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一个秋夜,一位身着军装的将领在战火纷飞的前线阵亡。他的牺牲,让整个国家陷入悲痛,连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都为之动容,亲自为他抬棺。而他的夫人,更是悲痛欲绝,绝食七日而死。这个人,就是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字伯俞,1890年出生于四川省什邡县。1909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与蒋介石同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张自忠奉命前往和谈,却被国人误解,骂作"汉奸卖国贼"。面对这样的质疑,张自忠并没有退缩,而是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中去。
194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全面爆发,中国作为反法西斯盟军的重要成员,在国土上浴血奋战。9月,日军在河南省发动了枣宜会战,企图一举击溃中国军队。张自忠率领第33集团军奋勇抵抗,在枣宜地区与日军展开激战。
9月20日,张自忠率部在南瓜店附近与日军遭遇。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张自忠所部寡不敌众,战况十分惨烈。张自忠身先士卒,指挥部队与日军浴血肉搏。在这场战斗中,张自忠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50岁。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盟军阵亡的最高将领。
张自忠牺牲后,38师师长黄维刚率领敢死队夜袭南瓜店,冒着枪林弹雨,终于将张自忠的遗骸抢了回来。张自忠的灵柩被运往武昌,举行了隆重的国葬。蒋介石等国民政府要员都亲自参加了追悼会,蒋介石甚至为张自忠的灵柩扶棺。国民政府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祭奠仪式,并将其牌位列于忠烈祠首位,以彰显其功绩。
而张自忠的夫人李敏慧,在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绝食七日而死。这对革命伉俪,生死相依,把毕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
张自忠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他不畏强敌、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他为国捐躯、舍生忘死的爱国情怀,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缅怀张自忠将军,就是要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