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标作为众望所归的太子,如果他没有死,其他王爷敢造反吗?
创始人
2025-06-19 18:03:54
0

朱标不死,谁与争锋!

朱标应该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众望所归的太子了。从历史记载来看,无论是朱元璋、文武百官还是朱标的兄弟们,对朱标地位的正统性和重要性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怀疑。

首先来看朱元璋的态度。

公元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初五,朱元璋率领二十万之众围攻集庆(今南京),激战正酣之际,忽然传来喜报,原配夫人马氏诞下麟儿。朱元璋大喜过望,于当地一座山上刻下“到此山者,不患无嗣”八个大字。

如果说朱元璋勒石刻字只能说是初得子嗣的喜悦表现,那么后来朱元璋的所作所为则可以用极度宠爱来形容了。

1360年(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特意为5岁的朱标请来当时天下闻名的大儒宋濂,授其经学,接受正规儒家教育。

1364年(元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的事业再上一层楼,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此时朱元璋已经有了六个儿子,朱元璋却并没有考虑他人,也没有考虑朱标当时尚且年幼,而是第一时间就将9岁的朱标立为世子,直接宣布了他的继位人地位。

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已经占得南方大片领土,帝王大业就要形成,于是他命令年仅13岁的朱标赴老家临濠祭拜先祖,希望借机训练他将来为人君的本领。

而第二年(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正式称帝,朱标顺其自然地成了大明朝开国皇太子,帝国未来的储君。

朱元璋像

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朱元璋自朱标出生起就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把他当做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而这个心思,一直到朱标死了也从未改变过,甚至在朱标死后,他竟然直接将朱标的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打算百年之后要他继位。朱元璋对朱标的宠爱,以至于此。

其次我们再看朱标身边团队的配置。

历朝历代,皇帝自称“寡人”,而太子身边却从来都是前呼后拥,因为谁都知道,现在的太子就是将来的皇帝,一国之主,自身荣辱都系于太子一人。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于是这些臣子为了自己的私利,往往会教唆太子做出有悖之事,一旦东窗事发,太子之位不但不保,还会掀起一阵血雨腥风。这从历史上“太子之位”竟然成了高危职业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朱标(影视剧照)

所以,太子身边人的配置颇费皇帝心思。

而朱标团队却不存在这个问题,一来大明初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文臣武将各司其职,皇帝号令莫敢不从;二来朱元璋自己就是用人高手,能干什么,能干好什么他再清楚不过。因此朱元璋在挑选辅助太子的人选时,可谓是帝国的最高配置,我们来看一下:

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事吴祯、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

看到没有,这份名单中包括了几乎最顶尖的开国功臣,如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冯胜、汤和、邓愈、刘基(刘伯温)……,这哪里是太子团队配置,分明是帝王团队配置!

再次是看朱标自己的表现。

朱标师傅们的儒学教育和朱元璋对自己经历的言传身教,让朱标的三观始终维持在一个高水准上,他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朝野上下无人不赞誉他。他明白父亲创业不易,因此日常崇尚节俭,不张扬,不奢华,称得上是个“低调的谦谦君子”。

朱标不但对师长尊敬有加,对自己的兄弟们也是关爱非常。作为长子,朱标不但要在父亲在外征伐期间协助目前照顾好几个弟弟,还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弟弟们做出榜样,所以这些弟弟们对朱标十分尊敬,丝毫没有夺嫡之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比起父亲朱元璋的嗜好杀戮,朱标心性纯良,慈悲为怀。他的老师宋濂一家被胡惟庸案所牵连,使朱元璋震怒,继而要处死宋濂,朱标得知后找母亲马皇后商议,经马皇后再三恳求劝谏,才救得宋濂性命。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曰:"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弟弟曾多次有过错,朱标没有坐视不理,积极向朱元璋委婉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因此他始终在诸王中拥有崇高的威信。

结语

可以说,如果朱标不死,他的储君之位无人可以撼动,一旦他继位为帝,不管是朝臣还是兄弟,都是心服口服,断然不会也不可能出现后面的“靖难”之争。

然而,历史就是这么反复无常。完美的好人朱标天不永年,壮年崩逝,给刚刚建立不到三十年的大明帝国带来了前途莫测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老皇帝朱元璋来说,打击巨大,自己用后半生辛苦培养的嫡长子死去,除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和无奈以外,还带有自己身后出现不测之事的恐慌。他考虑过年长的几个儿子,尤其是四子朱棣,这个早年他亲自给予“此子类我”评价的儿子,英武雄壮,杀伐果断,屡立战功,在军中拥有巨大的声威。如果立朱棣为太子,大明必会继续辉煌。

朱棣(影视剧照)

可老朱一想起儿子,脑子里满是朱标的影子,他实在是放不下这个最喜爱的儿子,最终,他冒险将朱标的嫡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决定豪赌一把。

事实证明,朱允炆羸弱的肩膀担不起大明帝国这个千斤重担,他除了遗传了朱标的“仁孝”以外,再也没有能够拿的出手的能力了,加上他重用了一堆无用的文人,贸然听信并采纳了“削藩”的建议,惹得难以自保的朱棣只能扯起大旗造反。四年间,南北多次交锋,最终朱棣以一隅敌全国,造反成功。当他坐上皇帝宝座的时候,一定会感慨:若朱标不死,哪有我朱棣的今日!

朱允炆(影视剧照)

朱棣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个好弟弟。他做了皇帝后,为了掩盖造反夺位的事实,极力否认朱元璋最爱的是朱标:

懿文太子(朱标)以柔弱牵制文义,不称太祖意。——《明太宗实录》

而无名氏作于永乐初年的《奉天靖难记》则对朱标和朱允炆极尽丑化之能事,以反衬朱棣得位正大光明:

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呪诅。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史书如实记载了朱标的所作所为,打脸了朱棣。比如《明史》的记载:

太子为人友爱。秦、周诸王数有过,辄调护之,得返国。有告晋王异谋者,太子为涕泣请,帝乃感悟。帝初抚兄子文正、姊子李文忠及沐英等为子,高后视如己出。帝或以事督过之,太子辄告高后为慰解,其仁慈天性然也。

拨开历史的迷雾,还原出真实的朱标后,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朱标不死,天下无人可以掠其锋芒。

相关内容

再战UFC精英之路尹帅自评...
8月22日,第4季UFC精英之路半决赛将在上海体育馆举行。在其中一...
2025-08-22 12:53:24
西北家庭游七天六晚攻略!夏...
我的西北七日之旅:荒漠、星空与文明的印记 西北,这片广袤而苍茫的土...
2025-08-22 12:44:40
河南:激情南太行户外运动主...
8月2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政府联合主办,新乡市文化广...
2025-08-22 12:44:20
“大国重器”来了!8.5万...
  
2025-08-22 12:39:39
青春赛场展风采 青岛健儿在...
信网8月16日讯8月10日至15日,第一届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辽...
2025-08-22 12:36:02
第八届“五彩神箭”国际射箭...
青海新闻网·江源新闻客户端讯(记者 陈郁 报道)8月21日,青海省...
2025-08-22 12:35:33
原创 ...
民间对《三国演义》中的武将排序有个说法:“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
2025-08-22 12:35:02
原创 ...
引言 荒村雪欲作,耄叟病无聊。树暝乌鸢集,茆深雉兔骄。溪滩观趁渡,...
2025-08-22 12:34:59
2025南昌马拉松大众直通...
新闻荐读 今日上午10时, 2025 南昌马拉松(简称 “英雄马”...
2025-08-22 12:34:54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306、中年读三国,方知古今同道。 《三国》读到第496页,有3点感悟,记录下来: (1)骄兵必败,...
原创 刘... 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可以说是势单力薄,自己的实力远远比不过当时的曹操和孙权。按照常理,刘备在这种...
原创 受... 隋朝末期是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已,各地群雄并起都想趁乱世分一杯羹,最终由唐国公李渊从晋阳起兵攻打隋朝...
原创 湖... 人杰地灵的湖南省,有一个郴[chēn]州,扼守“楚粤之孔道”,历史上对广州极为重要。 【郴州】 郴...
原创 美... 我们国家的很多人,对美国不抱好感,主要原因是,美国经常时不时地跳出来,在各方面指责、为难、打压我们,...
原创 1... 故事发生在1950年的昆明,两位老战友孔从洲和陈赓在过桥米线馆相聚,这次相聚勾起了他们对往昔战友情谊...
原创 世... 文|法老 一、齐长城的修筑 自周平东迁后,周室衰微,各诸侯国势力日益崛起,开始挑战周室的独尊地位,...
原创 中...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只能算是一个小农国家,几乎没有工业,可谓一穷二白,整体国力远逊于英美。但短短70...
原创 历... 隋朝虽然仅仅只存在了37年,但是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隋朝这短短三十多年的历史,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
原创 原... 今天我要跟大家说的是张作霖被炸死后,他的那七个干兄弟,后来的结局是怎样的? 张作霖在成为东北王之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