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在博浪沙被砸一铁锤,李斯和赵高认定张良是主谋:捏软柿子
创始人
2025-06-17 16:02:28
0

公元前218年4月,草长莺飞,春风骀荡,秦始皇虽然41岁了,还是管不住那颗骚动的心,非要去东海巡游,可刚走到一个叫博浪沙的地方,却被一个不知从哪飞来的大铁锤砸得晕头转向,秦始皇大怒,李斯就要杀人,却把整个大秦帝国给玩没了!

审讯刺客的有两人,一个是读书的文化人李斯,一个是专门阴人的宦官赵高,可怎么严刑拷打,刺客就是不交代主人是谁。

面对硬骨头,赵高的意见是杀完栽赃,李斯的意见是收买栽赃。

要说,无论是谁遇到这两个家伙,肯定没有好果子吃,无它,都是“老阴货”,喜欢栽赃!终于,在两人的一番炮制下,“问”出了刺客背后的主谋。

总之,史书没记载下来三人的对话,而刺客也没交代背后的主谋是谁,但根据太史公的“合理”猜测,大家一致认为刺客背后的主谋是六国的忠良之后,而且地位不低,至少是个“公子”!

于是,两个老阴货费尽脑汁,想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配得上“公子”称号的人!

谁?祖辈挂了韩国五代相印的姬公子!

为啥李斯和赵高要栽赃给姬公子,而不是其他五国的“公子”呢?

谁让韩国是秦始皇第一个灭掉的国家呢?既然是最早灭的,说明实力太弱,没有报复能力。

再说,韩国的世家子弟不多,相对也好找,找来找来,就找到一个地位和“公子”差不多的人--姬公子。

最重要的是,姬公子这个人有案底啊!据《史记》记载:“秦破韩,姬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

看看,动机有了,地位也够,日后还没有报复能力,多好的替罪羊啊!

历史证明,如果这俩老阴货选了楚国、魏国那些大国的“公子”栽赃,大秦帝国绝对会早很多年四分五裂。“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所以,很显然,李斯和赵高也是在找“软柿子”捏;否则,以秦之苛政,民之沸腾,这两人若是指认别人,下场绝不比历史上更好。

李斯和赵高两个人偷着乐着向老秦帝汇报:背后主使人是姬公子,一个小年轻,五代为相,估计是现在翅膀硬了,要出来蹦跶!

老秦帝也不是好糊弄的:你说是姬公子就姬公子了,我还说是项梁呢!

李斯和赵高一看,咱们这位始皇帝不好糊弄,就劝他看开点,主谋人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杀鸡给猴看。老秦帝想了想,觉得也对,反正也找不到真正的主使者,那就是姬公子了,谁让你姓“姬”的呢!

于是,这位姓姬的公子就被老秦帝给通缉了,他只能从韩国一直逃,逃啊逃,逃到了下邳,找了间破屋躲了起来。

可总是逃来逃去的,这不是个事啊?

古时候,那些有地位、有传承的人特别重视自己的姓氏,因为,姓氏代表着上古家族的荣光啊!所以,除非是彻底背叛祖宗,否则,很少有人会改自己的姓氏。

可是,咱们这位姬公子都快被人追杀得没了命,也不管以后地下见了祖宗会不会挨骂了,决定从此做个良民,就改姓名为张,名良字子房!

于是,张良就在下邳隐居了起来,学了一本叫《太公兵法》的天书,还找到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式造反老秦帝,这才有了后来的大汉王朝。

这个故事出自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集》,内容风趣、幽默,蕴含着深刻的批判精神。

林汉达先生是清末时期生人,是民国时期最早支持白话文体改革的作家、翻译家和史学家。他的《上下五千年》,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历史类故事集;而他编写的《初高中英语读本》,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版英语教材。

抗战期间,林汉达先生正在美国留学,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他不顾导师的阻拦,坚持回来报效祖国。解放后,他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育司司长和教育部副部长。

1972年7月初,林汉达接到了周恩来总理委托审校《国际主义还是俄罗斯化》一书的任务。已经72岁的他,听说毛泽东主席正在等着看这本书,便日以继夜,认真校改,每天工作长达十六七个小时,7月24日深夜,他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可是,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却耗费了他毕生的精力,而且,此时的他还在接受改造。

1972年7月26日凌晨,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林汉达先生与世长辞。

尽管林汉达先生把一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但他却依旧不忘自己的老本行,翻译和创作,著名的《中国历史故事集》、《大卫·科菲波尔》和《新伊索寓言》等等,就是他的作品,给后人留下一个庞大的知识宝库!

读史可以生智,而智慧是一个人,立身保命、行走人世最可靠的依仗。

世家公子张良,是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并推动天下大势;草莽出身的刘邦,是如何培养出海纳百川的胸襟;卖草鞋的刘备,是怎样交到关羽、张飞这样的生死之交......这些古人智慧,在林汉达先生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呈现,令人叹为观止。

林汉达先生的《中国历史故事集》,不同于任何枯燥无味的史书,也不同于感官享受的漫画,而是两者的结合。

从春秋、战国到前、后汉,再到三国,每一个历史典故都被他以故事文体的形式串联起来,把古人的语言和行为智慧,用白话文的形式,巧妙地融合其中,具有强烈的代入感。

如果想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历史,而又不让他们疲倦和厌烦,这套带插图的《中国历史故事集》是最好的选择!

它不仅权威、风趣、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还蕴含着林先生那代人深入骨髓的批判精神。有兴趣的朋友,点开上方链接看看吧。

相关内容

活力中国调研行|霞浦,如何...
“我们准备在这玩几天。拍拍照、走一走,甚至坐着发呆,都是放松和享受...
2025-08-25 12:50:06
和好友去重庆组团多少钱?重...
嘿,朋友们!重庆,这座充满魅力的“山城”“雾都”,一直以来都是旅游...
2025-08-25 12:49:14
数千名游客及村民参与,湘西...
近日,湘西州龙山县第三届“村游惹巴拉——暨夏季村晚”在惹巴拉景区热...
2025-08-25 12:48:31
重庆四日游价格?重庆4天游...
家人们,暑假到了,是不是正愁带娃去哪儿玩?那重庆绝对是个超棒的选择...
2025-08-25 12:47:55
原创 ...
随着各城市夜经济的繁荣,游园看灯光秀已经成为人们夏日夜晚消暑的方式...
2025-08-25 12:46:03
“秘境”何以成险境?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图为惠东县白马山一处网红景点...
2025-08-25 12:46:02
大连海岛游:多元魅力共筑旅...
原标题: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热搜关键词 大连海岛游:多元魅力共筑旅游热...
2025-08-25 12:45:22
上海:符合条件居民家庭在外...
为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
2025-08-25 12:39:45

热门资讯

原创 薛... 正史中并无薛仁贵手下有八大猛将的说法,不过在《薛仁贵征东》这本演义小说中倒是出现过这种说法。指的就是...
原创 美... 无论何时何地,人才都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美国能成为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靠的就是无数科技人才。...
鲁明善与《农桑衣食撮要》 蒙古和元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西域地区的畏吾(维吾尔)人最早归附,蒙古人不仅采用其文字和典章制度等,...
北京十三陵探秘:明朝十六帝中,... 在详细阐释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严谨地纠正一下明十三陵的称呼。若要做到准确无误,明十三陵理应被称作 ...
伊斯兰起源中的历史与传说 ‍‌‌‌‌‍‌‌‌‍‌‌‌‍‌‌‌‍‌‌‌‌‌‍‌‌‌‌‍‌‌‌‌‍‌‌‌‍‌‌‌‌‌‍‌‌‌‍‌‌...
原创 1... 1929年,修筑海堤的韩国老百姓。 1929年,辛苦劳作的韩国老百姓。 1929年,大海边的韩国...
原创 俄...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再强的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也就是说,最强的事...
原创 蒙... 蒙古第一次西征,又称为“花剌子模战争”,是蒙古灭中亚霸主花剌子模的战争。这场战争在蒙古帝国扩张史上具...
原创 你... 东汉末年时期,天下大乱,这时候的东汉皇室已经名存实亡,没有了先祖的辉煌。从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开始,...
原创 晏... 晏婴相齐:阻挡不了齐国的衰落 前言 君主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臣子权利过高,如果臣子的权利高于君王,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