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不学无术”却将清廷玩弄于股掌,张之洞:论权术大清无人能敌
创始人
2025-06-16 06:03:08
0

说到中国近代史发展历程,就不得不提袁世凯这个风云人物,袁世凯不但做过大总统,还当了几天的皇帝,真真正正走上了权力的巅峰。

袁世凯一不是皇亲贵族,二不是进士举人,仅凭一个汉人出身却能登上“王座”之位,绝对是实力派人物。

但袁世凯发家之时却总被人称作不学无术之徒,这是因为在当时人们根深蒂固的想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身为汉人在当时不读书就意味着没有好的出路,属于社会“闲散人员”。

而袁世凯恰恰对读书走科举之路没有天赋,连考两年成绩都不理想,一气之下,便决定放弃科举,再也不考了,而多年之后,他成为大总统便取消了科举制,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不学无术”的袁世凯并没有自暴自弃,虽说“文”路走不通,那便走“武”路,袁世凯投奔了嗣父袁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立志要在军队中创出一番天地。

投军后的袁世凯,人生仿佛开了挂,1882年8月,朝鲜发生“壬午军乱”。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清廷派吴长庆前去弹压,袁世凯随军入朝。

在朝鲜平乱这段时间,袁世凯的表现十分亮眼,面对乱局其他人都乱作一团,幸亏袁世凯站出来主持大局,才平定了战乱。因此让吴长庆对他更加赏识,李鸿章听说袁的事迹后,也对他称赞有加。

1884年12月,吴长庆去世。在李鸿章的保荐下,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大清在朝鲜的“监国”大员。这一年,袁世凯还不到26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袁世凯随军撤退到天津。由于在朝鲜时表现优异,袁世凯又被李鸿章保荐负责督练新军,这就是著名的“小站练兵”,这是袁世凯发家的根本。

接受练兵任务后,袁世凯聘请了十余位德国教官,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出数百名学生任各级军官。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都成为了清末民初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等。

在这之后,袁世凯又搭上了慈禧这条线,因“戊戌变法”而受到慈禧的青睐,让他声名鹊起,青云得路,一路扶摇直上,很快走进了清廷的权力中枢。

俗话说“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袁世凯因“戊戌变法”迎来了人生转折点,但却也埋下了祸端,据说,光绪帝在死前见了他弟弟醇亲王载沣一面,光绪托载沣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杀了袁世凯,为自己出了这口恶气。

乱世当中,按理说正是八旗子弟树立威信的好时机。然而,当时的八旗子弟和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劲旅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放眼清末的满人官员中,能干实事的真找不出几个来。

这些人除了整天欺压百姓,作威作福之外,也没什么别的出息了。所以,当时的维新派的改革措施中有许多条目就是针对这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满族官员们的,但却被慈禧镇压了。

脱离“危险”后的这帮皇亲贵族们,继续过着他们“乐不思蜀”的日子,结果,导致了“庚子之乱”的发生,实际上庚子年间,清朝的半壁江山已是风雨飘摇了。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特点:越是失去的,就越想夺回来。皇亲贵族们看着汉人的权势不断壮大,尤其是袁世凯,羽翼日益丰满,这些人心中开始不舒服了。

刚刚靠着儿子溥仪当上摄政王的载沣心里也犯开了嘀咕,他也想扳倒袁世凯。可老袁根基太稳,扳倒他的风险太大。万一弄不好,大清可真有灭顶之灾。

这个时候,慈禧已经被人称为“太皇太后”“老佛爷”,成为了象征性的人物,载沣和隆裕太后成为了实际的代言人。

两个人将首席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请来商议对付袁世凯的计策。奕劻说此事关系太大,要请军机大臣张之洞一起过来商议。

张之洞是清末重臣,他和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一道被时人尊称为“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本人也是汉人,加上年纪又大了。当他听说要诛杀袁世凯后,不由得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他认为当前局势刚稳下来,就诛杀大臣实在不妥,但他看到载沣和隆裕太后不肯罢休的眼神,又说道,不如将袁世凯贬回家去,不一定非要杀了他。

从张之洞的话中可以听出,他本人是不赞成杀袁世凯的。除他之外,其他的军机大臣也大多表示反对诛杀袁世凯。

实际上,朝廷这边想要诛杀老袁的话一出口,老袁就已经从多个渠道得到密报了。针对这种情况,老袁玩了一把失踪。他暗中去了趟天津。

袁府内外的人都以为他失踪了,大家的心中都打起了鼓。传言也一下子四处散播开来,有人说袁世凯被秘密处决了,有人说袁世凯畏罪自杀了。直到袁世凯高调返回袁府,谣言才告一段落。

主持军机大政的张之洞看过老袁这通“表演”之后,忍不住对左右调侃说:

“人们都说袁世凯不学无术。依我看啊,这小子最有术了。他运用‘术’的本领和技巧,在我大清朝可谓无人能敌了!”

第二天,袁世凯接到上谕,被强令去了职,并打发他回老家养病。三天后,老袁带着一帮姨太太和一行亲信,落寞地离开了北京。

在回往家乡的路上,老袁心中暗想等着吧,迟早有一天,我会回来的。

这一天袁世凯并没有等多久,三年后辛亥革命爆发,诺大个清廷竟无一人可以稳定局面,迫不得已,载沣只得求人去请袁世凯回来。

袁世凯的这次出山可不同往日,在家“养病”这三年,他一直关注着外面的局势,只待时机成熟让他一飞冲天,如今机会来了,此次出山袁世凯平定叛乱顺势夺取大总统之位,逼迫溥仪退位,走上了权力巅峰宝座。

在清末,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说的是张之洞虽然有才华,有能力,但不善于玩权术。而袁世凯虽然没什么才华,但却是玩弄权术的高手。纵观袁世凯的一生,关键时刻所做的事无不与术紧密相连。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中国式协商的历史与现实 《百年中国协商史话》一书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追求民主、建设民主,以及发展民主、完善民主的探索历程。本...
吕蒙真是因“关羽附体”而死吗?...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不愧“武圣”之名。其头落下,却能睁眼怒目,吓得曹操失魂落魄;纵使身死,也仍...
原创 蒙... 历史上有很多忠臣良将,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奋斗,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事迹和遗言,成为后人的楷模和教...
原创 原... 陈独秀病逝后,他的子女们生活的怎么样?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网上流传很多陈独秀的段子,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
有趣的“痕迹” 工人在剑桥大学... 据英国《都市报》2月12日报道,近日,剑桥大学图书馆的工人在拆卸书架时,意外发现了一张20世纪60年...
原创 英... 明朝末年,动荡的时局下,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中,李自成的大西国军成为了一支崭露头角的军队...
原创 明... 从古代开始,读书与仕宦是相依相伴的,在汉唐时候,虽说世家把持朝政,遍看朝堂,都是高门显望的子弟。但这...
原创 朱... “天下什么东西最大?” 这个问题,历史上有两个皇帝都曾问过,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完成一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嬴政觉得自...
原创 孟... 孟良崮战役在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伟大的名声源于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因为粟裕的卓越指挥才华,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