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乾隆是真心想平反袁崇焕吗,深不可测的统治术
创始人
2025-06-10 16:03:38
0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73岁的乾隆皇帝突然给军机大臣下了一道命令:“谕军机大臣等:昨披阅明史,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昏政暗,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现在有无子孙?曾否出仕?著传谕尚安、详悉查明,遇便覆奏”。

“昨披阅明史”这五个字,可知乾隆皇帝一日阅读《明史》时,看到了袁崇焕的事迹,不由得大加感慨一番。乾隆认为,这个袁崇焕很了不起,他“虽与我朝为难”,用红衣大炮轰过大清朝的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但是“尚能忠于所事”,忠魂依旧守辽东啊。可惜袁崇焕的忠心无人嘉勉,反而惨死刑场,即使是昔日敌人也“深可悯恻”。

因为袁崇焕系广东东莞人,乾隆皇帝命令广东巡抚尚安查一下,袁崇焕有没有后代,袁崇焕要是有后代,如果读过书的话,马上让他出来,朕要赏他一个进士出身;如果没有读书,在家务农,先给换八品顶戴,副处级待遇,直接是县团级。

然而,尚安费尽心力也没有找到袁崇焕的直系子孙。乾隆皇帝不甘心,又想起袁崇焕祖籍广西梧州,又命广西巡抚朱椿去找,最后只找到一个袁崇焕的“五世嗣孙”,其实是袁家兄弟过继给袁崇焕的孩子的后人。乾隆皇帝立即给这位袁家后人封了官,但仍感慨不已。可怜袁督师为国尽忠一生,却没能留下嫡传的子嗣。

乾隆对袁崇焕的平反姗姗来迟,这与乾隆本人对待袁崇焕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傅恒等奉敕编修《御批历代通鉴辑览》,这是乾隆时期在《资治通鉴》基础上,兼采《通鉴纲目》体例编纂而成的一部重要官修史书。《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第一百一十四卷中对袁崇焕的评价是:袁崇焕虽稍有才略而粗率自用。前此平台召对已为大言不惭。至毛文龙虽慓悍不驯初未显然跋扈。崇焕即欲加裁制要自有控驭之方。纵罪在当诛亦应请命于上。乃以礼节微嫌辄行诱杀。其专擅之罪较张浚之杀曲端为更甚。

“张浚杀曲端”发生在南宋,堪称南宋第一冤案。1131年南宋绍兴元年,曲端因酷刑死于恭州即重庆,年仅四十一。因为它发生的时间,比岳飞一案还要早,而且曲端的下场比岳飞还要惨,更重要的是曲端是张浚直接害死的。不久张浚被贬,宋高宗赵构为曲端平反,谥曰壮愍。明朝人为曲端鸣冤,他们认为张浚之杀曲端,“何异于秦桧之死岳飞乎”。还写诗建议仿照岳庙前的塑像,“何人为立将军庙,也把乌金铸魏公(指张浚)”。张浚是一代名臣,但害死曲端这件事永远是一个污点。乾隆认为“袁崇焕杀毛文龙”比“张浚杀曲端”更甚,可想而知袁崇焕在乾隆心中的位置。

再看《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这是1775年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初十奏旨,翌年十一月初八书成进呈。收录人物事迹以《明史》为主,参以《大清一统志》及各省通志诸书,谥号者多有小传,祀于忠义祠者多列名而已。据统计褒奖明朝尽忠殉节的人数:凡生前事迹卓著,可传之后世,而又取义成仁者,各予以专谥,共33人;生前事迹平平,而慷慨就义者,则予以通谥,其中谥忠烈者124人,谥忠节者122人,谥烈愍者377人,谥节愍者882人;合计1538人。如孙传庭,尤世威,蔡懋德,周遇吉,史可法,黄得功,刘宗周,徐石麟等明朝大臣均在。至于微官末秩、贫贱书生百姓以及山樵市隐、姓名无征者,不能一一议谥,并祀于所在忠义祠,共2249人。

大臣殉节的定义:指国家灭亡或战争失败之后,自己不愿投降,便牺牲生命。像袁崇焕、熊廷弼等是被明朝定罪处死的大臣,显然不符合大臣殉节的定义,自然不会写进《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而且生前名声不佳,即使一时殉节者,如杨维垣等曾失身于阉党等,则不予收录。《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有《四库全书》本,1797年清嘉庆二年谢启昆刻本,清傅以礼批校。现藏南开大学图书馆等。

可以确定的是,乾隆毕竟不是专业搞历史研究的,其对袁崇焕的了解也就是《明史袁崇焕传》而已,对袁崇焕的评价基本上沿袭了《明史》的观点。

那么,乾隆重读《明史》,为什么要为袁崇焕平反。这与乾隆为史可法平反带来的正面政治效应有很大的关系,乾隆幻想能够再次掀起一个对他效忠的高潮。

乾隆皇帝玩这么一手,就是要告诉大家,明朝的天是黑沉沉的天,明朝的地是血淋淋的地,在明朝朱家汉族皇帝的万恶统治之下,没有正义与善良,只有邪恶与压抑。你看袁崇焕,如此忠勇的一员良将,却落得一个活剐的下场,这样的政权肯定不能长久,活该灭亡。

如果袁崇焕是忠臣,那不管崇祯皇帝是不是上当受骗,他都逃不脱昏君的指责。而我乾隆皇帝虽然是满人,却能以史为鉴,绝不会像崇祯皇帝那样昏庸。这就叫绕来绕去,还是夸自己。

乾隆对袁崇焕的平反,相比史可法,没有能够获得官僚和民间强烈的反应互动,因为喜欢题字显摆文化底蕴的乾隆,没有留下赞扬袁崇焕的墨宝,明显是在测试,再说皇帝前后言行不一致,哪天又翻过去,怎么办,这就是皇权深不可测的统治术。

(乾隆为史可法等明朝大臣翻案,会带来怎样的效应,请看下文。本文是“乾隆翻脸了”系列第十六篇,谢谢阅读!)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