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杨广征讨高句丽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不!
创始人
2025-06-13 12:05:13
0

先简单介绍一下高句丽的来龙去脉。

高句丽相传是由汉时扶余人朱蒙创建。朱蒙本是扶余皇族,因为政治斗争失利,逃难到现在新宾县永陵镇南附近立国。从此在白山黑水间又多了一股势力起来。

终汉一朝,高句丽进一步扩张。其势力范围已经南下发展到汉江流域(朝鲜半岛)。

汉亡之后,曹魏政权与高句丽在辽东互相交兵,最后曹魏攻破其都城后收兵而返。可是,70年后,高句丽余孽又卷土重来,重建都城攻略辽东。

再往后,中原王朝开始了不能细说的民族大融合,一百多年里再也没有大一统的中原政权在辽东地区和高句丽交锋。

这个时期里高句丽逐渐做大,最终在东亚大陆的东北部,变成了一个西达辽河,北及辉发河(西流松花江最大的支流),东临日本海,南抵汉江流域(朝鲜半岛)的庞然大物。

此时的高句丽北面苦寒,东面大海,南面半岛,除了繁华的中原地区,它再也看不到其他目标了。

待到隋文帝杨坚一统中原后,高句丽联合靺鞨率先向大隋发难,进攻辽西隋境。一年后,杨坚发兵30万,水陆并进共击高句丽。可惜,天不佑隋,水军处一入海便遭飓风,船毁人亡。陆军又恰遇雨季,道路难行,粮草不济,又加上军中大疫。

两路军马尚未与高句丽交战便折损十之八九,隋文帝杨坚无奈罢兵。高句丽气焰愈盛。

随后就是隋炀帝杨广三次出征高句丽。

第一次,隋炀帝杨广下旨命天下兵马,无论远近南北悉数集结涿郡,然后再向高句丽进军。如此粗鄙不经大脑的调度命令,让隋军光是集结到涿郡便去掉大半条命,中原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被破坏殆尽。

最后130万兵马集中于涿郡,而他们身后保守估计还有200万的民夫在输送各类战略物资。

花了如此代价,集结了如此民力,不一战而平高句丽实在说不过其,隋炀帝杨广也是这样想的。

他为了防止将领轻兵冒进争取功劳名声,下旨所有军令需得到他的同意才能执行。想法是好的,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将领们第一时间得不到皇帝的命令连基本的进攻撤退都做不了决定,如何能把握战机,决胜于两军之间?

结果不出意料第一次征伐大败。隋将宇文述等九支军队当初渡过辽河时,记有兵士30万5千人,而战后退回隋境只有2700人。

第二次,距离上次不到一年,隋炀帝杨广又下令天下兵马集结涿郡。

一样的套路更严重的后果。皇帝大人来一次就算了,大家咬咬牙挺过去就过去了,这一年不到又来一次,谁都受不了。

看到民愤已起,受炀帝杨广猜忌日深而内心不安的杨玄感突然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造反。

此时全部兵马集结在辽东,后院起火炀帝杨广不得不在于高句丽交战中临时撤兵自保。高句丽确认再三后趁机反扑,隋军又败。

第三次,距离二征不到一年,炀帝杨广又下令天下兵马集结攻伐高句丽。这次大家聪明起来了,什么不分昼夜集结?扯淡!老子不玩了!你这个百分百打败仗的皇帝,累死累活跟着你出征也是送命而已。

虽是如此,炀帝杨广还是命令已经集结的倒霉蛋们进攻高句丽。就在众人自认倒霉时,高句丽突然请降。

前两次征伐,高句丽虽胜但损失也大。这次是实在没有力量抵抗了,所以请降。当然结合后面高句丽的表现,我有理由认为这不过是一次缓兵之计的假降。

不过炀帝杨广还是很高兴的,罢兵归朝,开始镇压起本国的叛乱来了。

不过数月之后,炀帝杨广召高句丽王高元入朝觐见。高句丽却拒不奉旨,炀帝杨广有一次大怒,再次下令征伐高句丽。

后面大家都知道了,炀帝杨广死在江都,天下大乱。

待到唐国新立,又历经唐太宗、唐高宗两朝后,大唐总算是灭了高句丽。

纵观高句丽的兴起与灭亡,各朝各代只要能力总是会征伐高句丽,而绝不仅仅只是炀帝杨广一人。各位试想,如果历经唐太宗、唐高宗后高句丽还是没有被灭绝,之后的中原政权会停止征伐吗?

宋代的金、明代的清不都是从那片白山黑水之间发迹的吗?金朝攻破开封,满清入主中原,当时的杨广看不到,难道我们后人也不知道吗?

三面都没有发展的空间,而中原地区的富庶又让人垂涎三尺,如此格局注定古代中原政权与东北面的任何势力不能共存。这世界本来就是“不是东风压倒西风,便是西风压倒东风”,互不侵犯的和平只是因为自身没有绝对的实力吞并对方罢了。

综合以上,炀帝杨广征伐高句丽的失败才是隋亡的原因之一,而不能说炀帝杨广征伐高句丽是隋亡的原因之一。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