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谁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1982年2月25日至29日,北京召开了一次名为“全国浓香型白酒标准工作座谈会”的会议,当时参加此次会议的,都是国内浓香型白酒企业的“领头羊”。
一共有12个单位,分别是五粮液酒厂、泸州酒厂、双沟酒厂、金州曲酒厂、北京酿酒总厂、天津酿酒工业公司、轻工部食品发酵研究所、轻工部上海香料研究所、辽宁食品工业研究所、江苏食品发酵研究所、贵州轻工所、黑龙江轻工业局。其中有的酒厂在当时,或是现在单独拿出来,都能“独自撑起一片天”。
今天要说的这一名酒,叫作金州曲酒,便是辽宁金州曲酒厂的“成名作”。
曾一度能跟国内的众多名酒平起平坐,甚至超越不少历史名酒,如今走向“陨落”,一度被人怀疑名字被取消,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它出现这么大的变故?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它的发展历程,相信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1943年大连金州酒厂正式建立,“起点太高”
在酒厂建立之初,便受到社会各界和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拥有着当时比较先进的水、电、汽、交通等基础设施设备,用于检测和化验白酒的设备和工艺十分先进。而且,酒厂还引进三名国家级白酒评委,其中一名还是当时的中国白酒检评专家组副组长,跟国内同类酒厂相比,显然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酒厂主营的产品有金州曲酒系列,金州王牌系列,金州酒、金州酒友、金州老窖、宴中宴等20多个品种,特别是金州曲酒,更是连续三届蝉联国家银质奖。
1979年被命名为“全国优质白酒”,名声大显
全国名白酒、优质白酒会议是国内最顶尖的白酒盛会之一,一般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实地调研、优中选优等流程,才于大会上正式宣布最终名额。
金州曲酒以其纯粮酿造的优秀品质、历史悠久的酿酒工艺等硬性条件,成功入选本年度的“全国优质白酒”行列,足以彰显其举足轻重。
1980年,优质产品位居同类产品首位,“顺风顺水”
在此一年间,金州曲酒的质量大幅度提高,优质产品率更是超过60%,稳居国内同类产品的第一位,在群众中的威望也是达到了历史新高,在其最辉煌之时,甚至还一度被人称为大连“茅台”,并且顺利成为招待外宾用酒之一。
1997~1998年,“风云突变”,缺点暴露
金州酒厂发展的太顺风顺水了!
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它,还是迎来了它的低谷期,在这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它的销量持续低迷,其中缘由很多,主要可以归为三点:
其一,当时整个白酒市场都受到洋酒的冲击,国内白酒行业竞争压力空前巨大。
其二,酒厂的经营和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没有人及时站出来掌管局面。
其三,此时并没有妥善且足够的后勤保障,没有把宣传事宜做到位。
其实,国内像金州曲酒这样,一心注重酒质,却不重视宣传的白酒挺多的,北京特曲酒、山东秦池酒、广东梅鹿液、贵州君中元私藏酒等等,都有着纯粮酿造的高品质,其中产自贵州仁怀的此酒,酿造人是“酱酒之父”李兴发的亲传弟子—曾传政,酿酒厂房更是位于有着“国内酱酒圣地”美誉的7.5公里核心产区。
并且在选择酿酒原料时,也会使用由专人精心筛选出的红缨子糯高粱,然后采用古老又经典的坤沙大曲工艺,耗费165道工序环节和1整年时间匠心酿制。
有酒友评价其口感时这样说,醇厚幽雅、细腻柔滑,酒香层次分明,在饮完一杯后,嘴里留香持久,杯壁有明显的挂酒。
20世纪初,从此一蹶不振,走向“陨落”
在1998年之后,虽然有隋全权同志带领一班人马把酒厂扭亏为盈,但也只是解了一时的燃眉之急,最终,在本世纪初,在历前进的车轮之下,金州曲酒还是走向了没落之路,如今更是一度走不出辽宁当地,偶尔有人提起它时,还以为它的名字已经被取消了,令人直叹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