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借用别人名字进了黄埔军校,从马革裹尸的军人,到国民党陆军中将,再到新中国国防委员会委员,就是这样的一位铁血将军,一生仅为两人流过泪,一是他被杀害的小女儿,另一个是他的恩师。这位铁血将军叫郑洞国。
郑洞国是黄埔一期的学员,当年进入黄埔,却是冒名顶替进来的。这在黄埔军校史上恐怕也是独一无二的。
原来,志在投笔从戎的郑洞国从湖南赶到广东时,已经错过了黄埔军校的报考,而他的同乡黄鳌却担心一次考不上而先后报了两次名,不料第一次他便榜上有名,遂落下个名额虚位以待。他建议郑洞国顶替他的名字去应考。
于是郑洞国就以黄鳌之名报考黄埔。没想到两个黄鳌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录取榜上。恰巧两个黄鳌都分在第一期第二队,每到点名时叫到黄鳌,两个人都说“到”,总是引来一片哄笑。于是郑洞国主动向校方承认了错误。后来经校方同意,才恢复了郑洞国的真名。
毕业后,郑洞国参加了北伐和东征,还在抗战期间率领部队在长城古北口对日军进行了勇猛的阻击,之后还参加了枣宜、长沙、徐州等会战,成为一代抗日名将和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
在国民党军中做到陆军中将,在新中国,他是国防委员会委员。这位铁血的军人,一生似乎只流过两次泪。
一次,是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国家顿失栋梁。面对恩师的离去,郑洞国前去悼念时忍不住老泪纵横。
另一次,则是1977年,将军的小女儿郑安玉遇害之时,老人再次痛哭。郑国洞的小女儿叫郑安玉,是郑洞国将军与第三任妻子顾贤娟的独生女儿。郑安玉出生时,郑洞国已是54岁,故此她对这个小女儿爱若掌上明珠。顾贤娟去世后,郑洞国与郑安玉相依为命。1977年秋,郑安玉却不幸遇害,郑洞国看着正值青春的女儿生命忽成绝响,他悲从中来。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上一篇:北宋灭亡的标志性事件——靖康之变
下一篇:郭沫若为什么要掘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