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最难以应付的就是暴雨天气路面的大量积水,现在的城市内涝越发的严重,每次暴雨过后路面都一片汪洋。可是令人称奇的是已经有600岁高龄的北京故宫,在过去的风雨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暴雨侵袭,为什么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内涝和积水现象呢?
现在我们说的故宫,其实就是紫禁城明清时期,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它是由明成祖朱棣所建。形态和建筑模式完全是仿照南京的皇宫所建,但是气势和规模却要远远高于南京的旧城。明成祖之所以在北京定都并且建造了气势恢宏的皇宫,就是因为这里是他当燕王时期的封地。
而另一个理由也可能是因为心中一直介怀,父亲没有将朱家的天下交给他,而偏偏要逼他造反才能得来天下。看到南京的一草一木,就想起了曾经的屈辱和不甘,所以才会斥巨资在北京建立皇宫,并且将国家的行政机关转移到北京。使这座城市到今天为止还是中国的行政中心。
他为了紫禁城的建造可谓是费尽心思,无论是木材还是石料,他都要求要用最好的材料。当时很多人为了能够趁此机会发财,而铤而走险进入深山老林,寻找罕见的材料,为此无数人丧失了生命。当时的北京城还属于中原之外的边境,所以人口稀疏,为了能够让都城看起来繁荣兴旺,皇帝还强行的命令将很多百姓迁徙到城中生活。
因为强制的迁都朝中反对声大起,可是皇帝根本就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宫变结束后很多识时务的臣子已经开始归顺于他,一些守旧派而然负隅顽抗,已经被他一一处决,所以迁都一事也还是形式上的过场,根本就是已经决定好的事情,所以皇宫的建造也一直非常的顺利。
最令人佩服当属皇宫的内部排水系统了,因为即便是再好的木材和石料,这些都是可以用金钱实现的高规格,但是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北京城承受了大小洪灾1千多次的,可是紫禁城却从未被水患侵扰过,这简直就是迄今为止建筑史上的最大奇迹。
很多人都为此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最后发现早在建筑初期,工匠们就将排水系统作为皇宫浩大工程的重中之重。为此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设计,一是因势利导,二是地表渗透,三是暗流疏通。北京城南低北高,故宫更是顺势而建,北门的高度较于南门要高出两米的落差。
导致了积水会顺势流向低处,为故宫的大殿都是高高的建在石阶之上,本身就有效防止水漫大殿,而且每了石阶上都有龙头形状的排水口,一旦下雨群龙吐水气势磅礴。再者故宫的石砖之间又有很宽的缝隙,一旦路面积水会迅速的渗透到土壤之中,而且重要的宫殿四周都密布沟渠直通暗河,最后流到护城河里。
而护城河的进水口设有闸门,如果发生水位上涨,便可以将闸门放下,不会造成河水倒灌的现象。这种几百年前的巧妙设计,简直就让现在的建筑专家汗颜,看看现在的城市内涝可能都会无地自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