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皇帝在位仅4年,25岁失踪,600年来生死成谜
创始人
2025-06-13 13:03:19
0

明朝十六帝,明十三陵中有只葬有13位皇帝。开国皇帝朱元璋藏在南京明孝陵,明代宗朱祁钰葬在北京西山景泰陵,还有一位没有归葬明十三陵的皇帝,至今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六百年来生死成谜。很多人相信他没有死于夺宫之变,逃出了皇宫。全国各地,都有很多与他有关的,真真假假的传说。

他就是建文帝朱允炆,本来他才是明朝第二任皇帝,他叔叔朱棣“靖难之役”夺权上位之后,把他在位时的史料全部销毁。再加上在位仅4年,后来去向成谜,作为皇帝的名声不怎么响亮,很多人会误会朱棣才是明朝第二任皇帝。有人说,建文帝的生死之谜,是“大明第一悬案”,六百年来也无数人想求一个答案。

朱允炆是朱元璋看重的皇太孙,朱元璋是个要求相当严格的皇帝,开国之后大杀功臣,通过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杀了几万人,几乎把开国功臣都血洗一空。朱元璋本来立了长子朱标为太子,可是朱标走在他前面,因此他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为人孝顺仁厚,深得朱元璋之心。朱元璋虽然对大臣不怎么样,该杀就杀绝不心慈手软,但是对儿孙却是呵护备至,特别是他亲手培养的接班人朱允炆。他担心秉性纯良的皇太孙无力驾驭群臣,几乎将开国功臣都清理干净;大明的政权是从蒙古人手中抢过来的,他为保边境万无一失,安排了九个儿子带兵戍守边疆。

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秦王、庆王、肃王等九王肃边的安排,朱元璋自以为万无一失,还颇为自得地交代皇太孙,史书中有这样一段祖孙之间的对话:

太祖曰:“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懂,贻汝以安。”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汝意如何?”太孙曰:“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废置其人,又其甚举兵伐之。”太祖曰:“是也,无以易此矣。”

诸王御边尘,大明无外患,若诸王造反,谁可御之?这个问题,把深谋远虑的朱元璋也问住了。在他的计划中,安排戍边的九个儿子都是给大明看大门的,他在之时都老老实实的,没有一个敢造反。若是他不在之后呢?

果真一语成谶,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第二年,也就是建文帝元年,燕王朱棣就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还没来得及“以德怀之,以礼制之”,就跟朱棣刀兵相见。朱允炆虽然接受了系统的皇子教育,但是为人有点迂腐,朱棣是拼上全幅身家性命要抢皇位,他却给下了一道“勿伤我叔”的旨意。朱允炆不想背负杀叔的名声,这无异于给朱棣一块免死金牌,战场上刀枪无眼,朝廷的人马都不敢对造反的燕王痛下杀手。

朱棣打仗真有两下子,加上洪武年间的大清洗,将那些有将才的开国将领都清洗得差不多了,只剩下一个擅长守城的老将耿炳文。建文帝还错用了只会纸上谈兵的曹国公李景隆,朱棣几经艰辛终于打到南京城下。建文四年,李景隆打开金川门,燕王的军队军队逼近皇宫。史书上是这么记载建文帝的结局:

“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谅而遽至此乎!’……壬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

这本史书是明成祖朱棣的实录,建文帝自焚火海的情节,水份非常大。其实真实的情况是,燕王朱棣攻下京城时,曾给手下部队下过一道奇怪的命令:不入皇城,退守龙江驿。朱棣毕竟是以“清君侧”的名义造反,他不想背负弑君的罪名,围困皇城之后,他留给朱允炆充分的时间——要么退位,要么自杀。

可是建文帝并没有如他所愿,而是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一起不见的还有传国玉玺。从此,生死不明的建文帝,就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朱棣当了皇帝之后,派了两个人去找朱允炆。一个是胡灐,一个是郑和。胡灐主要是在国内找,郑和主要是在海外翻,可是朱允炆就如同露珠入海般,杳无踪迹。

为什么肯定建文帝没有死于宫中呢?当时宫中起火,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无从得知。有没有可能建文帝跟妻子、儿子一起蹈身火海了呢?答案其实在朱棣身上。

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起,朱棣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涉及大江南北,前后共20余年。朱棣如果确定建文帝已经死了,为何要苦苦寻找他若干年?《胡灐传》中明确记载:

“先,灐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如释。”

朱棣对外宣称建文帝已自焚,也曾作祭文为他发丧。可疑的是,建文帝有正式死亡的官宣,但是却没有陵墓。如果建文帝已跟皇后、皇子共赴黄泉,朱棣做戏做全套,肯定要替他树墓立碑的。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

建文帝没有死于火海之中,他逃出了南京城。相传,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这个说法到底有几分真,答案还是在朱棣身上。

朱棣在位期间多次派人到全国寺庙中查访,朱棣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如果不是疑心建文帝藏身寺庙,朱棣不必如此折腾天下僧人。

关于建文帝的去向,有说他逃到了云南、广西、贵州各地,全国各地都有和建文帝有关的古迹,比如广西横县宝华山应天寺,相传他曾在此隐居15年。还有人根据各地的传说,推测出建文帝的逃亡路线:苏州—浙江(金华)—江西(玉山)—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河池)—宜山—贵县—横县—上思。也有人说他曾在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接着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

这些真真假假的传说,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有待专家去考证。至少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建文帝朱允炆没有死在宫中那场大火之中,他逃出了皇宫。他多半是以和尚的身份逃亡的,他的去向成了朱棣的一块心病,只有等待后世的历史发现来确认。

2008年的时候,在广西发现了一座三合土巨石棺椁,内有两座棺椁,坐北朝南并列放置,分别躺着一男一女。蹊跷得失,墓主人身子下面铺着一块长1.72米、宽30厘米、厚2厘米的“北斗七星”板,手中还有一把折扇;女主人的衣服上面竟然有荷花的图案,在明代荷花图案是皇后专用的。这一对男女,会不会是逃亡到广西的建文帝和他的妻子?

这便是历史的魅力,有无数未解之谜,又有无数种可能。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