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都是晚清的重臣,李鸿章和翁同龢为何水火不相容?
创始人
2025-06-10 22:03:40
0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历来就争议多多。有人称赞他公忠体国,一心推行洋务运动,竭力维系国家统一;也有人批评他丧权辱国,不断向各国列强妥协,俨然就是一个“卖国贼”。

在批评李鸿章的阵营中,翁同龢无疑是最坚决、最卖力的那一个。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两位晚清的重臣,努力揭示他二人如此“不对付”的原因。

李鸿章(1823年——1901年),字渐甫,号少荃,谥号“文忠”,安徽合肥人。他是清末重臣,与曾国藩、左宗棠和张之洞被并称为“中兴四名臣”,更被慈禧太后称为“可再造玄黄之人”。

翁同龢(1830年——1904年),字叔平,号声甫,谥号“文恭”,江苏常熟人。他是咸丰帝时期的状元,官至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还是著名的清流领袖,在民间的官声甚好。

这两人的政争,根源还是从私仇开始的。

翁同龢的爷爷翁咸封虽没有中得进士,但却从此改变了翁家的门风,从尚武之家成为了崇文之家。在这样的家庭成长,翁心存终于考取了进士,历任广东学政、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等职。

翁心存生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翁同书、翁同爵和翁同龢。这三个儿子皆非常聪明,读书学习非常在行,先后都入朝为官。

不过,万事皆没有永远的顺风顺水,翁同书在担任安徽巡抚期间被捻军击败后退守寿州。结果,寿州很快又生兵乱,遭到了苗沛霖的叛军围攻。作为巡抚,翁同书不思坚守城池,反而仓皇逃出寿州回到了京城。

当时,曾国藩正担任两江总督并督办苏、浙、皖、赣四省的一应军务。对于翁同书这种贻误战机和临阵逃脱的行为,曾国藩表现得非常气愤,立即上疏进行弹劾。据《清史稿》记载:

臣职分所在,理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而瞻顾迁就。

很快,弹劾疏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准许,翁同书被判处斩监候。已经七十多岁的翁心存听闻这个噩耗,竟然在家中气绝身亡了。慈禧太后为了体恤老臣,才转而改判了翁同书充军新疆。不过,他还是在几年后病死在了西北。

翁家遭受如此的重创,翁同龢从此开始和李鸿章结怨,暗暗立誓要替自己的父兄报仇。弹劾疏明明是曾国藩所奏,为何翁同龢要怪罪于李鸿章?因为,这份奏折是由李鸿章具体执笔完成的。

洋务运动期间,朝廷中枢有恭亲王奕訢推动,曾国藩、李鸿章等地方大臣都是积极支持者,终于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不过,朝中的反对者也不在少数,除了倭仁等人外,翁同龢也是一个旗帜鲜明的反对者。

在“自强”和“求富”的旗帜下,洋务运动尽管遭到了一些阻力,但前期的进展还算顺利。随着不断深入,逐渐向文化领域扩展,出现了改革传统封建官制的呼声,此举严重触动了顽固派势力的切身利益。

作为清流的领袖,翁同龢仗着自己帝师的身份,历来就标榜着忠君爱国和廉洁奉公,不断在慈禧太后和同治帝面前进谗言抹黑洋务运动。基本上,只要是李鸿章所推崇的,翁同龢就必然反对,俨然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为了增强抵御外敌的能力,奕訢和李鸿章等人多次奏请慈禧太后下旨编练新式水军,终于得到了批准。不过,由于国库的空虚,清廷根本没有力量大规模兴建新式海军,只能先由李鸿章督办北洋海军进行试点。

在慈禧太后的亲自过问下,北洋海军的起点很高,发展也很快,成军几年就拥有了各类先进的军舰,被誉为“亚洲第一海军”。不过,等翁同龢担任军机大臣并分管户部后,北洋海军立即就陷入了停滞状态。因为,他以国库空虚和耗资广大为由,处处掣肘李鸿章和北洋海军。

而与此同时,翁同龢却对慈禧太后兴建颐和园与万寿庆典之事非常上心,将原本属于北洋海军的军费都挪作了他用。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向了近代化的道路,对外扩张之势非常的明显。对此,李鸿章做出了准确判断,认为中日之战将会不可避免,必须在军事上提早进行准备。

不过,在翁同龢的长期掣肘下,北洋海军连续数年都“未购一舰,未买一弹”。在这种背景下,北洋海军仓惶出战,打输了甲午战争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翁同龢竟然倒打一耙,将战败的责任全都推到了李鸿章的身上,攻击他临机指挥失当。

结果,真到了和日本进行停战谈判时,满朝上下竟无一人可以担此重任,还得继续起用李鸿章担任钦差大臣远赴日本的马关。尽管此行无论结果如何,自己都难逃骂名,但李鸿章还是无奈前往谈判并且签订了《马关条约》,也背负了千古的骂名。

从日本归国后,李鸿章立即成为了众矢之的,遭到了社会各界的攻击。其中,自然少不了翁同龢的口诛笔伐,将李鸿章骂得体无完肤。

为了平息局势,慈禧下旨收回李鸿章的黄马褂和三眼花翎,免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之职,只留下了一个大学士的职位。李鸿章没有辩解一句,毅然背起了这口大黑锅,闲居在北京的贤良寺躲清闲。

眼看老对手下台了,翁同龢的气势却越来越足,开始向光绪帝举荐康有为等人,鼓吹变法图强的理论,还被维新派赞誉为“维新第一导师”。一时间,翁同龢显得非常活跃,俨然一副锐意改革的铮臣。

但是,恭亲王在病重期间,当着前来探视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交代临终遗言,提醒要提防像翁同龢这样的沽名钓誉之臣祸乱朝廷。据《清史稿》记载:

若用此人,所谓聚九州之铁不能铸此大错!

逐渐地,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皇帝,都认清了他的本来面目,终将他罢职归乡。据《国朝事略》记载:

二十四年夏,今上严责中外诸臣实行新政,革翁同龢职,逐回原籍。

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臣,李鸿章固然有自己的种种弊病和缺陷。但是有一点却不可否认,他在竭尽全力维系伤痕累累的国家,起码在民族的大节大义方面没有损亏之处。

而反观翁同龢,以家仇私怨为重,不顾国家大义而屡屡与李鸿章故意为敌,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内耗。不仅加速了满清的覆灭,也使自己成为了饱受争议之人。

相关内容

刘德助0.001秒险胜 勇...
8月3日上午,在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男子800米决赛上,广西名...
2025-08-04 12:35:46
镇坪交警:圆满完成全国少儿...
阳光讯(记者 李孝华 通讯员 赵荣鹏)近期,镇坪县迎来了第二届“镇...
2025-08-04 12:35:31
捷尼赛思GMR-001首台...
捷尼赛思Magma车队在勒卡斯泰莱迎来了其GMR-001赛车的历史...
2025-08-04 12:35:01
原创 ...
文:文史咖【文史咖出品,必属精品,欢迎您的关注】 斯大林是苏联历史...
2025-08-04 12:34:28
田径全锦赛衢州站|吴瑞庭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冯子涵 8月4日,在浙江衢州进行的2025全...
2025-08-04 12:34:18
原创 ...
和清朝有关的电视剧一直很多,比较多的就是关于后宫的爱恨情仇,不过小...
2025-08-04 12:34:14
原创 ...
傅作义,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之中屈指可数的一位将才。他不但在抗日战争之...
2025-08-04 12:34:07
原创 ...
战国时期的战国七雄,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都维持...
2025-08-04 12:33:57
原创 ...
前言 宣徽院是元朝的国家重要管理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作为...
2025-08-04 12:33:53

热门资讯

全运马拉松游泳首次“闹海” 大鹏半岛桔钓沙海域。 (大鹏新区综合办供图) 【深圳商报讯】(记者 张妍 张宇婷)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原创 徐...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
文化中国行丨二次探查喀拉克尔遗... “裸露在外的水渠内宽90厘米、外宽110厘米、长12.8米……”12月2日,在位于新疆洛浦县杭桂镇阿...
原创 为... 在众多影视剧中,刘备往往被精心描绘成一个极为正派的人物形象,而曹操却常常被刻画为千古大奸雄。然而,我...
原创 他... 他临死前哀叹:“我若一死,大清亡矣!”果然,10天后清朝灭亡 我们都知道自从始皇帝开创秦朝之后,中国...
原创 三... 在古代历史上,“以水代兵”的做法,通常被称之为“水攻”。古代利用水的特性,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武器来进...
唯一记载大禹治水的文物,仅存9... 我们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意指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但是,“五千年”这一说法一直备受世人质疑,尤其是国...
原创 唯... 轻轻一点“关注”,解锁更多精彩! 英雄不朽!揭秘唯一战死异国的国军名将戴安澜,广西万人送葬的悲壮传奇...
原创 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膏药国宣布投降,被膏药国统治长达三十五年的朝鲜半岛也迎来了独立解放的曙...
原创 主... 前言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岁月中,贺龙与甘泗淇,两位杰出的革命领袖,以他们的智慧、勇气与深厚情谊,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