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工与巧——以汉魏南北朝时期灯具为中心
创始人
2025-06-19 20:02:04
0

何谓文物中的“工”与“巧”?

本文以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灯具为例,讨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工”“巧”观念。作者通过梳理文献中的“工”“巧”概念,揭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三个传统,即工匠传统、知识传统与观念传统。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功能与使用、意象与感官、工巧与雅俗三个方面,梳理了“工”“巧”观念在中国古代灯具设计上的具体体现。

一 何谓“工”“巧”

“巧”是一个内涵小、但外延大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下定义的方式,给予“巧”一个似是而非的标准,但究竟何以为“巧”,始终与人们主观的观看视角和思考方式有关。如何理解“巧”,不同文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人群各有异同。在古代中国,“巧”这一概念于先秦时期即已萌发,且往往与另一个概念“工”相关联。要理解“巧”,就要同时去理解“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巧”,常在工与巧的关系中显现。

《周礼·考工记》云:“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这里提出了制作良器的四个要素,即天时、地气、材料与工艺。其中前三者的获取都需要机缘,但工艺之巧则在于人为。在工与巧的关系之中,渗透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巧”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运用天时与地利,并施“工”于“材”。

《汉书·食货志》云:“作巧成器曰工。”相对于物质性的材料而言,“工”既代表着工匠,同时也代表着工匠所承载的技艺。《国语·齐语》称,“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里的“巧”指的便是相互展示的技艺,而“工”则是展示技艺的主体。《周礼·天官》中提到“九职”,其五即为“百工”,贾公彦注疏“百工”云:“谓百种巧作之工,所为事业,变化八材为器物,饬之而已。”从中可知,百工化材为器,即为巧作。而在“工”与“巧”的关系中,相对于“材”与“工”而言,“巧”构成了“器”与“工”的纽带。换言之,“工”与“巧”是在由“材”到“器”的过程中体现出的,二者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并不能截然剥离。“巧”体现在技艺中,技艺的传承则形成了工匠传统。

除了工巧关系之外,《周礼·考工记》在提及“制轮”与“画缋”之事时也提到了“巧”:

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三材既具,巧者和之。毂也者,以为利转也;辐也者,以为直指也;牙也者,以为固抱也。

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

制作车轮时,在毂、辐、牙三材齐备后,令材成器的关键步骤在于“和”。画缋是在织物上用染料在局部涂画,或用彩丝刺绣,从而形成五彩绚丽的纹饰,画缋之巧的要义在于“章”。“和”与“章”所揭示的“巧”,不仅表现在从材至器的过程中,这里的巧者之“巧”,既在于其精湛的技艺,同时也在于精巧的设计。因此,“巧”既体现在由“材”至“器”的工匠技艺中,同时也表现于“和”与“章”的设计构思上。

二 物质文化研究视野下的古代灯具

器物的设计构思,既要考虑器物的意涵所指,也受到形而上的制器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前者在历时性的积累中形成了知识传统,后者则在反复的破立中形成了观念传统。工匠传统、知识传统与观念传统构成了物质文化研究的三条线索,分别指向“器”“事”“义”三个不同的面向。其中,工匠传统表现的是物质文化中“器”的层面。材料、技艺与人在不同时代和地域中,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器的制作过程体现着工匠之巧。知识传统表现的是物质文化中“事”的层面。不同的器用功能、不同的使用场合与不同的应用人群,都会使器物的设计变得复杂。器物的材料、器形、装饰与纹样在不同礼仪与习俗的影响下,形成丰富而多元的内涵与指向。这些融于器物之中的知识,在不同的感官体验中,呈现出器物的功能之巧。观念传统体现的是物质文化中“义”的层面。宇宙自然、阴阳五行、生死哀乐、雅俗伦理等观念,在不同时代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虽然不能直接与器物的视觉造型相关联,但却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渗透其中,揭示出器物的构思之巧。

在制器之巧、功能之巧、构思之巧三个面向上,我们将“工”与“巧”的概念纳入到物质文化研究的视野之下。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灯具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用火与照明不仅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面,同时也与习俗和礼仪密切相关。以何种材料与工艺制作灯具,以何种造型与纹样装饰灯具,在何种场合使用灯具,这些方面中都蕴含着古人对于“工”“巧”的认识。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中有大量关于灯具的描绘,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中也频见对于灯具的歌咏。在物质形态之上,作为意象的灯烛更是照亮了人们的思想道路。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