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9年,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已经75岁高龄。在她的统治下,大唐帝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武周。然而,就在这一年,她做出了一个令朝野震惊的决定:成立一个名为“控鹤监”的机构,专门用来招纳男宠。
消息一出,全国各地的英俊少年纷纷涌向京城,希望能够成为女皇的宠儿。不久,“控鹤监”的成员就多达43人,他们被分为左控鹤和右控鹤,由张易之和张昌宗两兄弟分别掌管。那么,这个“控鹤监”究竟是做什么的呢?
“控鹤监”,这个名字听起来颇有仙风道骨,实则是她用以召集男宠的私人机构。除了为武则天提供男性的陪伴外,他们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能,那就是在宴会上侍奉女皇,为她解忧。每当武则天结束了一天的朝政,她就会来到“控鹤监”,在这里,她可以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宁静。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一年的时间,“控鹤监”就变了味。这里开始充斥着丑闻和荒唐行径,甚至有人在这里酗酒赌博。这一切,似乎都成为了后人攻击武则天晚年昏庸好色的一大证据。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年轻时英明神武,晚年却变得荒唐昏庸,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汉武帝刘彻,年轻时任人唯贤,远征漠北,痛击匈奴,晚年却听信谗言,引发了“巫蛊之祸”,导致亲生儿女和皇后卫子夫的冤死。唐玄宗李隆基,前半生心怀天下,开创盛世,后半生却沉溺于杨贵妃的温柔乡中,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
那么,武则天是否也步入了这些帝王的后尘呢?其实,她召幸男宠的背后,隐藏着她不为人知的精妙布局。
在武则天的众多男宠中,有四个人的名字最为人所知。薛怀义,原本只是一个卖药的郎中,却因为长得俊朗,嘴巴又甜,被武则天的义女千金公主看中,并献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对薛怀义宠爱有加,不仅赐给他高官厚禄,还让他替自己做了更重要的事情。当时,武则天刚刚建立武周,坐上了皇位。然而,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这是人神共愤的。武则天急需一个武器来为自己造势。
就在这时,薛怀义带着《大云经》出现了。这部经书记载着女主统治国家,最后成佛的故事,正好可以用来告诉天下人,武则天是天神下凡,她成为一代帝王是名正言顺的。
武则天对薛怀义非常满意,甚至放纵他在朝堂之上横行霸道,欺压官员。薛怀义的恶行,引起了朝廷上下的激烈弹劾,也就没有多少人来想方设法针对武则天自己。从某种程度上说,薛怀义就是武则天的“背锅侠”,利用他来制造矛盾,转移目标。
后来的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他们深得武则天的宠爱,官职迅速蹿升,比起当初的薛怀义更加得势。他们拿着鸡毛当令箭,随意残害和他们有仇之人,就连皇亲国戚也不放过。
有一次,皇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和女儿女婿,在私底下说二张的坏话,却被二张的耳目听去。张氏兄弟立刻跑到武则天面前,添油加醋地诉苦。武则天把李显召来,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因为在她眼里,她宠爱的张氏兄弟还有着留用的必要。
当时武则天已接近80岁,在狄仁杰等人的苦谏之下,她放弃了立侄子为太子的想法,而是把废黜的李显喊来,复立为皇太子。有了张氏兄弟在朝堂作为耳目,她这次明显是对李显的敲打:“我还活着呢,绝不允许任何人觊觎我手中的权力!”
另一边,受骂后的李显战战兢兢,大气不敢出。万般无奈之下逼死了儿子、女儿。但张氏兄弟仍不解恨,又将李显的女婿下狱治死。然而,李显的女婿正是武氏一族的人。这样一来,张氏兄弟将李家和武家子弟都给得罪了。这也就为他们后来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公元705年,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群臣发动“神龙政变”,意在诛杀张氏兄弟,实则逼迫武则天下台,拥立李显为帝。最终,张氏兄弟被乱刀砍死,一代女皇武则天被迫退位,政治生涯也就此拉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