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源自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是大禹直系后裔。传承1800多年,国君姓姒,始称禹越。相传大禹葬于此地,少康封其庶子无余于会稽,号曰“禹越”。越国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繁荣,融入当地社会,引入中原农耕技术。商周时期,太湖地区与江西湖南的百越同样迈入文明时期。
越国自夏朝开始分封传承,称呼周边民族为方、越、东夷、西戎。远离中原,默默发展。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为争夺利益开始兼并,吴越争霸正式展开。在这段时期,越国邻居吴国强大起来,吴越战争爆发,留下许多典故,如“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等。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率军攻越,越军趁机猛攻,大败吴军,阖闾负伤身死。吴越战争延续20余年,越国最终获胜。然而,越国实力大损,吴国埋下了隐患。越国版图达到鼎盛,但内乱导致衰落。
越王勾践通过“卧薪尝胆”策略,实行发展生产、奖励生育、尊重人才等政策,稳定社会,提高国力。十年后,越国初步具备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实力。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践登基15年后,越国发兵向北进军,与吴军在黄池交战。吴军威仪十足,越王勾践抓住机会偷袭吴国都城姑苏,大败吴师,夫差仓卒返国,吴越战争告一段落。
越国灭吴后称霸,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然而,越国后来出现内乱,连续三次弑君篡位,导致逐渐衰落,后来的越王无颛重新将国都迁回江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成为中原诸国视为蛮夷的国家,越国逐渐边缘化。公元前306年,越王无疆发兵西征,却突然更换攻击目标,遭到楚国反击,大败而亡。
越国灭亡后,分裂为东越、闽越、瓯越等政权,东越国后来收复江东、江北之地,势力再度扩张。然而,秦始皇攻打东越、闽越遇到巨大阻力,最终特赐越国君为驺姓。秦朝末年,农民起义后,越国君摇辅佐诸侯推翻秦朝,汉高祖恢复摇为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