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国光:张居正的得力助手,其诗词才华同样不应该被埋没
创始人
2025-06-23 04:03:14
0

王国光(1512—1594),字汝观,号疏庵,又号可乐山人,山西阳城上庄(今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人,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作为明代“万历中兴”时期政坛上著名的能臣良吏、“千古一相”张居正的得力助手,王国光在明中叶政治与经济领域除弊兴利、锐意改革,颇有建树,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亦不可忽视。

一、王国光家世生平

(一)王国光家世

白巷里是明代山西阳城润城镇上庄、中庄、下庄三庄的总称。明清时期,此地文教事业极其辉煌,有句俗语“郭峪三庄上下伏,秀才举人两千五”一直流传。上庄读书入仕者中,最为显赫的是王氏家族。明初,高平赤土坡王氏居民被阳城县衙派往有大量荒地可以垦植的山庄,王氏家族便移居到可乐山。

迁入可乐山的王氏家族第一世祖为王四,第二世祖为王十,后为了耕作方便,王氏家族迁居上庄。迁入白巷里的不出王氏第三世祖怀英和第四世祖德刚这两代人。王遵成为王氏家族第一个取得功名之人,后王遵未外出做官,在三庄设帐教徒,这对后来白巷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阳城王氏家族第九世的王国光,于嘉靖甲辰科(1544)中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其堂弟王道,为嘉靖丙午科(1546)举人。自其之后,王氏子嗣中才人辈出。

(二)王国光生平

王国光少时便聪颖过人,“就外塾,渊警无辈”。王国光十六岁时举进士,从此,开始了四十载的仕途之路。嘉靖二十五年(1546),王国光任吴江(今江苏苏州市)知县在吴江做官两年,王国光因父亲病故,以忧去,临行前,“检藏吏得羡金若干,籍其数归之公帑”。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王国光改任河南仪封(今河南省兰考县仪封镇)知县,在当地加强教化,秉公办事。在王国光离开仪封二十三年后,仪封县民为报答他的恩情,在县城之西为其建造生祠,由此可看出王国光在政治上的建树。

嘉靖三十六年(1557),王国光升任吏部稽勋司员外郎升任文选司郎中铨,他不畏强权,能够审时度势,剂之以正,时人以“王戎简要,裴楷清通”赞之。

嘉靖四十二年(1563),王国光升任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他认识到“积贮,国之大命”,但任职时,发现“向多隐耗”。于是开始治理这些弊端,“按故籍,剂之兴革”,各项措施井然有序。后续王国光两督仓场,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奠定了他之后辅助张居正改革的基础。

隆庆六年(1572)五月二十五日,穆宗隆庆皇帝逝世,六月十日,年仅九岁的神宗即位,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他“好为名高,自负伊旦之望”,他立志改革,想通过改革改变明朝积弱的局面,达到富国强兵的宏愿。

改革仅凭一人之力实属不可能,他需要提拔一批人才一起致力改革事业,于是虚己任人。王国光便是其提拔的人才之一。是年七月,在张居正引荐下,王国光拜户部尚书,由总督仓场户部尚书受命回部管事,亦不负期望,从此成为了张居正改革的得力助手。

户部掌管国家财政大权,机构庞大,事务繁杂,面对国库空虚但却承担各种支出冗杂的情况,王国光显示出惊人的改革才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户部改革,且颇具成效:一方面,他们通过改革删繁就简,提高办事效率,实行“归并责成法”。一方面整理地方财政,增加国库收入,同时设坐粮厅。

王国光在户部的锐意改革效果显著,以开源节流为本,极大提高了户部办事效率,节省了开支,丰盈了国库,因此受到朝廷的信任与嘉奖,万历二年(1574)春,万历帝在京城南郊为群臣赐宴,亲笔写下“正己率属”四个字赐予王国光,以示对其功劳的肯定。

然而纵观封建社会历史,改革家的命运大都波谲云诡,改革自古以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改革中,王国光提出的措施涉及到许多大臣的切身利益,得罪了许多人。王国光通过上疏辞职,最终选择了致仕归家的道路。王国光的落职是当时政权争夺下的必然结果。

二、《王疏庵率意稿》的诗歌创作

王国光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文学家。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历任吴江知县、兵部主事、吏部文选郎中、刑部左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前后从政40余年,虽中途屡有起落,但他留心国计,多有建树,是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实行改革的得力助手,对明王朝万历中兴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明史》卷二二五有其传,评其“多才智,掌邦计时,多所建白”。王国光现存作品有诗集《王疏庵率意稿》(以下简称《率意稿》)、奏议集《司铨奏草》《司农奏草》、财政专著《万历会计录》《赋役文册》等。通过《王疏庵率意稿》,我们可以从不一样的角度对王国光进行了解。

(一)《王疏庵率意稿》的思想内涵:宦海抒怀,情志多端

《疏庵先生率意稿》诗歌共计224首,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亲历山川游览之诗,有唱和酬赠送别友人之诗,亦有慨叹世风国运抒怀述志之诗。

除此之外,王国光的诗歌形式亦不拘格套,体裁多样,如五言古风,七言古风,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其诗歌内容的全面性,形式的多样性,这便形成了诗歌内容丰富,不单一的特点。

1、结交庙堂江湖,唱和酬赠

王国光交游范围甚广,人数众多,仅诗歌中提到的交游人数就有47人,交游人物上至庙堂名臣,下至江湖百姓,王国光旷达乐观,重视情谊,有着与自己惺惺相惜的知己,也有志同道合的同乡与同事,还有可以一起游山玩水的朋友。

在交通不便,联系不易的社会中,分别会更加令人感慨万千,在王国光的送别诗中,其中有表达依依惜别之情的,足见王国光善与人交,胜友如云。

2、宦途历经南北,写景状物

王国光一生宦途浮沉,辗转于多地,因此,描绘各地风光的诗歌居多,可将其归类为三地:故乡(阳城及阳城周边地方)、京城、其它地方(任职之地,任职往返途中会友之地等)。

王国光归居在家的时间虽短,但描写故乡景物却最多,诗歌真切地记录了王国光游览的亲身经历与情感,这对研究明代中后期阳城的自然,社会,人文来说,无疑是极其珍贵的资料。从王国光的诗中,可以感受到其家乡阳城生态环境优越,自然环境宜人。

3、历经宦海沉浮,抒怀述志

在明中叶激烈的宫廷政治斗争中,王国光仕途多舛,几起几落,其诗歌作品根基于他政坛行走、仕途波折的复杂际遇。同时,他在诗歌中对明万历年间政治风云的审视与针砭,对明代朝堂官员群体思想特征的观照与审视,对明中叶历史、文学、政治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王国光历经宦海浮沉,抒怀述志的诗歌相比他的唱和酬赠诗与写景状物诗来说较少,但均为精品,以或委婉或铿锵的笔调抒发自己的情思志向。因他抒发的情感大都与自己的宦海生涯有关,故大都用比喻或用典的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哀伤,或是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但在他的诗歌中很少见到牢骚满腹与耿耿于怀,也很少见到怒发冲冠与剑拔弩张,他的抒怀诗歌给人以娓娓道来的柔和感,具有感动人心的力量。

4、慨叹世风国运,书写时事

王国光的奏疏、文章等多为运筹国事,体恤人民之作,相较而言,诗歌中书写时事之作较少,或为书写社会时事,关心民生疾苦,或为关心边境战事,为国分忧。从这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王国光即使仕途不顺,仍不忘初心,清正廉明的宽广胸襟。

(二)《王疏庵率意稿》的艺术风格

王国光的诗歌不仅题材丰富,亦呈现出鲜明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作为朝廷官员,他的诗歌中显示的思想内涵多为宦海抒怀,但对隐逸山林有着无尽的向往与憧憬,因此情志多端。他的诗歌大都不同于明代台阁诗风的雍容典雅,粉饰太平,亦与“诗必盛唐”的明代复古诗风迥异,总体而言,他的诗歌创作心态自由,诗风质朴平和。

1、率意心态

王国光以《率意稿》命名自己的诗集,绝对不是轻率随意的,笔者认为这是王国光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是在表达自己悉心尽意的写作态度,同时亦是其性本直率的表露。

其实王国光以“率意”命名,有自谦成分,明朝文人才子众多,在那样不乏诗才的时代,王国光行走政坛,专注国事,并非刻意以诗名世,“率意”是在表达自己的诗歌率意而成,难登大雅的自谦之意。

2、质朴诗风

王国光的古体诗自然圆转,娓娓道来,写得饶有情致。他的律诗则常用叙事、白描的手法,将读者带入自己所写情境中,令读者感受到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如五言律诗《舟中自酌。总之,王国光的诗风质朴平实,平易近人,与同是在朝为官的张居正的诗风大相径庭。

三、《王疏庵率意稿》的地域影响

(一)力开风气

阳城文风昌盛,王国光可以说是明代以来首开风气的一位。上庄王氏辈出人才,以读书为重,以科举立家,王国光是上庄村王氏家族第一个官至吏部尚书的一品大臣,自此之后,王氏家族人才辈出,明清两代共出五个进士,五个举人和五十多个秀才,创造了阳城文官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

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南的山峰上,有一座寺庙名曰“炉峰院”,庙中石碑上镌刻了清康熙四十年(1701)之前上庄村考取功名的129位先贤姓名以及所任官职,居于首位的便是上庄王氏的九世祖王国光。

王国光以“慎独”修身,注重个人品德修为,后“慎独”成为王氏家训,王氏家族“慎独”的家族文化亦为阳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族文学和姻亲家族关联来看,王国光对于阳城文学史有着首开风气,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积厚流光

王国光慎独修身,勤廉为民的行为品德可谓流芳百世,历经400多年沧桑,王氏家族家训历久弥新,造就了一批批优秀的后人。

2016年1月其“慎独”的家训入选中宣部百集系列片《记住乡愁》,在央视播出,同时,王国光为阳城文化的传承也作出重要贡献,他为《阳城县志》作序《万历庚辰旧志序》,在地方志中收录有他所作的很多碑记,涉及水利、庙宇、学校等。

可以说,作为一代乡贤,王国光一直致力于记录阳城的乡邦文化,积极充当阳城文化的记录者与传播者,使得阳城文化得以传承。

结语

作为明代“万历中兴”时期政坛上著名的能臣良吏,王国光在政治上的建树自然不可忽略。但因是张居正紧密追随者,王国光在明中叶激烈的宫廷政治斗争中屡遭罢黜,志不获展,其名不显,直接导致其作不彰。然而毫无疑问的,他的诗歌创作成就亦不可忽视,不但为其故乡的阳城带来了几度繁荣,更是化作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原创 窦... 文/行走天涯 窦娥死前曾发3个毒誓,后全部应验,但百姓还是怪罪她? 窦娥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悲...
原创 秦... 说起秦始皇,无人不晓他的名字,拥有千古一帝的称号,一生可谓传奇,说到秦国无人不称其强大,战国后期秦国...
三国志用四个字给出答案:张郃二... 曹魏五子良将中最让人琢磨不透的不是于禁而是张郃,因为于禁就是个“责人严待己宽”的“猪身上的乌鸦”,虽...
原创 武... 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也充满了争议,因为在男权社会中,武则天登顶权力的巅峰,自然要做到很多人做不到的...
原创 盘... 唐朝 (618年年—907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辉煌璀璨,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都城长...
原创 欧... 德国先后发动两次战争,把欧洲搞的乱七八糟,使欧洲国家遭受灭顶之灾。那么,在战争结束之后,就是英法这样...
原创 戚... 明朝初期战将如云,辅佐朱元璋发展壮大、登基称帝,帮助太祖皇帝开疆拓土,扩展大明王朝的疆域版图。战争无...
原创 宋... 赵宋王朝,是在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特别是907年,朱温代唐之后,短短半个多世纪,...
原创 家... 公元249年,担任曹魏政权大将军一职的曹爽,和他的第一谋士桓范一起去拜谒高平陵,即曹魏明帝的陵墓,结...
原创 牧... 《——【·前言·】——》 历史上的战争很多,但能精确到具体年月日的,却寥寥无几。而三千多年前的牧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