死,弟吐于代统其众,袭兄官爵,复以燕郡公主为妻。吐于与可突于复相猜阻。

还有一种就是——羁縻州内迁

唐玄宗时期为了防止胡人叛乱将这些东北胡人融入大唐,为大唐所用,唐玄宗开始了在河北等地建立内附的羁縻州,这些羁縻州不再执行酋长制,而是实行胡汉交融,实际上就是相当于这些胡人开始乔迁到了河北地区,虽然羁縻州得以保存,但却很小,无法形成对大唐的威胁。在羁縻州内,任用大唐官吏进入基层机构管理这些胡人。这也组就了开元盛世多民族的发展,同时“以夷制夷“的方针下,很多内附的胡人纷纷参军(胡人打仗天生比汉人强),造成了河北乃至西北等地的名将多数是胡人出身(李光弼、王思礼、哥舒翰和史思明等人)。

不过出乎唐玄宗预料的是,他的初衷是胡人汉化,在河北地区却称了汉人胡化,主要原因是虽然从魏晋以来河北地区的汉人在急剧减少,而且从曹操征东北之后,迁入很多胡人,到了南北朝之后河北的胡人比例渐渐多了起来,而且在北齐统治其实,主张汉人胡化,由此而来,反倒是胡人文化占据主流。不过隋唐时期在政策上限制胡人入境,到没有让胡化再次加深。而唐玄宗的这一命令,则是开了一个口子,让内附羁縻州有了政治依据。

结语

羁縻州作为唐王朝统治的边疆的一种手段之一,很大程度的加强了唐王朝对边境的控制,虽然这种胡人的控制手段是相对于妥协,甚至有人还认为这是一种裹足不前的苟安之治。但这却也加强边境和中原的联系,不过唐王朝在河北羁縻州政策上的反复最终也让河北走向了胡化之路,成为和安史之乱的策源地。

《参考文献》

《唐朝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羁縻府州》

《论羁縻府州制度与唐初边疆形势的关系》

《旧唐书》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