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两者仅差一字却天壤之别,可别分不清楚
创始人
2025-06-18 14:02:55
0

有句俗语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主要是形容人宽容大度,同时提倡大众在平常的为人处世中,应该态度仁慈,大方豁达。在这句名言中,人们通常会把“宰相”一词看做是宽容的形容词,却容易忽略宰相本身的含义。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宰相,那一定非“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莫属了。宰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是除了皇帝之外权力最大的行政长官。例如李斯、萧何、房玄龄、王安石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宰相。

然而,不熟悉古代官职的人们经常会把“宰相”和“丞相”混为一谈,认为二者没有区别,只是叫法不同。

但其实,宰相是宰相,丞相是丞相,它们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所代表的含义却大有不同,甚至称得上天差地别。那么,丞相和宰相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呢?

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其实,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宰相”是一个合称。古代人认为,“宰”意为“主宰”,“相”意为“相礼之人”,也含“辅佐”之意。二字合一,便成为“宰相”。用一句话来总结“宰相”的含义,就是“封建社会辅佐帝王,且管理政事的最高行政官员。

由此可见,宰相的权力之大,工作范围之广。但是,在古代,最高权力是属于一国之君的,而宰相的权力又仅次于帝王,所以,世人经常会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

就像《韩非子·显学》中说的那样:“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起於卒伍。”不难看出,宰相在朝廷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把宰相说成是古代最大的官,一点儿也不为过,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职。

因为历朝历代,宰相的具体名称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夏商时期,地位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叫“巫史”。当时古代人对于神怪占卜有种谜之信仰,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听信于鬼神,所以王宫和民间经常会举办祭祀活动,已达到求神祈祷的目的。

而巫史即负责祭祀占卜,也负责观天文天象,所以地位极高,权力极大。因为代表着天意,所以巫史也会在帝王处理政事时,担起监督和建议的职责。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巫史的地位甚至会高于帝王。后来,这种监察辅佐之职越来越专业化,逐渐演变成朝堂之上的固定职位。所以,尽管每个朝代中,宰相的具体叫法不同,但职责范围都大体一致。

如唐朝时期,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还有中书舍人,门下侍郎都履行着宰相的职责,主要负责参政议事、起草诏令等。

后来到了宋朝,皇帝正式赋予宰相正式官名,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样负责监管政事,监督帝王。但由于封建君主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宰相的权力也被大大削弱,有时甚至只是一个虚有其表的空职。

例如清朝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成立了军机处,还设置了军机大臣。但这些大臣没有实权,日常工作无非就是“跪受笔录”充其量只是皇帝之令的传达员。他们虽有“宰相”之名,却无“宰相”之实。

丞相:百官之长

其实,相较于“宰相”,“丞相”的知名度似乎更高一些。秦朝时期,丞相的在朝中的地位不高,是相邦的副手,其主要职责就是在相邦的命令下处理政务。

后来,秦国秦武王为了防止相邦权势过大,对自己造成威胁,就设立了左右丞相,让他们互为掣肘。到了秦始皇执政时,李斯出任丞相,他任职时,似乎把丞相的权力带上了新的台阶。

汉朝时期,从汉哀帝开始,此后的200多年里,皇帝都不曾设置丞相一职,而改用“大司徒”来代替它。一直到了公元208年,枭雄曹操得势,为了控制朝廷,掌握实权,他让皇帝恢复丞相一职,并自己出任丞相。

那时,曹操虽是丞相,但明眼人都知道,他的权力,甚至比汉献帝还要大。但到了后来,各个朝代对于丞相的设置并不连续,经常呈现出一种时有时无的趋势。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历史上还是有很多担任过丞相一职业的突出人才。

例如蜀相诸葛亮,自刘备三顾茅庐以后,他出山入仕,对蜀汉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作为一国丞相,诸葛亮兢兢业业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辅佐帝王,统领百官,参政议事,复兴汉室。

但诸葛亮的才能远远高于丞相的本职,他甚至有帝王之才。相传,当年刘备病重,于病榻上向诸葛亮托孤,声泪俱下,言辞恳切,说出了“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

但诸葛亮念及君臣之情,并没有那么做。可见诸葛丞相是多么的恪尽职守啊!除了诸葛亮,历史上还涌现出了范蠡、萧何、房玄龄、杜如晦、苏辙等有名的丞相。

宰相与丞相之分:有无决策权

丞相,宰相,傻傻分不清楚。确实,人们经常会把“丞相”和“宰相”弄混。甚至认为二者是一个意思,只是叫法不同,实则不然,它们之间,可是有很多不同的。

首先,丞相是一个具体的官职,而宰相不是。丞相自存在以来,就是作为一个具体的官职。而宰相,则是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或俗称,更像是一个笼统的范围。值得一提的是,辽朝时期,宰相曾被确立为具体官职,其余朝代则没有。

其次,一般担任丞相一职的是一个人,而履行宰相职责的却是一群人,他们更像是一个团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例如前文提到了唐朝时期,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侍中、还有中书舍人,门下侍郎都履行这宰相的职责。

最后,丞相没有决策权,而宰相一般都有决策权。身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宰相除了辅佐帝王之外,自己也手握部分实权。就像“宰相”的字面含义一样,既有主宰之权,又有辅佐之责。

例如北宋时期,王安石先是被宋神宗封为参知政事,此职是中书门下平章事(当时宰相的正式冠名)的副手。第二年,王安石拜相,主张变法。期间,他成为了除宋神宗以外权力最大的男人。

相比于宰相,丞相的主要职责就是辅佐帝王处理政事,没有什么实际的决策权。尽管“宰相”和“丞相”大有不同,但他们都是古代那些想要入朝为官的人梦寐以求的宝座啊!

相关内容

福州83名“三支一扶”高校...
福州 83 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即将奔赴基层。他们怀揣着梦想与...
2025-07-18 08:38:11
原创 ...
2025年开年谜案:张子枫去哪了? 张子枫,消失得如同人间蒸发,连...
2025-07-18 08:37:04
原创 ...
一、关羽的三个儿子 1、关平 在演义中是关羽收的义子,可以说和他...
2025-07-18 08:34:58
原创 ...
内部原因导致的衰落 锡兰王国是位于南亚的一个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
2025-07-18 08:34:54
原创 ...
秦始皇的生平充满了传奇和谜团,尤其是他在平原津生病一事更是引发了无...
2025-07-18 08:34:53
原创 ...
引子: 观看完《武状元苏乞儿》后,或许你对武状元的身份和地位产生...
2025-07-18 08:34:47
原创 ...
范进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
2025-07-18 08:34:25
原创 ...
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或许被大多数人认识的原因主要是足球,马拉多纳...
2025-07-18 08:34:12
原创 ...
清朝末年,国家陷入混乱,清政府腐朽无能。在这个动荡的时刻,洪秀全等...
2025-07-18 08: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水... #古籍里的历史# 三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支援被困的汉中军团。 侧翼危险解除,又到了春风时节,汉水上...
假如没有刘邦,中国的大一统还会... 历史不容假设,但假设起来会很有趣,这是一篇头脑风暴文。 先说老张自己的看法。 如果没有刘邦,对,我们...
原创 徐... 前言 1936年,徐海东刚立了大功,就跟毛主席道喜。随后徐海东说道 :“主席,我呀,想给您推荐个人,...
原创 三...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能称得上好汉的只有五人,宋江靠边站。 自从春秋战国有如家思想以来,儒士们便以...
原创 毛... 文/ 董晓彤 “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骎骎入古”; “精理名言,故未曾...
原创 1... 悲壮史诗:太平天国北伐的历史回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164年前太平天国的北伐,无疑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中...
原创 王... 秦始皇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非王翦莫属。秦国消灭六国,其中五个是由王翦父子打下来的。但自古以来,狡兔死...
原创 甘... 第一位:董卓 ?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献帝时军阀、权臣,官至太师,封郿侯。 ...
原创 秦... 中国古代头一个正式的皇后是汉朝的吕雉,秦朝则没有皇后,因为秦始皇没有立任何女子成为皇后,也没立太子,...
原创 李... 提及这位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一段被后世无数次颂扬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