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前还有权臣作乱篡位,为何到了宋朝,权臣却消声灭迹了呢?
创始人
2025-06-13 20:02:52
0

汉朝时选拔官员的制度被称为举孝廉。该种制度是指,人们想要做官并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而是需要通过乡老、当朝大儒、朝中官员、世家门阀的举荐,进入官场。这种制度的应用,出现了一个弊端:必须是和乡老、朝中官员、世家大族关系很近的人,才能进入官场做官。随之就出现了一种情况:被举荐的官员会结成党羽,依附于举荐自己的官员或是依附于举荐自己的世家门阀。随之举荐的官员和世家门阀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大,直到威胁皇权统治(篡位权臣出现)。

曹丕篡位后又向门阀世家做出了进一步的妥协:他采用了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由乡老,世家门阀评定士子品级的高低,任命士子官位的高低,取决于品级的高低。这种制度的应用,又造成了一种情况出现:世家门阀子弟,可以世代在朝中做高官,把持朝政。寒门学子(品级低)永远做不了高官,随之朝政便开始由世家门阀把持。这就相当于朝中高官,长期被世家门阀垄断,时间一长皇帝便会被世家门阀架空。权臣造反一呼百应,是因为朝中官员多是权臣的亲人和门生。即使是皇帝都要看这些权臣的脸色(篡位权臣背后都有门阀世家存在)。

为了避免皇权衰落,到了大隋朝,杨坚想了一个办法:改变举孝廉制度,利用科举来取士。科举不但让寒门子弟有了出头之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种取士制度还能打破朝中官员被门阀世家垄断的格局。科举取士制度始创于杨坚,推广于杨广,发扬光大却是在李世民和武则天执政时期。也许人们会有一个疑问,既然唐朝都采用了科举取士制度,那为何唐朝还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权臣呢?

因为李唐以武立国,门阀世家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但那些跟随李世民父子打天下的功勋武将,又促成了新兴世家门阀的崛起。这些功勋武将,被李世民父子封到各地做节度使。随之就又出现了一个局面,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可以说唐朝的科举制度,制约了老的门阀世家,但却没有制约新兴的各地节度使。造成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唐是以武立国,地方军政没有分开。到了北宋时期,情况就有所不同了。赵匡胤本就是武将出身,被手下武将拥护篡位的他,意识到不能再任由武将势力做大了。

有了唐朝地方节度使作乱的前车之鉴,赵匡胤想到了一个办法。在继续沿用科举取士制度,制衡门阀世家做大的同时,赵匡胤决定以文官来压制武将。随之宋朝对外战争出现了一个局面:武将领军出征,指挥权却在朝中文官手上,同时北宋皇帝还会派出宦官前去监督领军的武将。人们经常能看到史书的描写:即使是宋朝三品武官,见到七品文官都要表现得毕恭毕敬。北宋名将狄青,就是因为官拜枢密使之职(多次击败西夏,官封一品),才会被北宋文官集团联手打压,逼迫致死。因为北宋文官已经习惯了由自己掌权,他们不习惯高官由武将来做。

在利用文官制衡武将的同时,宋朝皇帝还在谨防外戚干政。因此宋朝皇帝就喊出了一个口号: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宋朝皇帝在利用文官压制武将的同时,也在利用文官制衡外戚,保证皇权在赵家延续。这些制度的应用,确实让宋朝没有出现篡位的权臣,但也形成了新的弊端: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宋军战力羸弱。宋朝皇帝有意拔高文臣的地位,因此宋朝才会出现许多名垂青史的文臣。但随着文臣的势力做大,皇权也受到了文官集团的一定限制。

纵观北宋一朝,唯一特例的文官只有范仲淹一人。知兵的范仲淹,虽然也是文官集团的一员,但他并不反对由武将来掌权,狄青就是范仲淹大力提拔的名将。编者觉得利用文官,内侍制约武将、外戚,也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没有限度,宋朝就会迎来新的问题。

果然到了宋徽宗执政时期,童贯、蔡京、高俅等人开始掌权。宋徽宗亲近的文官、内侍让北宋陷入了动荡。靖康耻发生后,宋高宗赵构的想法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赵构既想利用能征善战的武将,让自己偏安一隅,又对武将们极度不信任(岳飞北伐失败的原因)。科举取士制度,让宋朝没有篡位的权臣出现。利用文官制衡武将,也让宋朝没有出现节度使割据藩镇的局面。但这些制度,却让宋军战力变得不堪一击。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中超-维塔尔1射2传 海港4-... 北京时间8月15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21轮比赛展开争夺,上海海港主场迎战河南队。上半场比赛...
视频 | “小孩姐”巅峰对决!... 8月11日,全国第一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在沈阳奥体中心上演第二个比赛日的争夺,在女子100米决赛中,广...
日本几十年精心设计的一局,洗掉... 曾经有日本网友在外网上提问,“如果日本再次侵略中国,中国人会反抗吗?” ,帖子一经发出就引起了相当激...
俄乌纠缠1年多,泽连斯基和当初... 1949年12月10日,绝望的蒋介石,在成都登上飞机,狼狈不堪地败退台湾。此时,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已...
原创 朱... #深度好文计划#治国安邦,人心为要。王朝兴衰,在于君主如何倾听民声,挑选良才。明太祖朱元璋以三筐稻谷...
原创 扶...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会稽,取道海上,北走琅琊,在途中患病,便派蒙毅祷告山川祈福,没等到蒙毅返回...
春秋初期燕国联合卫国攻打郑国?... 春秋初期,郑国在郑武公、郑庄公父子两代的勉励经略下蒸蒸日上,成长为中原四鼎甲,与卫宋鲁齐名,在这个秦...
一本“豆腐账”,记录上海家庭7... 煤球炉15000元 窗帘66500元 …… 1954年11月28日 上海市民何耀宗夫妇 记录下第一笔...
蒋介石故意给八路军三个“倒霉”...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掀起了全面侵华的狂潮。面对亡国灭种的压力,...
原创 小... 在1931年的一个夏天,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事件。一名日本军官在中国东北地区遭到秘密处决,这不仅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